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安風骨的核心人物爲: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北大中文系教授、國學研究院園長袁行霈在《中國文學史》中描述了三曹的詩詞特點:曹操古直悲涼,曹丕便娟婉約,曹植文采氣骨兼備。

受《三國演義》以及電視劇的影響,在很多人眼裏曹操只是一個奸雄,甚至是一個只會殺人屠城的屠夫。但是曹操真的只是一個屠夫嗎?易中天在百家講壇中多次提及到曹操的貢獻,但卻被人說是故意吹捧曹操。曹操的主要貢獻是什麼?我們所知道的統一北方和建立曹魏政權其實只是曹操的一部分貢獻,曹操還有一大貢獻就是開創了建安風骨,也就是建安文學。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三國,看看曹操開創的建安風骨到底是什麼?


曹操只是一個殺人的屠夫?看看曹操開創的建安風骨



建安風骨的崛起

自西漢漢武帝罷黜百家之後,儒家就一直在思想上佔據着統治地位,文學也一度淪爲經學的附庸,這就導致文學的自由發展遭到抑制。建安文人生活於亂世,當時的環境就是州牧割據、諸侯混戰、兵戈不止、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饑荒、兵亂、瘟疫等一系列天災人禍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減員,建安文人在親眼目睹這些悲劇之後內心就想着把這些感受通過文學作品反應出來。


曹操只是一個殺人的屠夫?看看曹操開創的建安風骨



原本的儒學都是歌功頌德,很明顯已經不適應於亂世,也無法滿足建安文人的內心需求,所以就催生了反傳統思想。以曹操爲首的建安文人很多都是反傳統思想,他們更傾向於文學批評,不再將文學視爲經學的附庸,而是傾向於用文學作品來反應現實以及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東漢末年還有儒學壓制,但是自從曹操平定冀州後,文學發展就迎來一個非常寬鬆的社會環境。一座大廈的崩塌就意味着另一座大廈的崛起,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東漢的統治崩塌帶來的就是三國分治,而原本東漢的文學統治崩潰之後取而代之的就是建安風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建安時期是我國有史以來第一個文學繁榮時期,而建安風骨的核心更是離不開“三曹”和“七子”。

建安風骨的核心

建安風骨的核心人物爲: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而建安風骨的核心思想爲:建功立業、政治理想、哀嘆人生、離亂之苦、慷慨悲歌。北大中文系教授、國學研究院園長袁行霈在《中國文學史》中描述了三曹的詩詞特點:曹操古直悲涼,曹丕便娟婉約,曹植文采氣骨兼備。

《蒿里行》其實就是曹操借文學作品描述當時的歷史,描述了諸侯們本欲興兵討賊,最終因心懷鬼胎導致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觀滄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短歌行》: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些詩詞就是描述曹操的雄心壯志,吞吐天下之心。曹操的詩詞特點就是氣魄恢弘、慷慨悲涼。


曹操只是一個殺人的屠夫?看看曹操開創的建安風骨



曹丕擅長五言詩,而且他的七言詩還是現存最早的七言詩,其詩詞特點委婉細緻。曹丕的題材和內容涉獵非常廣,不過多數都是非常細膩的,比如《寡婦賦》、《出婦賦》。通過文學作品把寡婦的惆悵和哀情表示出來,這是曹丕辭賦的特點。

曹植的文學作品後世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詩品》將他列爲品策最高的詩人,王士禎評價自從漢魏依賴堪稱仙才的唯有三人,分別爲曹植、李白、蘇軾,曹植能和他們並列可見其作品水平有多高。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評價“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他的巔峯作就是《洛神賦》以及《七哀詩》,詩歌中既有漢樂府寫實的筆力又有古詩詞悲遠的情調,其鮮明而又獨特的風格也讓人讚歎不禁。


曹操只是一個殺人的屠夫?看看曹操開創的建安風骨



建安七子的文學作品也都有各自的特點,孔融擅長奏議散文,其作品比較高大上;王粲比較有才華,而且擅長辯論,作品比較抒情;劉楨擅長五言詩,和曹植併成爲“曹劉”;阮瑀的詩歌比較樸素,不過擅長音樂;徐幹擅長政論,其代表作《中論》;應瑒擅長作賦;陳琳則是三國第一噴子,《討賊檄文》把曹操罵的狗血淋頭,但是曹操仍舊捨不得殺他。


曹操只是一個殺人的屠夫?看看曹操開創的建安風骨


建安風骨的影響

建安風骨是文學史上一個較爲輝煌的時代,也是詩歌詞賦歷史上比較輝煌的一個時代,從建安時期開始人們就開始重視文學作品的價值,而文人的主導地位也就此確定,給後世帶來了極爲深遠的影響。縱使穿越千年以後,他們的詩詞也能讓人激昂澎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