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澳港購物中心(香港)有限公司資深商業顧問吳子恆持有相似的觀點,上市或許會爲名創優品帶來一波良性循環。但在快消品新零售行業專家鮑躍忠看來,名創優品已走過了最輝煌的時候,此時謀求上市,無疑是爲了獲得更好的資金支持。

“包括名創優品、一條、嚴選等在內的品牌,其實產品品質不相上下,在市場趨於飽和的情況下,光靠產品的理念已經很難再持續。如何把用戶抓牢,恐怕是名創優品們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鮑躍忠說。

北京三里屯北街,有一家白色門面紅色Logo的門店並不起眼。但周圍各大網紅酒吧和潮牌店,奢侈品店,潮人聚集的CBD,讓這家神似無印良品又像優衣庫的門店不明覺厲。

都市白領、學生黨頻繁出入,然後拎着購物袋欣喜而歸,這是一次愉快的購物——在三里屯這樣的地方,用平均10元的單價滿足自己的消費慾望。

這讓人聯想到,20年前曾經遍佈大街小巷的“2元店”,而今只是改頭換面了一番。各種亮眼的宣傳海報替代了,原先門口放着“老闆帶着小姨子跑路”的公放喇叭。

從狹窄擁擠的小店變成潔白寬敞的連鎖,選址也從沿街商鋪轉移到大型綜合體內,與Nike、Zara等國際大牌比鄰。商品品種也從鍋碗瓢盆小商品,上升到了家居小家電應有盡有。當然價格,也從2元漲到了10元。

但門庭若市的消費場面告訴我們,“10元店”並不輸給曾經的“2元店”。

名創優品,無疑是將“買不了喫虧,買不了上當”的理念發揮到了極致。這個被人吐槽爲山寨的品牌,在6年的時間內,以每年600家店的速度在全世界迅速“繁殖”。

如今,它要上市了。

一年賺了25億美金

名創優品謀求上市

6月25日,據彭博社透露,名創優品在計劃IPO,或可籌資10億美元。交易地點可能會在香港或美國進行,但具體時間尚未確定,也尚未敲定具體承銷機構。

對此,名創優品方面回應:“早在2018年1月15日舉辦的品牌戰略大會上就正式啓動IPO項目及員工股權激勵項目。”

實際上,從名創優品目前的開店速度來看,它的確離上市的步伐越來越近,就像瑞幸咖啡一樣,好的故事,總要到IPO那天才會給出結尾。

名創優品也是帶着一身故事而生的。

中國“十元店”爲什麼這麼火?


葉國富或許是最懂“小鎮女孩”的人,在創立名創優品之前,他曾是“哎呀呀”的創始人,這個曾經火遍大街小巷的品牌,幾乎是所有三四線女孩的心頭好,她們總能在裏面選到適合自己的飾品。

直到2013年初,葉國富認識了日本的青年設計師三宅順也。兩個人各取所長,用日本的設計理念,搭載中國的廉價代工廠,主打物美價廉生活百貨的名創優品就此誕生。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2013年成立以來,名創優品在全球86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3600多家門店,營收170億元,員工突破30000人。

擴張的觸角還踏向了海外,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新加坡、阿聯酋、韓國、馬來西亞及中國香港、澳門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能看到名創優品的身影。

2018年營收突破25億美元,平均每月開店80-100家,吸金又吸睛的速度,讓這個新興零售品牌快速崛起。反觀無印良品在中國,從2005年第一家店鋪開業到現在,店鋪數量才僅230家。

中國“十元店”爲什麼這麼火?


但在快消品新零售行業專家鮑躍忠看來,名創優品已走過了最輝煌的時候,此時謀求上市,無疑是爲了獲得更好的資金支持。

“名創優品已經進入了瘋狂擴張的後半程,隨着行業內的玩家越來越多,它也逐漸失去了自己的先發優勢。更重要的是,它的單店利潤很難維持較高水平,甚至有些虧損也是有可能的。”鮑躍忠在接受「電商在線」採訪時說。

“上市無疑會爲它帶來更好的資金流。”

澳港購物中心(香港)有限公司資深商業顧問吳子恆持有相似的觀點,上市或許會爲名創優品帶來一波良性循環。

“更充足的資金流入,彌補了開店所帶來的缺口,同時也可以更好的服務於線下店的發展,這也就形成了良性循環。”吳子恆對「電商在線」說。

“有裏子有面子”的生意

來自名創優品的官方數據顯示,其所有門店的年客流量近10億,消費人次達到3億。

當電商深度融入零售行業的當下,這個像無印良品又像優衣庫的門店又是如何在線下吸引年輕人的?

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名創優品帶給消費者的是一個“有裏子又有面子”的生意。

就像去年夏天,跟着抖音一起火起來的,還有名創優品的香水。

一款山谷百合香體噴霧,在抖音上走紅,成爲平價香水界的爆款,門店多次賣斷貨,原因是它的香味與祖瑪瓏高度相似,售價卻只有10元,很多人跟風購買。

近兩年,其陸續與 Hello Kitty、粉紅豹、故宮等知名IP合作,開發出大量正版授權IP產品,在創意家居、季節性產品、精品包飾三個品類的銷量排行中,居首的均爲IP授權產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