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什麼纔是理想伴侶 。。

第一種理論被稱爲匹配性假設。

假設條件:每個人對理想伴侶的定義都不一樣,即”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匹配理論 :男性和女性都會追求和自己相似的伴侶。

這意味着你的理想伴侶在年齡、教育、身體吸引力、價值觀以及其他方面與你有很多相似性。

第二種理論:競爭理論

假設條件:所有人對理想伴侶都能達成共識,比如國民老公王思聰、吳亦凡、鍾漢良等等。

競爭理論:理想伴侶就是你可能找到的最優秀的伴侶。

當然在實際的情況下,也會產生匹配-競爭混合理論的結果。

雖然競爭理論和匹配理論都能都產生類似的結果,即都能找到他或者她的理想伴侶,但兩者所產生的過程確是截然不同的。

然而不管怎樣,一個必須承認的事實就是,理想伴侶存在着人的層次結構:最好的伴侶——最差的伴侶層次結構。

然而這一結構很難量化,因此一直很難進行科學的研究。

但在線相親的流行給了科學家們研究這一難題的絕佳機會。

研究的結果表明,在物理吸引力(身高、相貌、身材以及其他因素)和收入等屬性方面,人們往往追求最有吸引力的合作伙伴。這與競爭理論符合。

而對於其他屬性,比如種族、民族或教育,壓倒性的趨勢則是尋找類似的伴侶。 這與匹配理論符合。

那麼關於理想伴侶的層次結構是怎樣的呢? 這就是本文的核心內容。

數據樣本

美國四個城市的相親網站用戶之間的信息:紐約,波士頓,芝加哥和西雅圖。

我們通過用戶初次接觸所接收到的信息來反映 。

如下圖,儘管女性獲得訊息總體上高於男性。

但男女都符合”長尾“型分佈:少部分”優秀“的人接收到了大量的訊息,而大多數人只獲得了少量的訊息。

橫座標:接受訊息數量;縱座標:男性/女性比例

理想伴侶評分

根據PageRank評分結果,如下圖。

年齡:

女性:18歲-60歲,評分逐漸下降。年紀越大越不理想。

男性:18歲-50歲,年齡越大越理想。50歲後,開始下降。

種族(小編個人認爲不具有普遍意義)

女性:亞洲最受歡迎,其次是拉美和白人,最不受歡迎的是黑人。

男性:白人最受歡迎。

教育:

女性:本科生最受歡迎,高中生和研究生都不太理想

男性:研究生最受歡迎。

年齡;種族;教育程度

最佳理想伴侶是誰?

發送信息環節

我們規定:

最不理想的男人是向最理想的女人發信息,那麼理想差距就是+1;

如果最理想的男人向最不理想的女人發送信息,則理想差距爲-1。

結果表明,不管男性還是女性都更傾向於向比自己更優秀的人發送信息。(上半部分)

男性平均會向比自己理想26%的女性發送信息;

而女性平均則會向比自己理想23%的男性發送信息。

上部分:發送信息;下部分:回覆信息

回覆信息環節

從回覆信息的結果來看,不管男性還是女性,向比自己優秀的人發送信息,回覆的概率都不會超過21%,而且會隨着差距的變大急速下降(下部分)。

結論:

在尋求理想伴侶的行爲過程中,對配偶的競爭導致了一個非常明顯的層次結構。

男性和女性都會追求比自己優秀的人作爲理想伴侶。

因此:評估你自己的定位,以你爲中心,-25%到+25%的區間就是可接受區間。

理想伴侶不要超過這個範圍,不然你就是癩蛤蟆想喫天鵝肉。

由於追求的難度會隨着理想差距顯著下降。雖然改變策略,更加努力可以吸引伴侶,但是影響的權重很小。

因此,這也這科學的解釋了爲什麼癩蛤蟆想喫天鵝肉基本不可能。

不管你多麼努力,如果你們差距過大,你的女神或者男神都會離你而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