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莫高窟

《山海经》记:“舜逐三苗于三危。”可见敦煌是华夏文明的早期屏障。公元6年,一个名叫乐樽的和尚开始挖凿这里的第一个石窟,从此这个叫作三危山的地方就离不开工匠斧凿的叮当声。莫高窟坐落在敦煌市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是敦煌石窟的代表,石壁上四周尽是与佛教有关的壁画和彩塑,有飘舞灵动的飞天,也有肃穆端庄的佛影…

对于莫高窟,你无法定义它的价值。其藏经洞(莫高窟第17洞)所藏4-10世纪的五六万件写经、文书和文物,形成了著名的敦煌学,其壁画以尊像画最为广泛,还有以佛经中各种故事完成的连环画,经变画、佛教史迹画,为世人展现出佛教中的极乐世界、经书内容以及历史人物。其壁画中所表现的一些生产劳动场面、社会生活场景、衣冠服饰制度等,是研究4-10世纪的古代社会的宝贵资料,有“墙壁上的图书馆”之称。其彩塑多为佛教人物及其修行涅槃事迹的這像,保存有大量的唐朝以前的泥塑、彩塑,有雄伟浑厚高达十几米的巨大佛像,也有仅有十余厘米的菩萨像,颇为珍贵。特别是它的飞天壁画,值得细细品味。佛教中飞天是乾闼婆和紧那罗,乾闼婆在佛国里散发香气,紧那罗在佛国里奏乐,乾闼婆飞翔为佛献花、供宝,紧那罗歌舞于地面,后一者合为一体,变为飞天。

敦煌飞天借助云彩,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翔,千要百态、并融合了外来飞天艺术的成就,堪称最为独特的飞天形象,飞天虽自五代开始造型动态上无所创新,逐步走向公式化,但是细看五代前的作品,脸形丰满,五官匀称,身材修长衣裙飘曳,绰约多姿,势如飞鹤,动感特强,是敦煌壁画中的一大亮点,以至于人们提起教惶,就会想到神奇的飞天。莫高窟在明代一度荒废,至清康熙五十四年后,才受到人们的注意。最为寒心的是1907-1924年,莫高窟遭到了英、法、日、俄的盗窃和破坏,遭受了很大损失。20世纪30年代,中国成立了莫高窟的学术研究和保护机构,60年代对石窟进行了全面加固,80年代开始了现代科学保护。1987年12月,甘肃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宏大、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湛、保存最完整的佛教石窟寺。自1900年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5万多卷宗教和世俗文书后,敦煌艺术震撼了整个世界,“敦煌学”已成为世界性的显学。石窟内保存有自前秦至今1000多年的多种类型洞窟735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唐宋木构窟檐5座。

莫高窟是我国四大古代石窟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的雕塑、壁画都系统反映了北魏、隋、唐等10多个朝代的艺术风格,是我国的石窟艺术宝库。莫高窟禁止拍照所以得提前存好相机。也不能用手机拍照,总之,禁止拍照,也不能用手电简乱照,更不能用手触摸,参观莫高窟最好选择光线好的早上,阴雨天洞窟不开放。想看懂那些雕塑和壁画需要很专业的知识,所以,必须听讲解员现场解说或者参观前先看看关于莫高窟的书籍.否则很难理解其中的玄妙,参观区还有一个敦煌宝藏,主要是经文,书籍绘画,雕刻的展览馆。洞门通常是关闭的,参观时需有专业讲解员带领才能进入。据说莫高愈壁画最好的是295窟.石刻最好的是45窟。还可以在敦煌石窟艺术保护研究陈列中心领略石窟艺术精华和发展历程,一饱眼福。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