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其实还有你不知道的其他“八仙” | 文 三只眼读史

我们常说的八仙,是指道教八仙,俗称“八洞神仙”,也称“上洞八仙”,即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这组八仙起源于唐朝,发展于宋、元两朝。流传在忻州市一带的元曲歌舞戏《八仙庆寿》中,把他们列为八仙,姓名却尚未固定。到了明朝中叶,吴元泰的《八仙出处东游记》才确定名称,并流传至今。相传八仙原来各有居所,并非聚在一起,一次他们在去蓬莱仙境路过东海时,被东海龙王太子所阻,八个神仙祭起法器联手打败了龙王太子,留下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传说。

然而,历朝历代都有自己歌颂的八仙,比如晋代就有蜀中八仙的说法,他们是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庄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蜀纪》里称这八人均在蜀中得道成仙。

大唐多数时期是个歌舞升平的年代,唐人的八仙与众不同,这八个“仙人”因酒而称仙,即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等八个酒中仙,照现在看来就是八个很有学问的酒鬼,杜甫曾作《饮中八仙歌》诗来咏诵这八个喜好诗酒的豪迈文人。

明代杂剧《贺升平群仙庆寿》中,又定义出下洞八仙,即王乔、陈戚子、徐神翁(徐神通)、刘伶、陈抟、毕卓、任风子、刘海蟾。此八人中,刘海蟾、陈抟很有名气。陈抟被人们称为陈抟老祖,刘海蟾是全真教北五祖之一。

到了清代,八仙的衍化就更加繁复,分出所谓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有人将元、明以来的汉钟离、吕洞宾等上洞八仙列为“中八仙”。而上八仙的说法改为福、禄、寿三星、张仙、东方朔、陈抟、彭祖和骊山老母。下八仙由王乔、陈戚子、徐神翁(徐神通)、刘伶、陈抟、毕卓、任风子、刘海蟾等八个神仙组成。

其它也有另外的八仙之说,在《何仙姑宝卷》、《八仙上寿宝卷》、《孙悟空大闹蟠跳会》等书中,八仙说法各不相同,只不过这些说法传播不广,没有得到民间的承认而已。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