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作品題材廣泛,人物、山水、花鳥、走獸皆精。畫人物多采古裝,借人物以抒情懷;畫翎毛花卉或工筆或寫意,清潤秀麗,落落大方;山水涉筆成趣,點畫新奇,富有詩意。晚年常用潑墨、潑彩描繪風景,獨具風格。爲現當代畫壇上最具影響的國畫大師之一,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20世紀50年代,張大千遊歷世界,獲得巨大的國際聲譽,被西方藝壇贊爲“東方之筆”。

一、張大千——山水畫

醉翁亭記

秋江野鶩圖

湖光山色

雪江歸櫂圖

觀瀑圖

雲巖圖

山巔閒話

二、張大千——仕女圖

張大千不僅山水畫筆酣墨暢、恣肆淋漓,花鳥畫鮮活靈動、形神畢肖,仕女畫也細緻之極。著名畫家於非闇曾說:“大千人物,尤以仕女最爲畫道人讚賞,謂能大膽別創新意。”原因是“他對於女性觀察得很精密,能用妙女拈花的筆法,傳出女兒的心聲,這一點是他的藝術微妙,也是他在女性身上曾下了一番工夫的收穫。”大千先生也曾在一首題畫詩中自道:“眼中恨少奇男子,腕底偏多美婦人。”

張大千 荷花屏風美女 1966年

張大千 仕女 四屏

張大千 雙美圖 1944年

張大千 魚籃大土像 1944年

張大千   三美圖 1930年

張大千   弄玉吹簫圖 1934年

張大千   執扇仕女 1938年

張大千   仿錢選仕女圖 1939年

張大千   紈扇仕女 1939年

張大千   柳蔭仕女 1941年

張大千   唐妝仕女圖 1944年

張大千   題箋圖 1944年

張大千   仕女 1944年

張大千   蕉蔭仕女 1945年

張大千   仕女 1945年

張大千   芭蕉仕女 1945年

張大千   蟠桃獻壽 1945年

張大千   芭蕉仕女 1945年

張大千   紈扇仕女 1945年

張大千   蕉蔭仕女 1945年

張大千 天女散花 1935年

張大千   蕃女掣龐圖 1946年

張大千   紅拂女 驚才絕豔 1947年

張大千   鳳冠執扇仕女圖 1947年

張大千   仕女 1947年

張大千   初唐供養人像 1948年

張大千   供養天女 1948年

張大千   執扇仕女

張大千   印度仕女 1950年

張大千   修竹美人 1951年

張大千   拈花仕女圖 1954年

張大千   孽海花 1956年

張大千   仕女圖 1975年

三、張大千——花鳥畫

四、張大千——人物國畫

五、張大千——潑墨山水畫

張大千的畫風,先後曾經數度改變,30歲以前的畫風可謂“清新俊逸”,50歲進於“瑰麗雄奇”,晚年時歷經探索,在57歲時自創潑彩畫法,是在繼承唐代王洽的潑墨畫法的基礎上,揉入西歐繪畫的色光關係,而發展出來的一種山水畫筆墨技法。可貴之處,是技法的變化始終能保持中國畫的傳統特色,創造出一種半抽象墨彩交輝的意境。

山水 四屏

丹山春曉

招隱圖

長江萬里圖

羅浮山夕照

愛痕湖

六、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

1941年5月,張大千攜三夫人楊宛君(後二夫人黃凝素加入)、兒子張心智、侄兒張彼得、學生肖建初和劉力上及幾個裱工,後又聘請藏畫家索南丹巴的四個弟子等赴敦煌考察研究石窟壁畫,面壁兩年七個月,臨摹了自十六國、兩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兩夏、元等歷朝歷代的壁畫作品達276幅,敦煌石窟藝術從此走向世界,也爲其以後的繪畫創作,尤其是人物畫創作奠定了基礎。

唐畫樂舞天人

宋初 伎樂菩薩像

宋畫 伎樂菩薩像2

盛唐地藏王菩薩像

晚唐 瓔珞大士像

張大千 莫高窟唐人菩薩像

張大千 南無觀世音菩薩

張大千 佛像圖

張大千 仙女散花

臨敦煌莫高窟唐人觀世音造像

張大千

散花女 1938年

唐畫飛天一身

晚唐第一五二窟 十一面觀音像

密積金剛

晚唐 天童像

來源:坦腹齋

文章均源自作者原創稿件及互聯網篩選,精編整理公益分享。我們敬重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時註明來源。若因客觀條件所限未知原始出處或作者的請原創人與我們編輯聯繫及時標註或刪除。青州畫廊聯盟(qingzhouhualang),歡迎添加關注!

推廣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