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嶺 來源/世界經理人

從一句謊言開始,對用戶和投資者投其所好,滾雪球般地擴大爲轟轟烈烈的商業騙局並最終幻滅。近日美國上映的一部新片《億萬少年俱樂部》就講述了這樣一個一波三折的故事。

01

始於謊言的集體騙局

周旋於華爾街富二代之間的小跟班Dean空有人脈卻苦無技術,只能替有錢人家的孩子們做點跑腿、倒賣的小買賣,看似風光,卻賺不到大錢。這時候Dean在聚會上偶遇鬱郁不得志的老同學Joe,他看中了這位窮二代學霸的經濟嗅覺,於是挪用富二代朋友的資金,放手讓Joe去炒黃金,希望借別人的錢大賺一筆。

不出意料地,這筆買賣賠了。一萬美金的本金淨虧5000美金。兩人面臨的困境是,如果就此跟金主坦白,很可能因爲誠信和能力問題遭遇雙重質疑,從此被排除在富二代圈子之外,再也別想做發財夢了。

在這種壓力之下,Joe發揮了“天才”般的創意:賬目上虧5000美金就是“-5000”,只要豎着加一筆,減號變加號,不就變成盈利5000美金了麼?

彷彿抓到救命稻草的Joe當即宣稱自己在黃金市場上大有斬獲,並“機智”地將僅剩的5000美金當做盈利,開了一張支票還給金主。Joe的行爲不僅是欺詐,也是一場豪賭,賭的就是對方繼續逐利的心理。

幸運(或者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不幸)的是,這羣富二代相信了他的謊言,將他奉爲會下金蛋的賺錢天才。不但不收回本金,連盈利的那5000美金也作爲追加投資一併奉上。他更順勢忽悠這幫富二代成立BBC投資公司,走私買礦,忙得不亦樂乎。

Joe和Dean兩人拆東牆補西牆,拿紙面上的穩定回報引來了越來越多的金主。Joe一時之間成了富二代圈子裏炙手可熱的投資新秀,不少富二代想要加入BBC的賺錢大業分一杯羹。

02

行騙三要素

影片最後的結局當然相當地正能量:Joe被老騙子Ron忽悠,導致資金鍊斷裂,最終鋃鐺入獄。然而影片給人的啓示卻不止如此。Joe的騙局之所以能夠成功,關鍵在於他用逐層遞進的3種手法,成功地打開人們的心防,將騙局越鋪越大:

1.明確可期的投資回報。這一點是所有騙局的基礎,沒有可以明確預期的回報,是不會有人敢把資金交給別人操作的。但這個投資回報率也十分微妙,太低則不能打動人心,太高則令人生疑,反而會把金主嚇跑。Joe一開始宣稱自己僅用三週時間就賺了5000美金,盈利率高達50%。這樣既顯得自己金融投機的手段高超,又因爲資金總量有限,這點收益不至於讓人難以置信,這纔打動了金主。

2.投其所好地滿足客戶心理需求。所有的騙局,除了經濟回報外,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受害者的心理需求,才能讓入局的“肥羊”義無反顧地掏出自己的積蓄冒險。加入傳銷的想一夜暴富,購買保健品的老人缺乏他人的關懷。而在Joe最初的騙局中,那羣富二代對於賺錢本身並不是那麼感興趣,他們引以爲恥的是坐擁父輩給予的鉅額財富,卻苦無證明自身能力的手段。

Joe敏銳地發現了這個弱點,利用自己“理財高手”的身份,邀請這些富二代投資創建公司,並擔任公司的高管,證明他們確有能力“幹一番大事業”。至此,這羣富二代順利入局。

3.利用已入局的受害者增加可信度。影片中,當新入行的小騙子Joe初次見到老騙子“前輩”Ron時,Ron的一句話揭穿了騙術的本質:“感覺上的真實比現實中的真實更可信。”你是不是貨真價實沒關係,能讓人覺得你是真貨就行。

在富二代的圈子裏,Joe和Dean根本是無名小輩。如果他們上門遊說,對方多半持懷疑態度,只要有人覈查Joe的交易賬目,這個騙局就會當場露餡。

所以兩人揚長避短,利用已經入局的富二代們代爲遊說。你不相信我沒關係,華爾街赫赫有名的富家子弟都是我們公司的高管,難道這些華爾街大佬們的子孫你也信不過?

一旦有新人入局,就再度利用新“肥羊”身份忽悠更多的人。就是在這樣滾雪球似的過程中,Joe和Dean成功地拿別人的錢,利用別人的人脈,吹起了“共同富裕”的金融泡沫。

無論傳銷還是網貸平臺,在宣傳自己的所謂“創新商業模式”時,特別擅長利用騙局要素的第三點。相信不少人也聽過類似的說法:“我有個親戚/同學/朋友/鄰居就是做這個,賺了不少錢”。朋友說的你不信,你爹媽這麼說,你也不信麼?你爹媽說了還不信,那平時千方百計只求一見的X總、X局也現身說法,有多少人還能那麼堅定地拒絕?

03

全球韭菜一家親

有人會覺得,這麼簡單的騙局太容易看破,自己的投資決定會經過理智的判斷和專業的分析,所以絕不會上當。那麼我們換個例子,全美證券交易商自動報價系統的締造者之一,美國納斯達克董事會主席,他開設的投資公司在幾十年間持續爲客戶提供穩定的回報,而且從不失信。他的客戶包括大導演斯皮爾伯格以及滙豐控股、法國巴黎銀行、日本野村證券等國際知名的投資機構。這樣的人難道也不可信麼?不,這個人不是我們奉爲股神的巴菲特。他是國際詐騙史上最大的旁氏騙局的主角麥道夫,他給受害者帶來的最終損失高達500億美元。

麥道夫的騙局雖然規模更大,但同樣滿足騙局三要素:他在美國多個城市編織關係網,利用高爾夫球會所、雞尾酒會等奢華場所接觸投資者,塑造自己高端、安全的形象;利用這些投資者將其家人、朋友和生意夥伴發展成下線;同時他還謹慎地將年回報率壓低到10%,保持在一個既有利可圖,又不惹人生疑的水平。

麥道夫的原話是:“只要你信任我,你就會每月得到至少百分之一的穩定回報。”在一開始的數十年間,他也確實兌現了自己的承諾。然而背後的事實是,麥道夫用新吸納的投資款來支付更早的投資者的本金或者利息。《億萬少年》一片中,設定爲前華爾街投資家的老騙子Ron就曾對這種騙局犀利地吐槽:“你以爲我們當年在華爾街都是誠實合法地賺錢的麼?”

麥道夫的身份當然非Joe、Dean之流的小混混可比,他利用自家投資公司系統性造假的手段也更加純熟、隱蔽。正因爲如此,許多以投資理財爲業的專業人士也看走了眼,淪爲被收割的“韭菜”。即使自認爲智商堪比華爾街精英,遇上這種騙局也不一定就能全身而退。

04

韭菜會被榨乾,但套路不會消亡

當然,也有人會覺得,金融投資與我無關,萬萬不會踏入這種坑內。沒關係,只要你想提高生活質量,條條套路通羅馬,總有一條拉下馬。

今年在小米有品的衆籌平臺上,曾經出現了一款叫做橘樂的榨汁機,英文名Juisir。產品主打的賣點是“免清洗,機器冷擠壓”。只要你把裝有材料的果袋塞入機器,就能在不破壞維生素活性酶的前提下得到純淨的果汁。這款機器據說拿到了芝加哥優良設計獎,榨汁機獲得CE認證,果袋通過FDA、BPA FREE認證,整個項目更是獲得過CCTV的認可和報道。這麼好的免洗冷壓榨汁機,只要1999元就能擁有,帶給你健康、方便的生活方式,真是相當地划算。

可惜……

這個衆籌項目背後的母公司被人給告了,提起訴訟的是美國Juicero公司,罪名是“侵犯專利、侵犯商業外觀、侵犯商標”。

原來Juicero纔是這款產品和創意的真正主人。人家剛上市的時候賣699美元。公司已經完成了四輪總計1.2億美元的風險融資,Alphabet旗下的投資公司Google Ventures和著名的硅谷風投凱鵬華盈(KPCB)都成爲了它的投資方。連美國脫口秀女王奧普拉、首富比爾蓋茨和球星科比都是它家的支持者。

然而,Juicero很快就倒閉了……

據說,倒閉的原因是彭博(Bloomberg)報道,那款貌似精緻的果袋裏放的是切碎的果蔬碎塊,而且用人手就能擠出汁來,根本用不着機器壓榨。也就是說,用戶花幾百美元買了幾袋袋裝果汁!消息傳出之後,該公司的產品半價出售也依然無人問津。難怪最後要倒閉。

慢着,Juicero是個騙局的話,那麼橘樂……

據說橘樂的衆籌項目在小米衆籌上消失前,已經籌得了80多萬,有404名網友用真金白銀給予了支持。

原來,已經被揭穿的騙局,同樣的模式,只要換個地點,換個名字,還能再收割一波韭菜。騙局3要素看來是不缺人發揚光大了。

後臺消息回覆處,回“鍋爐室騙局”,瞭解更多!

已獲授權轉載來源/世界經理人網站

近期熱門文章: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MBA智庫智匯本~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