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orld AI Conference 2018)上,馬雲表示,如果人工智能(AI)、區塊鏈和物聯網(IoT)不能瞄準製造業、服務業等產業,它們就會變得毫無意義。

馬雲說:

人工智能、區塊鏈和物聯網如果不能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不能推動社會更加綠色、更可持續發展、往更加普惠的方向變革,不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健康、更加快樂,那麼這樣的技術毫無意義。

爲什麼是製造業?

馬雲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的演講主題並不是只有區塊鏈技術,而是被大多數大型企業和政府認爲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基石的三種技術——人工智能、區塊鏈和物聯網。

僅中國,其製造業價值就在3.1萬億美元左右,美國和其他主要經濟體的製造業產值也高達數萬億美元。

在過去的十年裏,特別是在過去的三年裏,智能製造行業以指數級的速度增長,因爲企業集團已經開始探索各種創新方案來削減成本,並利用新興技術提高整個製造過程的效率。

因此,近年來,大多數硬件和機械設備的製造過程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企業開始傾向於使用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以消除人工造成的錯誤,並加快現有操作的速度。

自2016年初將分佈式系統應用於各種行業的概念出現以來,許多區塊鏈聯盟和開發公司都將重點放在利用區塊鏈重建供應鏈上。

具體來說,諸如Hyperledger和以太坊企業聯盟(EEA)等已經開發了基於私有和公共區塊鏈的系統,以在一個不可篡改的網絡之上部署大型企業的供應鏈。

在可擴展性和接受程度方面,區塊鏈技術仍處於起步階段,公共對等網絡目前能夠每秒處理大約10到50個事務。通過上層的可擴展性解決方案和創新的共識算法,可以解決區塊鏈技術的擴容問題,這將允許開發人員創建特定的區塊鏈系統,以針對一些世界上最大的行業進行優化,比如在製造業中採用分佈式協議。

除了金融,製造業仍是新興技術可以瞄準的最大市場。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區塊鏈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在製造業中得到了應用,但並沒有顯示出它們的全部潛力。

根據馬雲的說法,如果區塊鏈可以作爲製造業公司的主要數據處理技術和分佈式數據庫進行大規模使用,那麼在金融領域之外分佈式系統將真正成爲主流應用。

有可能實現嗎?

目前,像VeChain、WaltonChain這樣的基於以太坊的項目,以及Cardano這樣的權益證明(PoS)網絡,將允許開發者和公司在區塊鏈之上構建應用程序,以促進製造業的轉型。

在製造業中實現分佈式系統的困難之處在於,開發人員和企業集團都必須承認這樣一個事實,即區塊鏈(至少在其早期階段)將比中心化平臺更低效、更不切實際。

重要聲明:雷盈金融科技微信發佈的文章或其他內容是基於我們認爲可靠且已公開的信息,但我們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也不保證文中觀點或陳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文中部分配圖來自網絡,我們已盡最大努力聯繫作者,如有未能取得授權的情況,請在後臺留言,我們將盡快與您取得聯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