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論壇發表的《鄉村振興下,柴達木枸杞的發展路徑及政策取向》《“青藏高原中(藏)醫農業助力鄉村振興”大有可爲》《基於食品安全,柴達木枸杞品質化、標準化發展》等論述讓人耳目一新,爲進一步擴大“崑崙山下,柴達木富硒有機枸杞”的品牌影響力,推動柴達木特色生物產業高品質發展,將都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成爲國家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綠色有機枸杞的生產加工基地、全國農業綠色發展樣板區具有現實指導意義。論壇會上,邀請的中國農業大學校委會副主任、原副校張建華,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原農科院副院長章力建,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祕書長楊強,青海高原林木遺傳育種實驗室副研究員、青海省農林科學院碩士生導師樊光輝,寧夏大學教授孫權等國內最前沿的行業專家和學者,現場“把脈”枸杞的種植環境、科學技術、未來發展、品牌發展、三產融合等方面論述,旨在找到一條適合柴達木枸杞的綠色發展之路,進而托起柴達木枸杞產業的新發展、新未來。

6月21日,以開幕的第二十屆中國·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爲契機,由青海省人民政府主辦、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等部門承辦的青海·都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品牌推介會暨柴達木枸杞產業發展高峯論壇在德令哈市舉行。

論壇會上,邀請的中國農業大學校委會副主任、原副校張建華,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原農科院副院長章力建,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祕書長楊強,青海高原林木遺傳育種實驗室副研究員、青海省農林科學院碩士生導師樊光輝,寧夏大學教授孫權等國內最前沿的行業專家和學者,現場“把脈”枸杞的種植環境、科學技術、未來發展、品牌發展、三產融合等方面論述,旨在找到一條適合柴達木枸杞的綠色發展之路,進而托起柴達木枸杞產業的新發展、新未來。

論壇發表的《鄉村振興下,柴達木枸杞的發展路徑及政策取向》《“青藏高原中(藏)醫農業助力鄉村振興”大有可爲》《基於食品安全,柴達木枸杞品質化、標準化發展》等論述讓人耳目一新,爲進一步擴大“崑崙山下,柴達木富硒有機枸杞”的品牌影響力,推動柴達木特色生物產業高品質發展,將都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成爲國家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綠色有機枸杞的生產加工基地、全國農業綠色發展樣板區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專家認爲,作爲食藥同源的枸杞,在當今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健康”產業應用上有廣闊空間。枸杞種植土壤如果採用“微生態循環農法”,利用自然界相生相剋原理,在土壤中大量添加有益菌,重建土壤微循環系統,可以讓柴達木貧瘠的土壤往健康土壤方向發展,併產生良性循環;實驗“遠緣雜交”、“單倍體育種”等方法,可以培育出適合當地條件的更優良的枸杞新品種;以目前在生產實踐中表現好的“中(藏)醫農業投入品”爲基礎,用“人工智能配伍篩選平臺技術”尋找最佳配伍料,形成適合當地枸杞生產過程中應用的最佳中(藏)醫農業投入品(作爲肥料、農藥和生長調節劑等);把“中(藏)醫原理技術方法農業應用”植入項目區的農產品(枸杞)生產程序中,並實施“中(藏)醫農業”投入品“組合拳”方案,以保障農產品高產優質、色香味俱全、保鮮期長、抗逆性增強、功能性增加等,同時可以降低生產成本。

有專家指出,“中(藏)醫農業”可爲農產品產地水、土、氣立體污染綜合防控和改善產地環境,促進動植物健康生長,保障農產品的有效供給和質量安全,爲種植區的生態協調可持續發展,爲“產業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走出去”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等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都蘭縣縣長馬永安認爲,盛產於柴達木盆地的枸杞,地處世界“四大超淨區”之一的青藏高原腹地,是中國高端枸杞的代表,品質優良獨特,無法替代,不可複製。其果實色紅粒大,果實飽滿,籽少、肉厚,大小均勻,果品質量、營養成分、功能活性物質的積累以及口感和外觀明顯優於其他枸杞產區。其中,野生黑果枸杞,經測定含17種氨基酸,13種微量元素,品質獨一無二。此外,全州核心種植基地獲得歐盟等國際知名認證機構有機產品認證的企業、專業合作組織37家,認證面積達11.76萬畝,成爲全國集中連片面積最大的有機枸杞種植基地。專家學者的真知灼見爲今後柴達木枸杞產業的發展指明瞭方向,提供了可操經驗。

論壇會上,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食品報》分別授予都蘭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和柴達木枸杞“中國優質枸杞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中華傳統好食品”榮譽稱號;柴達木枸杞協會會員企業代表在“樹立生態優先理念”“守法經營、安全生產”承諾書上簽字。

(文章來自經濟日報中國縣域經濟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