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紧接着华为海思总裁何庭波先生致全体员工的内部信突然刷爆朋友圈和头条,"公司曾做出过极限生存的假设,总会有一天美国所有的先进芯片和先进技术都将不可获得,华为为了这个以为永远不会发生的假设为了公司生存打造了很多"备胎"。"但是曾以为永远不会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美国为了"打击"华为,不惜动用"国家机器",进入"实体名单"意味着美国企业将会停止为华为提供任何芯片,华为生产端有可能会面临前所未有的"瘫痪危机"。

"有关华为5G的安全问题完全是个笑话"英国议会上院议员阿兰·迈克尔·苏格20日在社交媒体上说,美国之所以把华为作为主要目标,仅仅是因为华为技术领先。巴西麦肯齐长老会大学电子工程学教授若泽·罗伯托·苏亚雷斯说:"5G是一种革命性的创新技术。美国企图占领这一领域,但华为早已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华盛顿希望通过政治施压来达到目标。"

5月15日,华为正式被美国商务部列入所谓的"实体名单",关于华为"至暗时刻"的言论四处弥漫。紧接着华为海思总裁何庭波先生致全体员工的内部信突然刷爆朋友圈和头条,"公司曾做出过极限生存的假设,总会有一天美国所有的先进芯片和先进技术都将不可获得,华为为了这个以为永远不会发生的假设为了公司生存打造了很多"备胎"。"但是曾以为永远不会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美国为了"打击"华为,不惜动用"国家机器",进入"实体名单"意味着美国企业将会停止为华为提供任何芯片,华为生产端有可能会面临前所未有的"瘫痪危机"。

华为事件有感:芯片产业是花钱买不来的

很难想象华为作为以一个民营企业之力,承受着一个世界超级大国无所不用其极的全面围剿。而华为的"强硬"和"备胎计划",大概也大大出乎了美国的预期。让我们不禁回忆起法国的阿尔斯通,一家曾经与德国西门子、美国通用电气并称世界三大能源巨头的跨国企业。

2013年4月,这是一个让法国阿尔斯通永世难忘的噩梦之时。当月,阿尔斯通锅炉部全球负责人皮耶鲁齐乘飞机去美国出差。落地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 就被FBI人员逮捕。美国司法部指控皮耶鲁齐涉嫌商业贿赂,违反了美国法律,还要对阿尔斯通公司罚款近8亿美元。这个剧情是不是感觉似曾相识?跟美国现在指控华为的手法几乎完全相同。长期以来美国把国内法当国际法使用,长臂执法早已臭名远扬。实力如此强悍的阿尔斯通公司,被美国通过各种手段强行拖垮并购,如今的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再也看不见它的身影。

华为事件有感:芯片产业是花钱买不来的

滔天巨浪方显英雄本色

"滔天巨浪方显英雄本色,艰难困苦铸造诺亚方舟" 结合华为的至暗时刻,这封信读起来格外"热血"和"悲壮"。"备胎"这个词,第一次显得璀璨耀眼。

由于华为在"芯片危机"中充分体现了"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些中国人骨子里的精神,也被网友奉为"中国民族企业"。 2004年,也许任正非先生早就察觉到了十几年后的今天,受命于华为工程师何庭波:"我给你四亿美金每年的研发费用,给你两万人。一定要站立起来,适当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于是何庭波着手开始了这项伟大的事业,海思半导体成立两年后,2006年海思决定进军手机处理器;2008年,那时智能手机刚刚崭露头角,海思发布了首款自主研发的处理器K3V1,现实是残酷的,它没有足够的性能去涉足高端市场,只能用于国内低端机市场。

但是,海思没有放弃,潜心研究四年后,2012年体积更小的四核处理器K3V2横空出世,成为继英伟达tegra3之后第二款四核A9处理器。而搭载K3V2的华为智能手机AscendD系列手机远销欧洲、美洲和中东等全球市场,海思处理器首次实现了千万级商用。

2013年,华为麒麟处理器横空出世,它从英特尔、高通等诸多巨头中"虎口夺食"抢占高端市场。之后的几年间,华为凭借其智能手机业务的不断升温,坚持采用自主研发的麒麟系列处理器,从麒麟920一直到如今的麒麟980。我们现在可以自豪的说,麒麟海思处理器毫不逊色高通的骁龙系列处理器。

除此之外,在5G通信领域,海思拥有巴龙Balong调制解调器;在数据处理方面,海思开发了基于ARM架构的鲲鹏Kunpeng系列服务器CPU处理器;在人工智能领域,海思提供全场景AI芯片组升腾Ascend系列;在视频应用领域,海思拥有着世界领先的智能IP摄像机,智能机顶盒和智能电视芯片,提供端到端的全8K / 4K产品和解决方案;在物联网应用,海思推出了PLC / G.hn / Connectivity / NB-IoT产品,用于连接各个家庭和各种行业的数字设备。

正如何庭波所说:"为了这个以为永远不会发生的假设,数千海思儿女,走上了科技史上最为悲壮的长征,为公司的生存打造"备胎"。数千个日夜中,我们星夜兼程,艰苦前行。华为的产品领域是如此广阔,所用技术与器件是如此多元,面对数以千计的科技难题,我们无数次失败过,困惑过,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过。"海思芯片尚不能说是解决了中国芯片产业的问题,但是已经有足够的底气面对美国政府的无理制裁!

华为事件有感:芯片产业是花钱买不来的

士不可以不弘毅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个国家的复兴之路,必然会遭遇无数的打压。华为的这些委屈和磨难,也许正是华为成长的代价吧,也许正是一个国家走向复兴必然遭遇的代价吧。低调了一辈子的任正非被美国人逼到聚光灯下,以75岁高龄为华为的未来冲锋陷阵,像一位年轻的战士,任正非面对美国无理打压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让国人感动并深受鼓舞。

当越来越多中国企业,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上市速度神话的同时,有多少企业能像华为一样,静下心来做基础科研?

2018年4月,中兴突然收到美国封杀,不正是因为没有核心技术吗?长期依赖美国的技术,麻痹了中兴的神经。没有危机意识,导致赔款11.9亿美元。这是中兴之痛,亦是中国企业之痛,更是中华民族之痛!

当然,我们还有很多民族企业也在尝试在基础科技研究进行突破:百度醉心于AI研发,已经有所成果;阿里成立达摩院,大力发展基础研究。腾讯研究院,着重发展智能云和大数据。正如任正非所言:"中国13亿人民,我们13亿人每个人做好一件事,拼起来我们就是伟大祖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