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华润置地(01109)在香港举行2018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与华润置地同日举办业绩发布会的房企还有万科、碧桂园以及龙湖等,作为业绩发布当中的国企“代表”,华润置地的点滴表现都吸引着市场的目光,也自然成为对标的对象。

2018年上半年,华润置地可以说给投资者交了一份比较好的答卷。会上华润置地发布2018年上半年业绩,公司实现综合营业额437.8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增长40.4%;股东应占净利88.5亿元,同比增长96.1%;基本每股收益1.28元;拟每股派现0.11元。

盈利方面,上半年综合毛利润率为48.1%,比2017年同期的35.0%有明显提升。其中,开发物业毛利率由32.6%提升为48.6%;投资物业(包括酒店经营)毛利率由63.5%小幅上升至66.6%;公司扣除投资物业评估增值后的核心股东应占净利72.8亿元,同比增长151.8%。

至于今年上半年负债率上升,公司管理层解释有两个原因,一是买地,二是上半年和下半年的结算结构不均衡,上半年结算的利润比较少,导致上半年的杠杠率高一些。从投资角度讲,公司一直将负债率作为约束条件之一。负债率目标是维持 BBB+的信用评级,预计到年底,负债率会降下来。

融资方面,上半年公司融资成本4.41%,比去年底的4.16%微增0.2%。关于融资成本,目前整体市场的流动性虽然有所增加,但地产行业的流动性还是相对紧张,因此预期房企融资成本不会大幅下降。

地产行业的融资利率预期不会大幅下降,融资的便利性也不会明显放松。不过从华润置地本身来看,融资没有太大压力。

公司管理层表示,预计地产行业的融资成本不会大幅下降,融资的便利性也不会明显放松,但公司在融资方面没有压力,多家银行希望华润置地扩大贷款规模。

在投资方面,华润置地秉承一贯的比较严谨的风格。长租公寓营运模式本身主要是为了满足在房价高的城市新增人口的住房需求,对于长租公寓的营运模式,各参与都在摸索中。预计今年年底前,华润的长租公寓将会增扩到2万间,争取2020年前达到10万间。

物业管理方面,正在做分拆上市的准备。至于商业地产是否会像物业管理一样分拆上市,目前还没提上日程。到2020年,商业地产租金收入预计会达到100亿人民币,将来如果能够分拆上市,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在政府对房价较为严谨的政策调控下,下半年房价会相对平稳,不太可能会大涨,也不太可能会大跌。按照上半年房企的销售节奏,要想在行业中保持规模领先,或许将承受一定压力。不过,之前设定的销售合约目标是1830亿元目标,现在维持不变,今年非常有信心完成目标。

面对媒体的担忧,华润置地董事局副主席、执行董事唐勇在发布会现场表示:“做到行业前10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华润更加关注市值、股东回报及利润增长。”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