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王彩娜

“當前,全球貿易體系面臨多方面挑戰,中國願意與所有成員一起努力,堅定不移地維護WTO多邊貿易體系的權威性。同時,共同推動WTO改革,不斷完善多邊貿易體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在出席9月16日的“2018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專題研討會”作主旨演講時表示。

多重挑戰

回顧過往,1945年後,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推動構造了關貿總協定,經過八輪談判後,全球貿易規則從貨物貿易逐漸擴展到服務貿易以及與貿易相關的投資、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1995年,關貿總協定轉化爲世界貿易組織。自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全球區域性合作組織如雨後春筍般大量湧現,由此構成了以WTO多邊貿易爲支柱,大量區域貿易組織爲補充的全球貿易體系。

“在過去70多年的時間裏,多邊貿易體系有力地促進了全球貿易和投資發展,爲世界和平作出了貢獻,但現在全球貿易體系也面臨多方面挑戰。”隆國強分析稱,一是當前多邊貿易體系秉承的自由貿易理念受到挑戰。過去,在與重商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的鬥爭中,自由貿易理念逐漸取得了主導地位,但重商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並沒有消亡,而是以不同的方式時長時消,特別是金融危機爆發後,貿易保護主義大幅抬頭,對構成多邊貿易體系的自由貿易理念形成了挑戰。

二是WTO重要成員國的貿易政策違背了WTO規則。隆國強指出,“當前很多單邊主義措施直接挑戰了WTO規則,違背了其對WTO的承諾,如果是一個很小的國家違背多邊貿易體系規則,對多邊貿易體系的威脅是有限的,但如果是重要成員國有這樣的行爲,則會對多邊貿易體系的根基構成威脅。”

三是WTO在正常發揮基本功能中遇到挑戰。隆國強認爲,WTO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秉持着“共同一致”的原則來談判,但受多種因素影響,目前難度大幅增加,談判效率相對降低了。隨着技術的進步,全球化對貿易投資有了新的要求,比如,投資的規則、數字貿易的規則等,都要求在多邊層面上制定新的規則,但這些還未能真正地納入談判。

有着“長了牙齒的國際組織”之稱的WTO,其另一個重要功能是爭端解決機制,但因上訴法官遴選受到某些國家阻撓也面臨着挑戰。

在上述多重挑戰下,多邊貿易體系的前景不容樂觀,隆國強預判,“有可能有不同的前景:一種是多邊貿易體系名存實亡,以規則爲基礎的全球化可能演變成叢林法則,沒有共同規則支撐的全球貿易體系會出現亂象;另一種是多邊貿易體系能夠不斷髮揮作用,不斷改革完善,在諸邊貿易談判、區域貿易談判中部分新的議題可以先行一步。”

協力共進

正因挑戰重重,隆國強希望,世界各國共同努力維護多邊貿易體系的權威性。按照該體系的規則以及對該體系的承諾,來制定本國的貿易政策和貿易實踐。

“我們希望能夠維護多邊貿易體系的權威性。”隆國強在演講中強調,中國政府已經多次表示,像中國這樣的新興大國不會另起爐竈,重新構造一套新的體系。

要進一步推進WTO改革,但如何改革,隆國強坦言,各方還尚未達成共同意願。WTO的改革不僅要考慮發達國家的利益,也要充分考慮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在隆國強看來,WTO之所以從當年關貿總協定23個成員締約方擴展到現在160多個成員,絕大部分經濟體都納入到這個多邊體系,其中非常有智慧的安排就是授權條款,即根據各國發展階段以及競爭力的不同來施行差別對待。

在改革過程中,隆國強表示,中國政府願和所有成員共同努力,堅定不移地維護WTO的權威性,共同推動WTO改革,不斷完善多邊貿易體系。主要成員要加強合作,共同發揮大國領導力,這也是大國履行自身責任的重要體現。

主 編丨毛晶慧 見習編輯丨史曉強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http://www.cet.com.cn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