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將盡,年中隨至。往年的這個時候市場都會迎來一波“交樓潮”,今年也不例外。記者走訪市場時瞭解到,近期惠州有十餘個樓盤相繼交樓。而隨着“交樓潮”的到來,由房屋質量、貨不對板等問題引發的投訴維權案例也有攀升之勢,市場迎來品質大考。

對此,有業內人士提醒,業主收樓時應先學習、瞭解驗房知識,“先驗後收”,並帶齊各類憑證,切勿只顧欣喜,匆忙收樓。

交樓潮觸發維權增多 建議:“先驗後收”避免推諉

先驗後收”免入維權糾紛。

現象

“交樓潮”觸發維權增多

又到一年年中時,樓市迎來集中“交樓潮”,翻閱最近一個月的《惠州日報》,會發現刊登了許多入夥通知的公告。據不完全統計,僅6月份我市就有十餘個樓盤相繼交樓,其中包括佳兆業東江新城、奧林匹克花園、中信水岸城、新力城、花語馨苑、東江學府、富麗華府、德潤天悅、方直星耀國際、歡樂道家園等。

爲何衆多樓盤會扎堆選擇在年中集中交樓?有資深行業人士解釋,一個項目從開工到建成再到交樓,都有嚴格的時間安排,何時交樓不僅與施工進度、物業運行有關,也關係到開發商與建設方的年終結算,因此不是一個隨意性的安排,“樓盤的具體交樓時間是與業主有過合同約定的,無故逾期,開發商須按天數支付給業主違約金。因此,一般情況下,樓盤都會按照約定時間如期交樓。”

“至於爲何集中選擇在年中交樓,我想一方面是這個時間段能避開梅雨季節,有利於購房者的後期裝修,並在春節入夥,另外一個方面是年中業績壓力,開發商需要回籠資金。”該人士繼而認爲。

對業主來說,收樓時間到,可以拿到期待已久的新房,原本是件很開心的事,但某些樓盤的業主卻開心不起來。

記者走訪市場時瞭解到,隨着“交樓潮”的到來,與房屋質量、虛假宣傳、貨不對板有關的投訴維權案例激增。在惠州報業傳媒集團的熱線投訴平臺,諸如“我是南線嘉逸花園二期的業主,今年4月已收房。但是現在發現房子存在很多質量問題,如牆面起鼓、瓷磚不平等,跟開發商多次協商無果。”“東江學府6期臨近收房,發現一樓入戶大堂大門非常狹小,無法容納比較瘦的兩個人並肩同行,與開發商商議,開發商不理。”之類的投訴不斷。

位於潼僑的某精裝樓盤交樓現場,前來收樓的魯小姐與幾十名業主一起拒絕收樓。“主要是木地板空鼓情況比較嚴重,另外熱水管道也有問題,等整修好再收。”魯小姐稱。

交樓潮觸發維權增多 建議:“先驗後收”避免推諉

配套、規劃“貨不對板”容易導致投訴維權。

分析

個別樓盤鑽空子降質量標準

“一直以來,‘交房潮’都是業主投訴的高峯時段,從房屋質量問題到誇大品牌宣傳,從配套設施不完備到未按期交房,都會產生衝突和投訴。”談及“交樓潮”觸發維權熱,一位業內人士分析,交樓對於開發商品牌建設,尤其是其後續產品的銷售,都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不管是建築質量、交房服務,還是開發商處理問題的能力,都將在交樓中一覽無遺。對於開發商而言,交樓,就是一次面對面的品質考驗,“房子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應該是最貴的消費品,在收樓驗收中肯定會細之又細。尤其是現在的消費者維權意識日益增強,房屋質量有問題,或是實際交付房屋與前期宣傳內容貨不對板等問題,都難以矇混過關。”

聚焦到近期惠州市場上出現的交樓維權熱,惠州資深地產評論人、惠州天策行總經理李建峯一針見血地分析,“與三年前施行的‘一刀切’限價政策有關。”

據悉,李建峯口中所說的“一刀切”限價政策,指的是三年前施行的按照同區域同類項目進行統一標準的新房備案價政策。

李建峯認爲,三年前施行的“一刀切”限價政策,本意是爲了維護市場穩定,防止房價過快過熱上漲,但在實際施行中卻被個別樓盤鑽了空子,“爲了追求利潤最大化,個別樓盤降低了房屋建設的質量標準,給後期交樓留下了隱患。一般來說,樓盤建設從開發到完工再到交樓,週期爲2-3年。今年這波‘交樓潮’的房屋,正建在‘一刀切’限價政策的施行期內。”

李建峯的分析讓記者想起年初做《樓市花正豔》系列報道時,多位操盤手談及今年的政策風向時,一致呼籲要放開“一刀切”的限價政策,推行精準化限價政策,並認爲“一刀切”的限價政策或限制了產品創新,更讓個別樓盤有了可乘之機。

據瞭解,基於市場的真實狀況,今年來,我市房價調控政策進行了優化與完善,針對不同的城市片區,不同的項目及品質,施行差別化施策。在施策過程中有漲有跌,有保有壓,引導企業提質發展。

“相信精準化施策之後,市場會重回正常軌道,房企考慮到長期良性發展,也會重新重視品質建設,交樓投訴情況也會少一些。”李建峯認爲。

建議

“先驗後收”避免推諉

在潼僑的那個交付樓盤現場,與魯小姐一起收樓的黃小姐,聽聞魯小姐拒絕收樓後,後悔莫及。

“我都沒有驗房就收了樓,不知道還有這麼多問題。都怪我沒有經驗,考慮不周。”黃小姐後悔不迭地說。

據悉,在收樓過程中,固然有細緻的業主,提前學習瞭解驗房知識,甚至聘請專業驗房團隊進行驗收,但大部分業主還是像黃小姐這樣,興奮有餘,經驗不足。對“先繳費還是先驗房?”“收樓需要準備什麼資料?”“驗房不合格怎麼辦?”等問題一頭霧水。

“在實地驗房,並確定滿意之前,不要輕易簽字驗收。”在一個樓盤交付現場,受聘於業主前來協助驗房的專業人士餘先生建議,收房前一定要先查看“三書一證一表”是否齊全。倘若證件不全一定要拒絕收樓。

據瞭解,“三書”是指《住宅質量保證書》《住宅使用說明書》《建築工程質量認定書》,“一證”是指《房地產開發建設項目竣工綜合驗收合格證》,“一表”是指《竣工驗收備案表》。“三書一證一表”齊全,意味着樓盤整體建築已經完成,並已達到驗收條件。

“一些小區交房時,開發商要求業主辦理完所有流程,繳納所有費用後才能進新房查看。按照法律規定,業主一旦簽了文件再去看房,就被視爲對房屋質量的認可。這樣的情況下,一旦業主交了錢簽了字,後續出現房屋質量問題,維權很困難。”餘先生建議,在籤合同時應約定“交房時,應先驗房然後辦理收房手續”。如當初合同未有約定的,則可採取變通方法,在收樓文件中註明“房內情況未看”或“未驗房”等字樣,萬一在驗房時出現什麼情況,也可保護自己的權益。

餘先生還提醒,收樓流程中一般會要求業主簽署物業協議,並提供銀行代扣資料,“如果沒有驗房就簽署協議,無論後期是否驗收成功,都會按照約定繳納物業管理費,業主一定要堅持先驗房再籤文件。”

“此外,驗房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無論大小都要堅持記錄在案,以便減少收房驗房細節上的疏漏。”餘先生補充提醒。

“喫一塹長一智,我也想提醒一下其他業主,買房的時候一定要保存好所有的憑證,以及及時索要所有的資料。”黃小姐說,她當初買房時推薦了兩個朋友購買,銷售人員口頭承諾可以按照“老帶新”的獎勵機制,減免兩年的物業管理費,“就是因爲沒經驗,沒有跟他要相關憑證。結果那個銷售人員離開了這個樓盤,如今收樓開發商不承認這個事,白白損失了幾千塊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