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涌金楼

作者:胡静漪 

供销社这几天翻红了。不管是在社交媒体上,还是在资本市场上。

就连最新的脱口秀大会上,刘震云也说了个段子:

他在供销社卖酱油的妈,看完鲁迅那段“我家后院有两棵树”后自信地仿写了一段:供销社后院有两口缸,一缸是酱油,另一缸也是酱油。

诶?“供销社”难道不是课本里的历史名词嘛?

95后(很嘚瑟)的我,赶紧恶补了一晚上:是时候打破“供销社”的刻板印象了。

01

路边的供销社,是一代人的回忆。

三尺柜台,称白糖的台秤、打酱油的漏斗,穿高领毛衣的售货员……买东西的人总是排着长队,许多人还有跟着父母去交公粮的经历。

供销社可不是个简单的小卖部。

起自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供销社,全称农村供销合作社,它是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从事供应、销售等业务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涌金君在翻资料时,就看到这么一段:

早在1949年,杭市乔司就开办了三家“合作商店”。这里地处新涨沙地,多出产麻、棉等工业原料。“非自用而运销受商人操纵,中间剥削甚重”。

1949年12月19日《浙江日报》。

当年9月,又到了售麻换粮的时节,“(麻农)被部分中间商贩所把持,用种种方法阻碍麻农直接出售,于是麻农反映到农会,迫切的希望有运销的组织”。

合作商店由此应运而生,它不仅收购络麻与供售食米,还增加了收购麻布、指导改织麻布、妇女缝制麻袋、络麻折缴农业税等业务,麻布的收购价格比市价高10%,并解决无米可供缴税的问题。当时,三家店每日收售营业额已达到300-500万元。

在物资匮乏、交通物流、市场信息不畅的年代,供销社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后来,它还与统购统销、粮票、布票、肉票等时代特有名词交织。大家就渐渐把这些词语和“计划经济”划了等号。

02

在中国供销系统中,浙江凭借首创精神,留下不少浓墨重彩的篇章。

这其中,就不得不说说平湖和瑞安了。

1954年11月,平湖下了场大雪。浙江省供销社派出张德喜等三人,前来实施供销合作社与农业生产合作社订立结合合同的试点工作。结束后,张德喜撰写了调查报告《平湖县新仓乡订立结合合同的经验》,发表在《浙江农村工作通讯》。

第二年1月,毛泽东主席在编辑《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时将此文收录,将报告标题修改为《供销合作社和农业生产合作社应当订立结合合同》,还加了“编者按”:

“本书谈这个问题的只有这一篇,值得普遍推荐,文章也写得不坏。供销合作社和农业生产合作社订立结合合同一事,应当普遍推行。

从此,新仓供销合作社名噪天下,成为平湖、浙江乃至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一面旗帜。用结合合同实现小农经济与国家计划接轨等多条经验,也被誉为“新仓经验”。

03

改革开放后,“大包干”是农村破题的关键,“分”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但如何用“统”来适应市场经济、规模经济?

农业分散所引发的购销问题再次凸显出来。

2006年1月,在瑞安召开了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第一次提出,要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

其实更早前,瑞安就在悄悄试行这项改革。2003年8月,瑞安以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成员、吸纳39家涉农单位参加,在全省率先创办农村合作经济联合社。

“农合联”的业务范围更广,探索开展信息、购销、科技、资金、政策等五大服务;同时,瑞安还成立了全国首家县级农信担保公司,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瑞安马屿“三位一体”为农服务中心。

这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

农户个体抱团为合作社,合作社抱团为农合联,区域农合联与产业农合联再形成经纬结合、分工协作的农合联体系,汇聚各类涉农服务组织,打造支持三农发展的强大“资源库”。

“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农户就可以通过共同体直接对接大市场,占据更高的谈判地位。

自2015年起,全省铺开这一改革,到2017年,已构建812个乡镇级、84个县级、11个市级、1个省级的农合联组织,共有会员6.61万个。

04

今年上半年,“华东第一果市”嘉兴水果市场因疫情波及而备受关注。它就隶属于嘉兴市供销社。

很多人不知道,嘉兴水果市场是个集基地、冷链、配送、集散、进出口、电商、论坛、会展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大型专业水果市场,今年的目标交易额为600亿元。

最近连续涨停板的浙农股份,是全国最大的农资综合服务商,而它是浙江省兴合(集团)总公司的子公司——背后也是供销社。

在供销社系统社企分开、股份制改革中,1992年,浙江省供销社增挂“浙江省兴合(集团)总公司”牌子,实行一社两体运作。

所以,虽然听上去有“年代感”,但“供销社”依然活跃在当下,并与时俱进地融入到了广阔的市场中。

现在,农合联平台的力量已经渗透到乡村振兴的各个领域。

除了技术、信贷、购销等“三位一体”的服务之外,多地推出了特色服务,比如,“低价值可利用物兜底回收计划”“农家小吃振兴计划”,而且还开出“供富大篷车”到偏远山区,送农资、送技术、代购生活用品和生活物资,并购销山区群众生产的农副产品,在省内外支持结对帮扶。

这些事,正是“兜底”的事。

市场不是万能的,农产品的滞销问题,农业全产业链的服务问题……在能见度更低的流通末梢,正是供销社应该加大作为的所在。

供销社,一直在江湖里。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