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白鹿原上一共有两家大户,一个是白家,一个是鹿家!白家的代表是白嘉轩,他为人仁义宽厚,是白鹿一族都首肯的族长,鹿家的代表是鹿子霖,他为人狡猾奸诈,但本性不坏,还是有大局意识的。这两家培养出的孩子也都个个优秀,鹿家的鹿兆鹏、鹿兆海都是新思想的传承人,逐渐改变了白鹿原人们的思想,而白嘉轩的两儿一女,也都是十分优秀的人才。可有一点很奇怪,这鹿家的两个儿子都去了县城读书,接受的都是西学教育,而一向开通的白嘉轩却并没有放自己的儿子出去,而是让他们接受儒家教育和农学教育,这是为何呢?

首先,为人父的初衷不同。对于白嘉轩来说,他一辈子守候的就是这片土地,有地他的心里就踏实,所以他对儿子的期望就是继续守候这片土地,继续守候白鹿原!而且白嘉轩受其姐夫的影响,认为大丈夫就应该做大事,这个大不是眼前的大,而且长久意义上的大,这也是他这一生追求的东西,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一切。他希望儿子也能接受儒家教育,像他姐夫一样成为一个能做大事的人才,只可惜,封建教育下的孝文最终扭曲了!

而对鹿子霖来说,他一生最大的追求就是光宗耀祖,要当官,要当大官!他们家几代人都没有出过读书人,他的老父亲过寿的时候他也说过,祖宗交代,如果家里出了读书有出息的就在祖宗坟前放三声铳子,以示光宗耀祖。所以鹿子霖拼了命的要让孩子读书,读高级的书,要让孩子们成大器、当大官,而只有到更远的地方读书成器的希望才越大,所以兆鹏、兆海全部都去外面读书了!

其次,孩子接受的教育方式、理念都不同。鹿兆鹏从小就是一个有着大智慧的孩子,他喜欢读书,但是不读死书,读书能让他明理,能让他长知识,却并没有束缚住他的思想,所以长大以后他想开阔更大的视野,需要更广阔的天空!反观白孝文,从小乖巧可爱,但太过于被他的父亲、被这个封建社会的思想所束缚,他的思想已经完全被禁锢在那个牢笼里,怎么也出不来了!孝文是被徐先生教出来的,读的是死书,对于孝文来说,当一个教书先生,或者谋一份不用出苦力就能挣钱的营生就是人生的最高追求!所以从孩子们接受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而言,他们将来要走的路早就被注定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