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清泉表示,爲大灣區發展提供更加堅強的人才支撐,打造更加強勁的智力引擎,是大學義不容辭的使命、責無旁貸的擔當,“在這樣重要的歷史節點、戰略要津上辦學,我們心中的使命感強烈而清晰,藍圖在此,路線圖要靠20萬深大人共同繪就。談到華爲,李清泉說,“不僅爲世界提供一流產品和服務,還在長期攻堅克難、擁抱世界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商業思想。

(原標題:深圳大學“網紅”校長李清泉畢業致辭談“破壁”,點贊華爲)

引用蘇打綠《無與倫比的美麗》歌詞,曬校友馬化騰、薛兆豐的發展成績,點贊華爲、力挺校友孟晚舟……今年的深圳大學畢業典禮上,校長李清泉的演講又紅了。

出任深圳大學校長7年以來,60後工科男李清泉總是在開學、畢業典禮致辭時金句頻出,“時髦”程度絲毫不輸95後,也因此被外界稱爲“最潮”校長。

“深圳大學”微信公衆號 圖

6月28日上午,深圳大學舉行2019年畢業典禮。澎湃新聞從深圳大學瞭解到,6858名應屆本科生、1685名研究生正式畢業。

作爲畢業典禮的重頭戲,“網紅”校長李清泉的演講致辭備受期待。他在演講中說,未來的商業競爭,已不可能是某個產品、某項技術的PK,而是整個商業生態的比拼,小到企業,大到國家,概莫能外,供應鏈要解決的就是商業生態構建的問題。人工智能也是一片浩瀚的藍海,風光無限也風急浪高。利用人工智能解決社會問題、造福人類,是全世界遠見卓識者都想“破壁”的問題。

他還以馬化騰、薛兆豐等深大校友事蹟勉勵畢業生,同時也點贊華爲、力挺孟晚舟。“最近,她的自由問題牽動了億萬人的神經,她的名字叫孟晚舟,會計系1993屆校友。”李清泉說,孟晚舟的遭遇和此後發生的一系列事件讓我們深刻領會到一個新道理:不止落後會捱打,領先也會捱打。從1840年我們懂得前一個道理到今天懂得新的道理,這趟名爲懂得的旅程我們足足走了179年,啊多麼痛的領悟。痛定思痛之後,也有一絲欣慰。孟晚舟和她的父親、同事一道,讓世界認識到中國人用尖端科技造福人類的能力、魄力和胸懷。

談到華爲,李清泉說,“不僅爲世界提供一流產品和服務,還在長期攻堅克難、擁抱世界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商業思想。面對世界科技巔峯的夥伴們,我們終於可以堂堂正正、毫不吝惜地使用‘思想’、‘模式’、‘格局’這類詞彙來形容自己的科技公司。”

他啓示同學們,看看任正非先生的訪談,再聽聽對方的一些說法,千萬不要低估話語方式轉變背後的意義,這意味着某些人長期堅持的基本價值在瓦解,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同時也預示新的思想、話語、力量在成長,“現在,全球都在關注孟晚舟,我提議,讓我們用掌聲祝福校友!”

而今,大灣區藍圖已就,經濟、科技、文化的合作、競爭和發展,歸根結底,取決於人才,取決於教育。李清泉表示,爲大灣區發展提供更加堅強的人才支撐,打造更加強勁的智力引擎,是大學義不容辭的使命、責無旁貸的擔當,“在這樣重要的歷史節點、戰略要津上辦學,我們心中的使命感強烈而清晰,藍圖在此,路線圖要靠20萬深大人共同繪就!”

發言的最後,他與同學們惜別,叮囑大家:“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見?感情不穩定的時候,翻出2015深大宣傳片,雨天不帶傘的橋段還是蠻治癒的;應酬、加班、叫外賣多了,要保重身體,注意鍛鍊,管理好BMI,試想你三四十歲的時候,還能輕鬆穿上大學時的牛仔褲,生活該多麼美好!”

以下爲演講全文:

一路從校園裏穿過,鳳凰木、荔枝樹、菠蘿蜜五彩紛呈,比它們還要燦爛的是陽光下穿着學位袍的你們。在這個特別的時刻,我要向全體2019屆畢業生道一聲祝賀,祝賀你們!

網上有討論:怎麼成爲名校畢業生?答案是考進深大,然後歲月靜好,等她華麗轉身。這說明學校發展得到了同學們的廣泛認可,也體現了同學們切實的獲得感。今天的深大,各項核心指標和綜合排名都在穩步提升,下一步怎麼走?思來想去,其實不存在什麼上一步下一步,指標排名是成於內、發於外的表徵,一切聚焦育人、一貫聚焦育人從來是大學的立命之本,不能也不會改變。只有你們,一屆又一屆畢業生,纔是真正決定我們這所大學命運的人。你們的氣質就是深大的精神,你們的軌跡就是深大的前程,你們的奮鬥就是這個星球上最動人的中國故事!

如果有一天,深大在指標上狂飆突進,而疏離於腳下的土地,困頓於育人的使命,不能讓學生有獲得感、老師有榮譽感、校友有歸屬感,社會只能藉助一些標籤排行,而不是通過有血有肉、有名有姓的師生故事和我們惺惺相惜,那就是皮囊在裸奔,靈魂沒跟上。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深大的靈魂靠什麼滋養?靠的是20萬師生校友腳下一步一步、一寸一寸生長出來的使命感。

這份使命是做時代的躬耕者。這種耕耘最重要的特點是將個人奮鬥的音符跳動深度交融於時代前進的命運交響。

2018年,廣東12家企業躋身世界500強,其中兩家由我們深大校友創立,那就是騰訊和雪松。這兩家公司的主要創始人同爲深大1993屆校友,馬化騰大家都很熟悉了,另外一位就是雪松的創始人張勁。當我們認真梳理雪松的成長經歷會發現,張勁校友始終將企業發展置於大的經濟週期和行業週期中觀察、思考、運作,而這種週期性判斷又深深紮根於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增長的堅強基本面。

時光飛逝,從國家、城市到大學,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新生代的深大人行走其間,環境、心境、志趣、軌跡已不盡相同,唯一不變的是躬耕於時代的生命狀態,有些機遇、挑戰和不確定交匯於同一個時空,這是你們這一代人命中註定的磨礪。所有的光榮背後都是苦難,有句名言:不是生活、情懷、使命所迫,誰願意把自己搞得那麼才華橫溢?

傳播學院2013屆校友、華爲運營商業務客戶經理張啓源前幾天接到老師的越洋電話,閒聊了一些世界熱點。啓源說:“還好啊,我們這邊都挺正常的。”他說的“我們這邊”指的是津巴布韋。小夥子2015年入職華爲,沒多久就派駐非洲,還在異國他鄉受到習主席的接見。握手的時候小夥兒挺激動,手心全是汗。剛畢業就投身大國製造的全球戰略,這樣的年輕人在華爲數以萬計。

還有美術系2015級在校生陳嘉澤,一個手持畫筆的年輕人,在2016年的秋天穿上戎裝。他在零下36度的環境下站崗,呼出的熱氣立刻在臉上結成冰花;2017年6月,我國與鄰國對峙事件升級後,他所在部隊前推至崑崙山腳駐紮,嘉澤和戰友在50度的高溫下,住板房、支帳篷、搭僞裝網、架重機槍,在日趨複雜的地緣政治背景下,95後第一次感受戰場氣息,沸騰報國熱血。

今天我們站在校園高處看後海,幾年前的腳手架叢林,已經蝶變爲展現灣區魅力的核心城區。身處舉世聞名的粵海街道,每天目擊、參與夢想長高的現場,是深大師生的一項特別福利。就像吳青峯的歌:“天上風箏在天上飛,地上人兒在地上追”,幾代深大人紮根於此、奮鬥於此,因爲我們生來就要與這個偉大時代同呼吸、共命運!

荔園的使命是做變局的破壁者。這種破壁者的人生意義就是“面壁十年圖破壁”,在亂局、迷局、困局、變局中突圍,不破不立。今天的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技術突破、知識迭代、秩序重組近在眼前,面對新舊博弈的壁壘,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破壁者”——解決問題的人。

未來的商業競爭,已不可能是某個產品、某項技術的PK,而是整個商業生態的比拼,小到企業,大到國家,概莫能外,供應鏈要解決的就是商業生態構建的問題。打造萬億生態的世界一流供應鏈集團是計軟學院1985級校友、怡亞通董事長周國輝的夢想。商品經過N個環節到達消費者手中,其中貫穿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等就是一條完整的供應鏈。隨着生產發展、分工細化,一家公司不可能獨自承擔全流程工作,相當一部分業務要靠供應鏈完成。周國輝說:“我們要爲所有他們的非核心業務提供解決方案,這就是我們的核心業務。”怡亞通所致力的,就是打造一個完善的商業生態。

人工智能也是一片浩瀚的藍海,風光無限也風急浪高。利用人工智能解決社會問題、造福人類,是全世界遠見卓識者都想“破壁”的問題,馬化騰校友稱之爲:“科技向善”。隨着人口結構的變化,中國正從人口紅利期加速邁向老齡社會,“未富先老”成爲焦慮。計軟學院2016級本科生黃彥道在校創立公司,結合人工智能與智慧醫療,以獨居老人照料這一社會熱點爲方向,通過振動信號和AI,準確檢測獨居老人跌倒的狀況。爲解決技術難題,他苦讀1000多頁英文文獻,每次實驗都由團隊成員親自模擬現場,爲保證數據準確性,連護具都不帶。小黃說:“創業者不應總是着眼於短期利益,而應該多關注技術開發本身,思考如何利用科技創新解決現實問題。”

“破壁者”的人設是由我們的城市文化和辦學使命決定的。深大人生來就是要解決問題的!我們不崇尚誇誇其談,也不欣賞躲進小樓,每逢變局,“破壁者”的使命就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而絕不會沉醉於將人生活成一張畫滿對勾的表格,到頭來什麼實際問題都沒解決。

荔園的使命是做夢想的思想者,這種人最核心的品質是在夢想的征途上時刻保持獨立思考,用思想引領夢想。

應用數學系1991屆校友、知名經濟學者薛兆豐近來成爲某檔網綜的寶藏老男孩。他更輝煌的戰績是創立了知識付費的大IP,每份課程199元,訂閱用戶25萬。《薛兆豐的經濟學課》在內容生產、媒介生態、閱讀習慣發生深刻變革的今天,毅然選擇爲知識的創造和傳播開闢戰場、革新戰術、刷新戰績,而不是坐在故紙堆裏一味嘆息、顧影自憐。他爲不明覺厲的經典學說、數學方程、理論模型設計“雙Y”方案,一頭連接詩和遠方,一頭直通人和日常。質疑的人會說,薛兆豐是常識的販賣者,並沒有獨立的經濟思想。支持的人認爲,在當前文化技術環境下,傳播就是創造。我只想說一句:千萬不要以爲薛兆豐們的努力只是在解決知識傳播問題,他們分明是在搶救知識本身,某種程度上,具有延續文明薪火的意義。

有位女士比薛兆豐晚兩年畢業,最近,她的自由問題牽動了億萬人的神經,她的名字叫孟晚舟,會計系1993屆校友。孟晚舟的遭遇和此後發生的一系列事件讓我們深刻領會到一個新道理:不止落後會捱打,領先也會捱打。從1840年我們懂得前一個道理到今天懂得新的道理,這趟名爲懂得的旅程我們足足走了179年,啊多麼痛的領悟。痛定思痛之後,也有一絲欣慰。孟晚舟和她的父親、同事一道,讓世界認識到中國人用尖端科技造福人類的能力、魄力和胸懷。華爲不僅爲世界提供一流產品和服務,還在長期攻堅克難、擁抱世界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商業思想。面對世界科技巔峯的夥伴們,我們終於可以堂堂正正、毫不吝惜地使用“思想”、“模式”、“格局”這類詞彙來形容自己的科技公司。看看任正非先生的訪談,再聽聽對方的一些說法,千萬不要低估話語方式轉變背後的意義,這意味着某些人長期堅持的基本價值在瓦解,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同時也預示新的思想、話語、力量在成長。

現在,全球都在關注孟晚舟,我提議,讓我們用掌聲祝福校友!

去年,周羣飛校友在畢業典禮上提醒大家:不要光顧着發夢,要能圓夢。今天,我還是想和大家說:深大人生來就是要把熱血變成腦回、把情感變成思想、把藍圖變成地圖的。一切飽含深情而渴望成事的人不應自我放任爲濫情者和鍵盤俠,我們終其一生,都要用理性和真誠來指引夢想!

做時代的躬耕者、變局的破壁者、夢想的思想者就是荔園的使命,躬耕是特區的品質,破壁是窗口的擔當,思想是實驗的結晶,特區大學、窗口大學、實驗大學辦學的初心就在於此。而今,大灣區藍圖已就,經濟、科技、文化的合作、競爭和發展,歸根結底,取決於人才,取決於教育。爲大灣區發展提供更加堅強的人才支撐,打造更加強勁的智力引擎,是大學義不容辭的使命、責無旁貸的擔當。在這樣重要的歷史節點、戰略要津上辦學,我們心中的使命感強烈而清晰,藍圖在此,路線圖要靠20萬深大人共同繪就!

同學們: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見?感情不穩定的時候,翻出2015深大宣傳片,雨天不帶傘的橋段還是蠻治癒的;應酬、加班、叫外賣多了,要保重身體,注意鍛鍊,管理好BMI,試想你三四十歲的時候,還能輕鬆穿上大學時的牛仔褲,生活該多麼美好!

再見了,2019屆,無論何時何地,你們永遠是荔園天空中閃耀的羣星,母校等你來圈粉!



張憲超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張憲超_NN931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