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們和新疆駐村工作隊聊了聊:這是他們的真實故事

環球時報記者走訪新疆駐村工作隊。5年間,5批、5.6萬個工作隊遍佈新疆各地,受訪羣衆達3.8億人次。

如果你有在新疆當公務員的朋友,估計常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他們很少在朋友圈發照片,偶爾發一次,很大概率是村頭村尾、田間地頭的場景。發條信息過去,也常是半夜纔回,配上一句:“抱歉啊,我駐村了,剛忙完。”自2014年以來,旨在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的“駐村”,已成爲新疆各級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幹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訪惠聚”駐村工作進入第六個年頭,工作隊的生活是怎樣的?給當地帶來了什麼?2月中旬,環球時報記者走訪阿克蘇地區各縣,感受駐村工作隊帶給這片廣闊土地的變化。

用腳步丈量“最後一公里”

阿瓦提縣是著名的“刀郎人”的故鄉,然而以“熱烈奔放的刀郎木卡姆”示人的同時,貧困一直是困擾當地的頑疾。位於阿瓦提縣的阿依巴格鄉玉斯屯克阿依庫勒村就是一例,該村有329戶(1456人),2017年末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8戶(266人),佔全村人口的近1/5,來自阿克蘇地區衛建委(紅十字會)的6名隊員在這裏駐村。

2月15日,環球時報記者來到該村村委會,這裏也是阿克蘇地區衛建委駐村工作隊的辦公地。記者看到,幾名村民正跟工作隊隊員在“民情說事點”棚子下聊村務。棚子旁,兩棵白楊樹直聳雲天,非常顯眼。工作隊第一書記王馨說,這是一株在1949年10月1日栽下、跟共和國同齡的“感恩樹”,樹上掛有村民裝飾的彩繪葫蘆,樹旁有一臺破舊的木車輪,是解放前當地農民的勞動工具,“兩樣東西對比鮮明,有憶苦思甜的意味”。

新疆地處祖國西部,因時差問題,當地的正常上班時間一般爲北京時間上午10時。但王馨和隊員們每天從早上7時半就開始工作了。第一項工作是晨會,接下來到工地查看項目進展,午飯後會在“民情說事點”聽取村民訴求,晚上要辦農民夜校、覈對賬目。如此一來,忙到凌晨2時是常事。

“去年剛從別的駐村工作隊調來時,村裏還沒有水泥路,老鄉打趣說這裏‘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還有人跟我說,王書記,你別想着一年幹300件事,你只要把修路這一件事幹好了,全村人都服你!”王馨說,隊員們有私家車,但大家誰都沒再開,“因爲修路這‘最後一公里’就要用腳來丈量,搖下車窗跟老鄉打招呼遠沒有走路或騎自行車來得親近”。最終,一年時間,村裏4個村民小組的5.7公里路面全部進行硬化,修成了水泥路。

如此大的工作量,駐村工作隊的細緻程度如何?14日,在自治區信訪局駐溫宿縣喀拉薩村工作隊設立的“石榴籽”工作室,環球時報記者看到一本本《羣衆反映困難和問題臺賬》,厚厚的臺賬每一頁都註明訴求人的家庭狀況、困難訴求、責任人、解決辦法和時限、解決情況及羣衆滿意度等。

喀拉薩村位於城鄉結合部,流動人口多、管理難度大。近年來,隨着一批民生項目的實施,房屋拆遷補償、土地承包、民工工資等信訪問題呈現高發多發態勢。環環瞭解到,每天的晨會,工作隊隊員都要分別彙報入戶走訪時瞭解到的羣衆困難訴求,統一分類整理登記到《矛盾糾紛登記臺賬》,明確責任人和解決時限,實行問題解決銷號制度,通過“當場解決一批、協調有關部門辦結一批、宣傳政策當面答覆一批、籌集資金化解一批”等方式,使羣衆訴求得到有效解決。

晚上8時,環球時報記者準備離開喀拉薩村時,隨口問自治區信訪局駐村工作隊副隊長西日艾力·吾修爾:“該下班了吧?”西日艾力笑道:“我們無所謂‘下班’,全天候待命。”

“以後我要教育好孩子,開好店,賺錢!”

“訪民情”只是邁出的第一步,如何去極端化,並帶領羣衆脫貧,做到“惠民生”“聚民心”,對阿克蘇這樣的南疆地區纔是最難啃的骨頭。以阿依庫勒鎮爲例,這個在維吾爾語中意爲“月亮湖”的地方,以前的狀況與其美麗的名字大相徑庭。“幾年前,羣衆受宗教極端思想影響,全鎮的所有商店買不到菸酒;防治脊髓灰質炎的糖丸被謠傳成會造成婦女不孕不育;政府給貧困家庭申請低保,貧困戶卻因被宗教極端分子阻止而不敢領取……”一位當地幹部這樣描述。  

爲剷除“毒瘤”,駐村工作隊堅持幫助羣衆去除宗教極端思想、培養正確觀念。據統計,2018年上半年,阿克蘇地區地、縣、鄉三級幹部全部定期下沉入村,半年內先後兩次入駐37.2萬羣衆家中,走訪163萬戶次。

擺脫宗教極端思想的侵蝕,民衆才能放開手腳一心致富。根據工作隊提供的資料,受極端思想影響,個別貧困戶內生動力不足,“等靠要”現象嚴重,再加上產業基礎薄弱,2017年,玉斯屯克阿依庫勒村被確定爲自治區級深度貧困村。

令人欣喜的是,環球時報記者已能感受到積極的變化。走進“夏荷蘭”農民專業合作社嶄新的調味料車間,幾名女工正在嫺熟地進行包裝工序,孜然和辣椒粉的濃香很容易勾起食慾。合作社負責人艾麥爾·莫明在接受採訪時開心得合不攏嘴:“去年合作社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擴大生產規模,現在有22名工人,來自於12個貧困戶,每年銷售額約150萬到200萬元。合作社從村民手裏收購原料,去年底給貧困戶分紅8.1萬元,再加上他們每月平均2000元的工資,也就是說,在這裏工作的村民多了三項收入!”

在阿克蘇最西邊的烏什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老幹部局駐村工作隊正在前進鎮託萬克麥蓋提村推動開展各種技能培訓。16日,環球時報記者被當地一排排嶄新商鋪所吸引,這些種類繁多的商鋪同時也是村民培訓學校,內容涵蓋駕照、電焊、麪點、刺繡等。37歲的阿吉然木·艾買提剛烤好一盤西式麪點,已是兩個孩子母親的她很樂意分享自己的幸福,這份幸福不僅源於自己的月收入從原來的1500元漲到5000元,更來自於兩個孩子分別在當地設施最齊全的國家通用語言小學和幼兒園就讀。談到未來,她回答得很乾脆:“以後我要教育好孩子,開好店,賺錢!”

爲更好地爲村民排憂解難,2017年10月,駐村隊員在村裏建起“365工作站”。環球時報記者瞭解到,由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李科瓊帶頭,工作隊員和村幹部輪流值班,工作站確保每天有1至2人坐班,準確記錄村民所求所盼,形成事事建檔、辦理、反饋、回訪工作機制。一年多來,“365工作站”共組織635名村民在本地就業或外出務工,動員30多名村民開設商鋪和夜市。

“有槓桿,公平公正,老百姓就會信服你”

環球時報記者走訪期間,不止一次聽到工作隊隊員們自嘲剛駐村時的“慘痛經歷”。被蚊蟲叮咬、水土不服是“必修課”,“皮肉之苦”容易克服,很多隊員最在意的是如何跟村民增進信任,真正做到“喫一鍋飯、坐一張牀、睡一間屋”,從而激發全村脫貧攻堅的積極性。

對這個問題,李科瓊有自己的“竅門”,他認爲,單純的說教行不通,首先要讓老鄉們看到實效。另外,針對個別貧困戶“等靠要”,一定要“以獎代補”,不能搞“普惠制”。“有次來了一批電視機,大約50臺,是準備給貧困戶的,我就利用這個機會推廣種植木耳,誰報名誰才能上臺領電視機,結果一些原本以爲自己肯定能拿電視機的貧困戶傻眼了,紛紛要求種植木耳。”

李科瓊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駐村工作隊還制定實施積分制管理辦法,村民參與公共事務獲得相應積分,在週一村民大會上領取積分券,會後在“愛心超市”兌換相應商品,不僅引導村民通過勞動實現自身價值,而且增強了村民參與村級公共事務的主動性。“一定要有槓桿,做到公平公正,老百姓就會信服你。”李科瓊說。

根據公開信息,從2014年開始,前後5批、約5.6萬個駐村工作隊遍佈新疆各地,5年間,35萬人次駐村幹部走訪羣衆3.8億人次。作爲其中一員,李科瓊認爲,自治區黨委作出“訪惠聚”駐村工作的決策非常正確有效,“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以後,對駐村工作的要求越來越嚴,標準越來越高,機制也越來越完善。從剛開始的瞭解情況、反映問題、加強黨羣幹羣關係,到後來真正和老百姓一起抓穩定、抓脫貧攻堅、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佔領輿論陣地,雖然我們的確很辛苦,但這個工作是必須要做的。因爲成效非常顯著,從現在老百姓的精神狀態就能看出,他們的確跟黨和政府的感情是血濃於水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