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可以说是现在大家最熟悉的慢性病了,但多数人对这种病的认知并不够。去年《柳叶刀》杂志的一个调查报告发现,中国35岁以上人群的高血压总体患病率已达到44.7%,但只有约40%的患者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而只有约30%的患者接受了治疗,真正控制血压达标的患者仅有7.2%。

根据最新的研究数据,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有2.45亿人患高血压,而高血压前期的比例更是达到41.3%,人数达到4.35亿。当然,并不是所有血压控制不好的患者都是难治性高血压。因为还存在着一些“假的”难治性高血压。

“假的”难治性高血压 首先是没有正确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美国心脏病学会的这份声明指出,因为降血压药物的用药方案可能较昂贵,并且会带来不良副作用,所以应该服用降血压药物的患者中有50%~80%的人未能正确服药,这可能会导致血压控制不佳。

另一种“假性”难治性高血压的情况是“白大衣效应”,就是患者在医生诊所中所测的血压高于在家中的测量结果,主要因为患者的焦虑不安情绪所造成。一些药物也可能会升高血压,所以如果患者在高血压控制不好的时候,可以回忆一下服用过哪些药物,并告诉医生。

哪些药物可以引起高血压 (1)口服避孕药

目前认为避孕药所致的血压升高与雌激素含量过高有关。因为雌激素可增加肾素分泌,使血浆中血管紧张素浓度升高,而血管紧张素可使血管收缩,促进钠进入细胞内,并可使醛固酮分泌增加,钠水潴留,引起血压升高。对此类高血压的治疗,主要是停服避孕药,改用其他避孕措施。

(2)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这类药物包括肼类抗抑郁药、优降宁及痢特灵等,它主要是拮抗单胺氧化酶及其他酶类,不利于细胞内外的儿茶酚胺灭活,即阻碍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失活,而使收缩血管作用增强。临床表现为心慌、全身血管搏动、剧烈头痛、面色潮红、出汗及血压升高,三分之一病人颈项强直,恶心呕吐,有的甚至有高血压危象,可出现半身不遂、昏迷甚至死亡。治疗的关键在于预防,即不用优降宁。

(3)其他药物

①具有盐皮质激素作用的药物,如去氧皮质酮、甘草等,其引起高血压的机制可能与盐皮质激素产生的水钠潴留有关。

②非类固醇抗炎药物,如消炎痛等,因能使体内的前列腺素生成减少,从而使血压升高。

③损害内脏的药物,如非那西汀。

④直接引起血管收缩的药物,如麦角胺、毒扁豆碱及有关的铁类

怎样远离药源性高血压? 药源性高血压的发生,多是由于机体对于复杂情况适应不足、处理不周,因此提高机体的应变能力就显得很重要,可以试试通过健康的方式改善,如合理膳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保持心态平衡等。

最关键的还是要谨慎应用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的药物。在日常服用药物期间,要仔细阅读药品的说明书,除非有医嘱,一般情况应当尽量避免长期、高剂量使用一些非处方药。在就医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主动告知高血压病史和家族史,说明目前服用药物的情况,包括用药品类、时间和用量,以便医生进行充分的评估

康哥小贴士: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因此更早地干预血压或许能够进一步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更早干预血压能够进一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难治性高血压会进一步增加这些并发症的风险,所以必须通过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的手段来控制血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