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設6個自貿區,中國開放再加速

“新設6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增設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加快探索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進程。” 6月2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峯會上關於世界經濟形勢和貿易問題的發言中,明確了中國自貿區的新佈局,向世界宣示了中國順應經濟全球化新趨勢的客觀要求,加快形成對外開放新局面、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心。

自貿區擴容是改革試點的經驗總結。從2013年上海自貿區掛牌成立,到2015年廣東、天津、福建自貿區相繼成立,從2017年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陝西自貿區陸續揭牌,到2018年宣佈海南島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經過幾年的探索,中國的自貿區建設已經梳理形成了新的一批改革試點經驗。新設6個自貿區,將使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的全面開放新格局將更加完善。

自貿區擴容是擴大開放的必然要求。回顧自貿區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在推動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對接國際高標準等方面,自貿區扮演着重要角色。從福建自貿區打造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大幅降低外貿企業成本,到天津自貿區在全國率先實現“一個部門、一顆印章”審批,再到廣東自貿區的一般貨物進出口平均通關時間減少42.6%,諸多事實表明:自貿區不僅是中國新一輪擴大開放的有力抓手,更是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自貿區擴容是與世界分享發展機遇。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內外聯動的自貿區網絡已成爲全球發展與合作的重要平臺。在全球經貿規則重塑和自貿區建設中,中國正在積極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大體量經濟體商建自貿區,逐步構築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自貿區擴容不僅會通過激活各類生產要素爲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也會在促進共同繁榮等方面作出更大貢獻。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中國有信心走好自己的路、辦好自己的事,同世界各國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未來,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將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動,與世界共享進步和繁榮。(海外網評論員 王法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