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照理说事之拍案惊奇。春节前,证监会前主席刘士余有了新的工作岗位,中华供销合作总社党组副书记。可能很多年轻的朋友对这个名字感到非常陌生,如果不借助百度或者问问父母,对供销合作社这个是一头雾水。然而,如果跟自己的爷爷奶奶父母提起供销合作社,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供销社,那么他们一点都不陌生,相反跟从前的记忆紧密相连。

供销社是个典型的计划经济产物,刘士余主席这次就职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是全国各级供销合作社的联合组织,它直接受国务院领导,它的前身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的1950年就成立了,所以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是个几乎和新中国同龄的组织。它的历史可远比证监会要早得多。

供销社与新中国同龄,历史悠久却为何却濒临倒闭,原因到底为何?

在曾经的计划经济时期,供销社在我国的农村地区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咱们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当年,无论是居家过日子用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农业生产用的农具、农机、化肥都需要到当地的供销社购买。当时的农村地区,供销社就像咱们今天的百货超市,而且还是独此一家的百货超市,几乎包揽了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一切物资供应。

供销社与新中国同龄,历史悠久却为何却濒临倒闭,原因到底为何?

在计划经济时期,供销社系统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是因为供销社系统是一个覆盖全国的流通网络,肩负着全国农村地区商品流通的重任。但是,进入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全国,计划经济开始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供销社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开始日渐衰败。在我的记忆中,到了九十年代,各地的供销社普遍经营不善,关门倒闭成了常见现象。

供销社与新中国同龄,历史悠久却为何却濒临倒闭,原因到底为何?

不过,就像众多国企一样,经历过改革初期的阵痛之后,供销社系统通过自身的改革转型,也逐渐找到了自己在市场经济中的位置。目前的供销社系统在基层建立了超过3万家分支机构,截至到去年在全国乡镇的覆盖率已经高达95%。全国的供销合作系统利用自己对中国乡镇地区的全覆盖,建立起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流通体系。

供销社与新中国同龄,历史悠久却为何却濒临倒闭,原因到底为何?

尽管在我们的经济中城乡差距仍然巨大,但是农村经济的庞大体量意味着大得难以想象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一旦稍加开发就会爆发出让人震惊的能量。2018年,中国供销合作系统销售额高达5.9万亿,这个数字几乎相当于中石化和中石油的年营业额的总和。

供销社与新中国同龄,历史悠久却为何却濒临倒闭,原因到底为何?

今天,中华供销合作总社旗下的中国供销集团,在覆盖全国的乡镇经济和县域经济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比如集团旗下的中国再生资源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被戏称为中国最大的“破烂王”,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是我国最大的化肥进出口贸易商,中国棉花集团是全国最大的棉花贸易商。

供销社与新中国同龄,历史悠久却为何却濒临倒闭,原因到底为何?

所以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国民经济,特别是三农领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刘主席肩上的担子一点儿不比在证监会这个洋气高大上的单位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