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月欠族”過度消費危害不容小覷

出乎不少人預料,一二線城市的一些年輕白領正受困於自身的經濟負債問題。智聯招聘發佈的《2018年白領滿意度指數調研報告》顯示,超兩成白領2018年處於經濟負債狀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月光消費”,甚至“超前消費”,過度消費造就年輕“負翁”,“月光族”變“月欠族”。(2月19日《中國青年報》)

掙多少用多少,喫光用光,如果說“月光族”是花光所掙的錢,“月欠族”則是靠借貸提前消費,隱藏的風險更大。

多年以來,坊間就流傳各種各樣靠借貸發家致富、及時行樂的廣告宣傳“故事”,以刺激人們超前消費,及時消費。近幾年,瞄準年輕一代的網絡消費金融行業迅猛發展,類似廣告更是此起彼伏,它們都在傳遞一個理念:年輕就該通過花錢來讓自己過得更好,而借貸可以幫其去實現自己的愛好和夢想,隱含着鼓勵年輕人提前消費甚至過度消費的意思。

當下的年輕人生活條件較好,不必爲柴米油鹽發愁,還追求時尚,但缺乏金錢觀念,沒有儲蓄意識與理財計劃。商家狂轟濫炸的消費廣告及信貸機構鼓勵消費的刻意引導以及借貸機構較低的審覈門檻,都讓借貸變得非常容易,無不助長了年輕人負債消費的慾望,不僅“月光”還“月欠”。

“月欠族” 的花錢做派看似“瀟灑”,其實是一次小型的債務危機,處理不好就會演變爲人生危機,諸多大學生因校園貸而發生的悲劇早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從個體來看,大手大腳、借貸消費極容易“啃老”,導致與父輩、家人產生齟齬、爭執,資不抵債使自己變成年輕“負翁”,既不利於個人事業的發展,也不利於今後家庭生活的美滿。一旦養成攀比、炫耀、打腫臉充胖子、寅喫卯糧的消費惡習,更易跌入“零儲蓄、高負債”的惡性循環。對整個社會而言,當下過度消費的現象比較嚴重,類似情況若蔓延開來,將給其個人、家庭和全社會帶來風險。

“月欠族”對待金錢、消費的不健康態度其實也是價值觀、世界觀的體現。適當消費、追求高品質生活本來沒錯,但凡事皆有度,過猶不及。開源節流、量入爲出是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理性消費觀,“流自己的汗,喫自己的飯” 也是現代人倡導的生活哲學,“未雨綢繆”方能安然度過生活的低谷,個人和社會的“庫銀充足”方能心定神安,大展宏圖。

“月光族”也好,“月欠族”也罷,超前消費、過度消費的危害不容小覷。全社會要重視這個問題,全面防控金融信貸風險,而以消費貸、現金貸爲主業的網絡平臺更應承擔社會責任,要謹守商業倫理和有關法規,不能誤導、引誘年輕消費者借錢消費;對於年輕用戶,應該做好背景調查和資料審覈,完善或建立風險測評和監控體系,不能助長其過度消費的心理。年輕人更要建立科學消費觀,增強風險意識,加強金融消費和網絡安全知識的學習,提高資產管理水平,摒棄虛榮、攀比、盲從心理,科學安排好自己的金錢和生活,擺脫“負翁”狀態,走向“富裕”安康。

供圖/視覺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