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歡看武俠電視劇,裏面的俠客們拿着一把把劍在飛舞着,刀光劍影的打鬥真是好看,你覺得是不是啊?其實劍出現的歷史也有三千多年了,在我國古代就是皇帝功臣的隨身之物。時間過去這麼久,很多古劍由於其他原因都消失了,能保存下來的少之又少,不過還好,中國目前還保存好兩把完好的古劍,可以說得上是特別難得了。

  第一把劍就是名揚海外的越王勾踐劍。這把劍是1965年出土於湖北省江陵縣望山楚墓羣中,據說當時考古隊員拿劍時一不留神就將手指割破,馬上血流不止,可見這劍有多鋒利。劍身上用銘文刻有“鉞王鳩淺,自乍用鐱”八字,證明此劍就是傳說中的越王勾踐劍。

  此劍寒氣逼人,鋒利無比,歷經兩千四百餘年,還是完好無缺,顯示出鑄劍師的卓越技藝,根據檢驗才得知因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而千年不鏽。這把劍是2400多年前越國國王勾踐專用的,據說勾踐死後,有許多人曾絞盡腦汁去尋找他這把寶劍,但一無所得。

  該劍現在藏於湖北省博物館,被譽爲“天下第一劍”,堪稱我國國寶,被禁止到境外展出。當時的越國是在浙江紹興這一帶,越王專用劍怎麼會在湖北發現呢,有一種說法是說當年楚國軍隊攻打越國時繳獲了此劍,帶回了楚國最終成了隨葬品。有機會去武漢的朋友一定要去看看這國寶。

  第二把是吳王夫差劍。吳王夫差也許是特別喜歡劍吧,他一共造了好幾把劍,劍身鑄有“攻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字樣,目前已知存世的劍共有6把,這些劍現在收藏在各地好幾個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也有一把,是1976年在湖北襄陽出土的,這把劍也有二千多年曆史了,跟越王勾踐劍是同一時期的。

  在鑄劍的歷史上,吳、越國的兵器製造技術享譽天下。戰國時期吳國經常打仗,吳王夫差劍在設計上兼顧了實用與裝飾,刃部由直刃變爲弧線內收,可增強劍的殺傷能力,使其在戰場上能夠發揮更好的作用。

  吳王夫差劍造得有點多了,所以不如越王勾踐劍珍貴。這些劍不一定全部都是吳王夫差自己用的,有可能是獎賞給有功大將的,也或者是當禮物送給友好國家的。目前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蘇州博物館、山東省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都可以看到這把劍,你去看過沒有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