陸壓乃修道之人,自然不明白女媧心中所指。他現在想的,就是這個“了不起的人物”會有一種怎樣的傳奇故事。

首先,他的出生必然會引起天庭的震動。所以他必須以一種不起眼的姿態度過自己的童年,以此消除天庭對自己的懷疑。然後到一個很遠的地方拜師學藝,要有盤古一般大的力氣,像楊戩一樣機智,像袁洪一樣會變化,像陸壓一樣能在任何危機情況中逃生……他還要有一件了不起的兵器。然後他還要到陰司去銷了自己的死籍,這樣就可以不死不滅。

當這樣一個扎眼的人物出現的時候,天庭或是剿滅,或是招安。不管是哪一種,不安分的他一定會在天界大鬧一番!這就是鴻鈞和陸壓他們想要的結果!

可是,關於誰當“他”的師傅這個問題上,衆仙之間出現了很大的分歧。有人提出要鴻鈞老祖直接教導;有人提出要變化功夫最高的玉鼎真人傳授;也有人提出這個人必須讓開天闢地的元始天尊指點才能確保萬無一失。經過大家長時間的討論,最終候選人只剩下三個——準提道人、接引道人、燃燈古佛。爲什麼呢?因爲論實力,這三個人能力都不差,甚至比元始天尊的十二門徒還要高的多。而且這三個人在封神榜上都沒有名字,他們是來自西方,屬於外教。玉帝就算聰明,也想不到西方會公然干涉本土的內政的。就算知道,他也會礙於外交因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要不出什麼大事,頂多也就是“嚴詞警告”一下算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很多時候我們請外教,並不是因爲自己的老師教不好,而是經過綜合考慮的。我們自己人,要放在更有用的位置。

這三個人裏面,到底該選誰呢?首先燃燈第一個就被排除了。因爲他資歷太高,輩分太大。如果那個了不起的人物做了燃燈的徒弟,那基本上就和老子、元始是同一輩分的了。像什麼太乙真人、文殊、普賢,見了他就得叫師叔,楊戩見了他還得叫師祖,那見了面還怎麼打?

接引、準提二人,到底誰最合適呢?在這個問題上,各路大仙各持己見,到最後形成了個五五開的局面。總不能兩個人都當老師吧?這個時候,燃燈說話了。

“我看,還是讓準提去吧。”

燃燈、接引、準提的關係並不複雜,假設西方是一個辦公室,那燃燈就是科長,準提是科員,接引是前臺接待。燃燈讓準提去,是覺得辦公室的日常工作,他辛苦辛苦就能幹了,但是前臺接待不能沒人做。

燃燈話音剛落,混鯤祖師也開口道:“有準提道人去當老師,我放心。”他是怎麼想的呢?原來論學習成績,他教出來的這兩個徒弟都能拿獎學金。但是相對於準提而言,接引這個人有點小心眼。混鯤祖師怕接引道人的小心眼最終造成負面影響,所以覺得還是讓準提去比較合適。

人家當領導的和當老師的都點頭了,大家當然就一致同意——準提去給“了不起的人物”完成二百年義務教育。

當然,這個決議是有一個人反對的。這個人就是接引道人。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都是來自西方,而且接引道人自視甚高,認爲自己無論從資歷、法力、工作崗位甚至是長相方面,都比準提道人要強上一截。有些人選準提不選他也就罷了,可連燃燈和混鯤都不支持他。於是他就覺得自己有一種被輕視的感覺。然後他就開口說話了。

接引道人說:“我們制定的這個計劃看似天衣無縫。但是真正實施起來,誰知道會出什麼漏洞?萬一到時候那個了不起的人物被玉帝的人殺了怎麼辦?不如讓我來制定一個B計劃,當A計劃失敗的時候,我們也不至於手足無措。”

燃燈一聽,心裏咯噔一下,問道:“不知是什麼樣的計劃?”

接引道人說:“你們既然認爲準提道友一定會順利的完成A計劃,還用得着管我的B計劃嗎?我可以幫你們,但是我的計劃不用你們幫助。就算A計劃實施不了,靠我的B計劃,也一樣可以推翻天庭帝制!”說完,接引道人駕着一朵祥雲去了。只剩下衆仙在那裏面面相覷。

過了半晌,元始天尊吩咐道:“慈航、普賢、文殊聽令:你三人速去西方,見機行事。謹防節外生枝!”慈航道人、普賢真人、文殊廣法天尊與衆人作別,也駕雲去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