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本報一則《電工被困車庫 10小時生死救援》的報道引起了不少街坊的關注,對於被困者羅先生在被浸的車庫中苦苦支撐將近10個小時,不少街坊感慨“太了不起了”“簡直是一場生命奇蹟”,也不少街坊關心羅先生被救後的身體如何。18日下午,記者走進廣州市中醫院急診科,瞭解羅先生的身體狀況,並聽他回顧那驚心動魄的一夜。

18日下午5時,記者見到了羅先生,住院兩天羅先生恢復得不錯,已經可以下牀活動,女兒小敏正陪在父親的牀邊。“真是太難忘了,住院後的第一晚,我一直在做噩夢,腦海裏全部都是被困的那些場景。”羅先生感慨。對於每一處細節,他都記得很清楚。當天晚上8時30分左右,因爲車庫積了腳踝高的水,羅先生和同事便去地下車庫負一層的高壓房關閉高壓電開關。出來10分鐘後,工作一向負責的羅先生還是不放心,怕漏電傷人,決定再進入車庫查看,這時車庫的負一層積水已經有小腿肚高。“進入車庫,聞到一些異味,正想打開低壓房門,一瞬間水漫了過來。”當時已經停電,羅先生憑着對車庫的熟悉,藉着出口熒光燈,迅速折返到通往大堂的門邊,但此時門已經被水堵住了。羅先生知道對面有一張70釐米高的桌臺,他馬上游過去爬到桌臺上避一避,此時水位已經到了他的腹部高。

“水位在漲,不能等下去!”在桌臺上待了20分鐘的羅先生飛撲到一側車庫出口門上的自動閉門器杆上,一隻手死死抓住杆子,另一隻手抓住門的頂部。水把門衝出一個縫隙,“機會來了!”羅先生奮力抵着水壓衝出門縫,抓住車庫頂部的消防管,順着爬到車道口。“車道口的水位有齊脖高,要出去必須在水中潛泳。我不知道水多深,如果貿然潛過去,不知道體力可以撐多久,所以不敢過去。”疲憊的羅先生沒有游出去的把握。於是,他順勢鑽進了車道口上方的風管,勉強躺下休息,此時水面就貼着風管的底部。

想到距離車道口40米的地方還有一個出口通往大堂廁所,休息了1個小時左右的羅先生又游到了這個出口處。“最後的機會也沒有了,兩道門都被水壓住。”羅先生心裏湧出一絲絕望,也有一絲淡定,“靠自己出去是不可能了,只能等着別人來救命。”累得再也不能動彈的羅先生再次爬上出口位置上方的風管躺着。

“躺着的時候想什麼?”被記者問到這個問題時,羅先生解釋:“躺着不是等死啊,當然還是在想着求生。”聽到外面有抽水機的聲音,羅先生馬上用腳探了探水位。“有人在抽水,水位在降,只要有人救就有活着出去的機會”羅先生的心定了很多,繼續躺在風管中保存體力、等待救援。羅先生介紹,風管不併是一個好待的地方,玻璃、管道劃得身上都是傷口,也沒有那麼多空間舒展,只能窩着,但比起在水中掙扎,這已經是最適合待的地方了。

大約過了三個小時,稍微恢復體力的羅先生看到了對面車道口有光。驚喜的羅先生想盡力游過去。游到一半,羅先生保存的一絲體力用盡,整個人往下沉。好不容易等到有人來救,羅先生不想放棄。慌亂中,羅先生踩中一個沙發。沙發在水中左右搖晃,羅先生也隨着沙發搖晃。“這樣體力消耗得更快。”羅先生馬上撲在沙發上,以平衡沙發的受力,沙發停止往下沉。怕沙發一動就翻過去,羅先生必須抓住別的東西。他在黑暗中摸索車庫頂部,天無絕人之路,兩條消防管被他牢牢抓住。羅先生抓住消防管後,奮力把自己一甩,想借力把腳也勾住消防管。“前後試了四次才成功,哪裏都是傷口,哪裏都疼,顧不得,只想到支撐到有人來。”羅先生說。

就這樣倒掛着30多分鐘,羅先生想搏一搏。甚至在無法探測到水有多深的情況下,他躍到水面,竟然發現水只有胸口高。“有救了!”羅先生在水中扶着牆往車道口走。10分鐘後,看到不遠處有燈光照過來,聽到有人聲,羅先生終於鬆了一口氣。“在黑暗中待了一整夜,光束打在眼睛的那一刻,我扭了扭頭,猛的頭一暈就倒下了,接下來就什麼也不知道了。”

女兒小敏見到爸爸的時候,羅先生被抬到沙發上,整個人處於半昏迷的狀態,全身都是小傷口,身體因爲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又被鋼管壓迫,又白又紫。“爸爸睜了一次眼,也因爲在車庫呼救到喉嚨沙啞,說不出一句話。看到他胸口起伏,還有呼吸,我的眼淚一瞬間就下來了,喜極而泣。感謝參與救援的所有人員。”小敏說。

羅先生向記者展示身上的傷口。

羅先生向記者展示身上的傷口。

羅先生講完在車庫求生的經歷,太太送來了飯菜,一家三口圍在一起喫了晚餐。“要是不堅持求生,這一頓普通的晚餐恐怕都是奢望。以後的生命都是賺到的,真的再一次感謝救援人員,大家辛苦了。”羅先生笑笑說。

文、圖: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吳多廣州參考·廣州日報編輯 張曉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