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家大劇院2018臺湖音樂周”開幕 北京臺湖演藝小鎮在樂曲聲中亮相

9月15日,北京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臺湖露天劇場迎來了首批觀衆,由北京交響樂團帶來的“炫彩臺湖”交響音樂會在這裏上演,正式拉開了“國家大劇院2018臺湖音樂周”的序幕。

“國家大劇院2018臺湖音樂周”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文化局、通州區政府和國家大劇院主辦,是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面向公衆首次推出的公益性演出品牌,也是臺湖演藝小鎮的第一次亮相。

展示首都文藝風采

本次臺湖音樂周以“文化北京,演藝臺湖”爲主題,爲北京市民奉上一道豐富多彩的文化大餐。9月15日至24日臺湖音樂週期間,8場高質量的演出及活動集中呈現,不僅有中外經典名曲交相輝映的交響音樂會、室內音樂會及令人捧腹的經典喜劇,而且有題材豐富的歌劇電影展映。

9月15日下午4點,臺湖露天劇場座無虛席,指揮家林友聲在開演前細緻地爲觀衆進行導賞,講述演出曲目的創作背景與風格特點。隨後,“國家大劇院2018臺湖音樂周”在一首生氣勃勃、充滿活力的歌劇《卡門》序曲中拉開帷幕。在視野開闊、清風徐徐的露天劇場,林友聲執棒北京交響樂團,以充滿激情的演繹爲觀衆開啓了美好的藝術之旅。

北京交響樂團的演出之後,9月18日至22日,臺湖露天劇場將放映《長征》《卡門》《美麗的藍色多瑙河》3部製作精良的國家大劇院歌劇電影。9月24日中秋佳節夜晚,中國電影樂團將爲觀衆獻上“向世界電影配樂大師致敬”中秋交響音樂會。

在臺湖露天劇場另一側的臺湖劇場,9月15日至16日,國家大劇院戲劇演員隊帶來了令人捧腹的莎士比亞經典話劇《仲夏夜之夢》。9月23日,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藝術家將帶來木管五重奏及銅管五重奏,傾情呈現10餘首風格多樣的經典曲目。

藝術普及推廣新陣地

據國家大劇院副院長李志祥介紹,東臨湖亦路,南至京通街,西至臺湖西路,北至京湖路,位於北京市通州區臺湖鎮的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籌建於2012年,今年9月竣工,總建築面積59781平方米,包括國家大劇院臺湖劇場、國家大劇院臺湖露天劇場、演員住宿樓、藝術交流樓、舞美設計用房及散裝庫房、製作車間、集裝箱庫和地下停車場等配套設施,是集舞美設計製作研發、國際舞美藝術交流、佈景服裝道具倉儲、劇目排練合成、演出藝術活動和藝術普及教育於一體的平臺。

此次臺湖音樂周除了在國家大劇院臺湖劇場演出外,還首次啓用了臺湖露天劇場。露天劇場的觀衆席可容納500餘人,它巧妙利用了其正對面的藝術交流樓的屋頂綠化,延伸出一個露天看臺。開放親切的觀演環境不僅讓高雅藝術更接地氣,也給觀衆帶來了獨特的藝術體驗。

特意從市區坐車趕來的觀衆張先生說:“我從來沒有在露天劇場聽過音樂會,現場的效果比我預想的要好,很有氛圍。”

據介紹,除了以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提供高品質的高雅藝術,臺湖舞美藝術中心還將堅持“以人民爲中心”,堅守用藝術反哺大衆的初心,充分利用新陣地大力開展藝術普及推廣及藝術惠民活動。爲了保證現場秩序和安全,此次臺湖音樂周採取“免費不免票”的原則向公衆開放。據悉,在音樂周開幕前,主辦方已經提前通過各類渠道,把觀摩票發放至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的建設者及當地居民手中,並通過微信搶票,讓更多觀衆參與其中。

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文化地標

“以前想帶孩子去看場演出真的不容易,現在不用出遠門,就能夠看一場期盼已久的演出,實在是太好了。”家住臺湖的觀衆徐女士高興地說,“我們一小時前就來這等着了,我家就住這附近,以後看演出的機會就多了。而且聽說我們這裏要打造臺湖演藝小鎮,非常期待未來豐富的文化藝術生活。”

徐女士口中的臺湖演藝小鎮區域面積35平方公里,中心區規劃建設面積約4平方公里,是爲發揮首都文化資源優勢、形成錯落有致的文化空間格局而打造的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特色小鎮。其中,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作爲演藝小鎮起步的支點,將發揮開放、交流、排演和舞美“智”造的龍頭作用,吸引北京市和國內外的一些優質文化演出資源及相關的文化產業要素聚焦通州、聚焦臺湖,有效提升城市副中心的文化承載力、影響力和輻射力。

據介紹,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的落成不僅將有效疏解國家大劇院藝術生產的排演壓力,爲國家大劇院劇目製作、舞美藝術交流提供強有力保障,還將在通州臺湖演藝小鎮建設中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設施服務能力的提升,不斷滿足首都人民尤其是城市副中心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文化藝術需求,爲首都全國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建設作出新貢獻。

未來,臺湖舞美藝術中心將建設成爲國家大劇院劇目製作排演中心,舞美設計製作中心,舞美佈景、服裝、道具展示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和臺湖演藝小鎮演藝中心。而臺湖演藝小鎮也將加快文化優質資源與項目的合理佈局,力爭成爲北京城市副中心重要的文化地標、運河文化帶上的演藝明珠、京津冀協同發展文化交融的展示平臺、全國文化中心的特色節點、全國和全市特色小鎮的標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