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週報記者 吳怡 發自廣州

  一系列關於高層辭職、股東股份被凍結、證監局問詢的公告,將印紀傳媒的資金鍊困局和盤托出。

  9月10日,印紀傳媒發佈公告稱,短期融資券未能兌付,已構成實質違約,這筆短期融資券的應付本息金額達到4.24億元。然而,公司2018年半年報顯示,淨利潤同比暴跌91.89%,扣非淨利潤虧損5000萬元,經營現金流爲-2.7億元,流動資產中的貨幣資金僅有1.35億元。

  而這只是印紀傳媒財務危機的冰山一角。根據媒體報道,目前印紀傳媒一年以內到期的金融負債高達9.1億元。

  與此同時,公司董事會成員相繼辭職,目前公司董事會共計5人,包括董事長吳冰、董事肖文革以及獨立董事3人,截至9月15日公司3位獨董均已向董事會遞交了辭職申請。這意味着董事會只剩下董事長吳冰和董事肖文革,兩位也是印紀傳媒的創始人。

  與隱居幕後的控股股東肖文革相比,公司總裁吳冰則被推向了臺前。在公司董事會成員陸續辭任之後,印紀傳媒董事長吳冰兼任公司總經理、財務總監和董事會祕書。董事長一人飾多角最終還是引來了四川證監局的問詢函。

  日前,時代週報記者就相關問題聯繫了印紀傳媒,不過截至發稿該公司未作出回應。

  “印紀傳媒董事長吳冰其實是一個幹事的人,她在這段時間或者說五年內,應該不會辭任公司負責人這個職位。”一位熟悉印紀傳媒的影視企業高管告訴時代週報記者,此前印紀傳媒公司內部確實出現了一些問題,不過目前公司也在積極解決。

  截至9月16日,印記傳媒報收3.58元,較2017年3月最高點26.26元(前復權價),股價跌去近9成。

  債務危機壓頂

  在短期融資券違約之前,印紀傳媒已有多個賬戶或資金被凍結。在7月26日–8月9日期間,因涉訴4.17億元,該公司的民生銀行賬戶曾被司法凍結。而公司的農業銀行基本戶截至9月3日仍處於被司法凍結狀態。

  此外,印紀傳媒因與廣東華錄百納藍火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欠款糾紛一案,被凍結5000萬元人民幣資金,截至公司自查時仍處於司法凍結狀態。

  印紀傳媒在各大公告中反覆表示,目前公司業務發展遠低於預期,經營業績大幅下降,現金流十分緊張,同時公司已出現融資困難、持續盈利能力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等問題。

  印紀傳媒2018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3.90億元,同比下降49.3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爲-4949.08萬元,同比下降121.74%。

  截至上半年末,印紀傳媒的前十大股東中,有六大股東進行了股權質押,共計質押股份13.84億股,六大股東所持股份幾乎全部質押。

  由於業績不佳、資金短缺等問題,8月28日印紀傳媒發佈變更利潤分配方案的公告,稱董事會決定2017年度不進行利潤分配。印紀傳媒股價隨之暴跌,公司相繼出現大股東質押率高、所質押的公司股票觸及平倉線、相應股份被司法凍結、輪候凍結等連鎖反應。

  當前,印紀傳媒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肖文革所質押的公司股票觸及平倉線,全部股份被司法凍結,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的44.04%。

  印紀傳媒回覆深交所的問詢函,“肖文革目前正在與各債權人、質權人積極協商解決方案,相關解決方案尚存在不確定性,存在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的風險”。

  這意味着,印紀傳媒有可能易主,控股股東肖文革或許會因爲債務問題被踢出局。

  重組失敗、實控人套現

  從印紀傳媒的發展軌跡來看,肖文革和吳冰是重要的搭檔。近幾年來,董事長吳冰被印紀傳媒冠以“中國首位好萊塢女性國際製片人”的頭銜,頻頻現身於各大影視項目合作的活動現場。

  不過,工商資料顯示,吳冰雖然作爲印紀傳媒的法定代表人,但並不在主要股東之列,具體的持股比例也並未得知。而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肖文革纔是印紀傳媒幕後真正的資本運作者。

  2009年,彙集衆多明星的《建國大業》上映,作爲電影出品方之一的DMG娛樂傳媒董事長肖文閣也在影片出演。當時,肖文閣表示,DMG娛樂傳媒作爲中影的戰略合作伙伴,將以《建國大業》爲起點正式進軍娛樂產業。

  2014年底,DMG印紀傳媒借殼高金食品登陸A股,肖文閣也早已更名爲“肖文革”。肖文革任職董事長不足一年後,聯合創始人吳冰接手,同時公司法定代表人也實現更名。此後,印紀傳媒積極對外宣稱發展好萊塢電影商業模式,並參與到出品《環形使者》《鋼鐵俠3》等好萊塢大片。

  “按照印紀傳媒本來的構想,會去做一些資產併購,不止是發展廣告業務,還有影視製作其他的板塊,會逐漸變成一個龐大的影視集團。”一位熟悉印紀傳媒的影視企業高管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然而,兩次資產重組失敗讓印紀傳媒元氣大傷。去年10月,印紀傳媒宣佈,原擬以現金方式收購AsiaWin Global Holdings Limited的100%股權,但因交易涉及境外資產,交易結構較爲複雜,並且近期對外投資、資金出境監管趨嚴,公司決定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

  今年7月,印紀傳媒宣佈終止收購鏡尚傳媒有限公司,卻表示“此前向對方支付的2.5億元保證金尚未收回”。兩次重組失敗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也引發了股價大跌。

  與此同時,公司的高層陸續出走。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4月,公司董事、財務總監付豔辭職;2017年4月,董事、董祕李榮強辭職。此後,董事長吳冰一直兼任財務總監、董祕以及總經理的職位。今年以來,兩位董事以及三位獨立董事也相繼宣佈辭職。

  公司業績下滑、資金鍊緊張、多位高層離職,公司控股股東的減持更是“掏空”了印紀傳媒。今年以來,肖文革兩次減持印紀傳媒的股份,累計套現24億元。1月29日,肖文革將其持有的1.07億股股份轉讓給安信信託,套現13.6億元。5月9日,肖文革再次將其與印紀華城共同持有的8850萬股股份,轉讓給股東於曉非,套現10.44億元。加上近三年來的股權質押,肖文革累計套現40多億。

  至於融資資金流向何處?印紀傳媒則多次回覆深交所的問詢函表示,肖文革質押融資的資金並未流入上市公司。

  “雙高”併購釀苦果

  與印紀傳媒的命運較爲相似,時代週報記者梳理A股影視企業近三年的財報發現,重組受阻、業績變臉、股東質押等是不少跨界影視公司的共同經歷,這主要是當初高溢價、高業績承諾併購釀下的苦果。

  回顧2014年前後,正值影視企業併購重組上市的高峯期。也是這一年,高金食品宣佈通過資產置換、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等方式,擬置入印紀傳媒100%的股權,股權作價高達60.12億元,較賬面價值6.29億元增值率高達856.45%。

  A股影視企業的輕資產併購,一般實施的是對賭模型,也就是通過拉高商譽以拉高交易價格,伴隨着的還有高業績承諾及相應的補償。

  影視行業由此也累積了大量商譽。2016年影視行業整體增速放緩,企業營收的增速也大不如前。儘管如此,不少影視企業的業績承諾還是“精準”達標,招致了諸多質疑。

  業內人士指出,併購高潮過後如果併購標的業績承諾不達標,往往會導致上市公司計提商譽減值,業績和股價由此大受影響,甚至引發大股東股權質押平倉風險。

  當初,印紀傳媒承諾2014–2016年淨利潤分別不低於4.29億元、5.58億元、7.19億元,扣非淨利潤分別不低於3.89億元、5.01億元、6.49億元,隨後三年也精準完成。

  不過,業績承諾期剛過,企業就開始“變臉”。印紀傳媒2017年淨利潤爲7.69億元,同比增長率突然從前兩年的約30%下跌到7%;2018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淨利潤2170萬,同比下滑91.89%。

  “對於這些借殼上市的跨界影視公司,有的企業有影視製作能力,危機困境只是暫時性的。而很多公司只是投資型企業,沒有實際製作能力,或者說製作能力偏弱,上市後希望繼續通過併購重組維持增長,一旦受阻容易出現主營業務增長乏力、業績大滑坡等問題。”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原標題:印紀傳媒市值跌近九成背後:鉅額債務壓頂 實控人頻繁套現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