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18日,Bilibili 举办了首届国创发布会,带来二十四部即将开播的国产动漫新作,其中不乏《灵笼》、《镇魂街第二季》等颇受业内和粉丝关注的人气作品。

不过,在这些大厂新作自始至终吸引着绝大部分流量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如今距离发布会两月有余,这二十余部作品中杀出的一匹"黑马",已经在国创动画粉丝群体中引发了一轮不逊色于上述大厂作品的舆论风暴——这就是由中影年年、爱奇艺和Bilibili联合制作的古风动画新作《少年歌行》。

【国创大会群雄逐鹿,新秀作品前途难料】

回顾当时那场以"爱动画的人"为主题的国创发布会,不论是阅文集团三部人气小说《异常生物见闻录》、《萌妻食神》、《仙王的日常生活》的动画化,还是改编自许辰创作的人气漫画《镇魂歌》第二季,抑或是人气大厂新作《天宝伏妖录》和《灵笼:INCARNATION》,都可以看到,每逢这些作品登台之时,直播弹幕都会开始"密集轰炸"。

相比之下,改编自二次元轻小说平台不可能的世界作者周木楠同名小说的《少年歌行》,虽有一定量的小说读者作为支持,但相比起《镇魂街》等超人气作品,影响力仍有明显差距。

另外,作为幕后制作方的中影年年,此前虽有《血色苍穹》这样的人气作品足够证明其制作水平,但其在圈内一贯低调的作风,使得其团队知名度也远不及作品本身,因此也很难为自家新作《少年歌行》带来保底的流量和热度。

如今回顾当时的主流媒体报道,发布时间靠后到基本上临近国创发布会结束的《少年歌行》,不仅鲜有大篇幅的报道,在国漫爱好者中也并未引起足够量级的关注。这似乎也就意味着,尽管当时已经定档,并且是当时全部24部发布作品中最早上线的《少年歌行》,要成为"抛砖引玉"中的那块"砖"。

当然,那时的业界和收看国创大会的大部分直播观众怎么也不会想到,先抛出来的这块"砖"竟然是个汉白玉——汉白玉非玉,却有玉色。

【叫好又叫座:以为是个青铜,谁料竟是王者】

在强敌环伺的大市场环境下,《少年歌行》选择在去年年底上线,在很多人看来殊为"不智"——临近岁末,娱乐和社交活动形式过多,势必很大程度上会分散潜在观众群体的注意力,加之刚开播的关键期正好处于2018年的12月和2019年1月,正是学生忙于考试复习的阶段,同样也会影响收视率。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一些圈内人士认为必定是个"青铜"水平的《少年歌行》,愣是生生交出了一份"王者"级别的成绩——

在B站,《少年歌行》的总播放量业已突破885.6万,追番人数达到48万以上。更重要的是,在开播至今已将近两月,总评分依然稳定保持在9.7分之高——若不是评分人数接近4000人,恐怕许多业内人士又要怀疑这个评分的真实性了。

双平台同步播出的《少年歌行》,在爱奇艺所取得的成绩也同样惊人:开播至今,除大年三十当天外,其内容热度始终保持在3000以上。而播放指数更是逐日攀升,从开播首日的三位数,到如今高达5万。

而在外部舆论上,无论观众还是专业人士也对《少年歌行》和制作方中影年年普遍表示了认可。

在观众审美和评价都以苛刻著称的豆瓣,参与《少年歌行》评分的一千余人,给出了8.2分的高分评价,已是国产3D动画中的佼佼者。

而在贴吧和微博上,有关《少年歌行》的正面评价也在与日俱增,百度的搜索指数日均值12398,资讯关注指数日均值保持在51964。

【务实态度迎头追赶,国产动画未来可期】

《少年歌行》在播出之后所能取得成绩的背后,其实是国内不少动画创作团队都具备的一种可贵品质——也即是抛开外界一切毁誉,看淡一时的得失名利,而是真正打磨自身的创作能力和作为当代动画团队必备的工业化水平。

在如今国漫市场中,经典IP改编动画,成为行业的主流,《少年歌行》也不例外。但是可以看到,与一众改编作品相比,《少年歌行》并不迷信顶级IP的天然流量,选择了一个能够满足国产动漫受众,又适合故事改变的题材来"下手"。

在宣发上,《少年歌行》也被粉丝戏称为"行业内的一股清流"——此前宣传PV发布时,曾有观众质疑制作方是否对预告片进行了过度的包装,但在开播之后,观众发现成片质量与PV完全一致,甚至由于团队忙于制作而无暇对PV进行长时间打磨,因此正片质量某种程度上还要胜过PV不少。至此,先前的质疑之声立刻烟消云散。

具体到动画细节来看,《少年歌行》从人物的皮肤褶皱和血管纹路,再到服饰和毛皮的纹理细节,无一处不在彰显背后团队的艺术功底以及对于引擎使用的熟练,而平均片长超过20分钟的作品体量和一年一部作品的发行频率,也说明了中影年年掌握了一套业内领先水平的3D动画制作流程。然而,在《少年歌行》的官方宣传中,我们却没有看到和"行业顶尖"、"一流大作"有关的字眼,也没有在官方通稿中看到过中影年年对其自身工业化水平的宣传。

在整个中国文创市场快速发展的当下,《少年歌行》和中影年年这种低调的"工匠"作风,其实也是整个中国动画产业的一个缩影。

伴随着中国文创产业的飞速进步,无论电影,电视还是动画,商业作品的底层技术与工业流水线实力都在激增——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一部达到好莱坞入门水准的《流浪地球》也让国人看到了中国电影工业的无限可能。而同在春节,《白蛇:缘起》和《少年歌行》这两部国产动画,也分别展示中国动画电影和动画番剧的工业化水平。中国动画的未来,同样可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