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愛屋吉屋倒閉”的消息,讓整個房地產業,乃至其他行業都爲之一震。

原因在於,這家房地產中介公司最早提出以O2O方式殺入傳統中介行業,定位爲第一家線上線下整合的專業房地產中介公司,試圖顛覆行業玩法。

並在創立後的1年左右,拿到了5輪融資(超2.7億美元),被譽爲業內成長最快的獨角獸。它有着這麼光輝的歷史,如今卻這般結局,自然讓人倍感意外。

而在筆者看來,愛屋吉屋的倒閉其實一開始就註定了。雖然現在說這句話有點馬後炮,但是越研究這家的發展歷程,就越有這種感覺。並且,它的失敗對於各行業的互聯網轉型,都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1、愛屋吉屋犯的第一個錯誤:硬套所謂的“互聯網思維”。

說起愛屋吉屋,就不得不提它的創始人鄧薇了。她曾在前一個創業項目 “大黃蜂”的打車軟件上,賺了不少錢(該打車軟件被阿里收購)。

“大黃蜂”的成功,讓鄧薇嚐到了甜頭,也讓她堅定了“燒錢補貼”的互聯網思維,並定調到了房產中介上,這也成爲了愛屋吉屋倒閉的根源。

而鄧薇之前創業的成功,也讓投資人對其創業能力深信不疑,對愛屋吉屋的商業模式沒有過多深究,錢一筆一筆往裏砸。就這樣,之前打車燒錢的模式,被複制了過來。

愛屋吉屋剛開始的打法主要是兩塊,一個是花錢買房源信息、數據;二是高薪聘請房產經紀人(通俗點講就是銷售)拓展業務。開出的條件是6000元的底薪和提成,佣金方面按0.5%—1%來收(佣金標準屬行業最低)。

前一點尚能理解,後一點就比較危險了。因爲這意味着,愛屋吉屋在房產銷售人員的支出非常大(從2014年不到3000員工,到2015年快速達到了13000名),而佣金收入又過少,虧損缺口會越來越大。

一位投資人透露,愛屋吉屋曾找過他融資,但他一看業績,成交一單相當於需要補貼3萬,滴滴發展高峯時,最高補貼才100元/單,BAT都不敢這麼燒,便果斷放棄了。

有人可能就說了,先用錢把APP這個入口燒起來,資金和規模逐漸打平,總有賺錢的時候。但別忘了,“頻次”在那裏擺着呢!

打車、外賣等服務,用戶的需求頻次很高,決策成本也低,你今天補貼,把他們的習慣培養起來後,往後他們還會用這個APP,且還帶動別人用,燒的錢總有辦法慢慢賺回來。

但房產呢?頻次有多高?用戶的決策成本又有多高?很多交易可能是一次性的,或者幾年甚至幾十年都沒有再次需求,你每次交易燒的幾萬元的意義在哪裏?

更何況,房產交易本身受政策的影響很大,這可不是燒錢就能燒起來的。一旦貸款政策等收緊,買方減少,前期燒的錢不就打了水漂?

事實也是如此,2016年,全國近20個熱點城市相繼發佈限購限貸政策後,愛屋吉屋的業務量就受到了極大衝擊,市場佔有率上節節敗退。

可以說,不瞭解房產中介市場,盲目套用所謂的“互聯網入口思維”,進行大肆燒錢補貼,是愛屋吉屋的第一個失誤。

2、愛屋吉屋的第二個失誤:在“互聯網思維”下,越走越遠

2016年,愛屋吉屋已經發現燒錢模式不行,開始通過裁員等手段降低成本,並尋求轉型或新的盈利增長點了。

憑藉着之前燒起來的名氣,愛屋吉屋如能認真瞭解市場,踏踏實實做傳統中介生意,活下來的希望還是很大的。

但是,愛屋吉屋嘗試做的各項轉型,幾乎都殘留着這種“互聯網思維”痕跡。就拿開線下店來說,它不似鏈家等大部分房產中介,把線下店密集地開在小區門口或周邊,而是選擇開在寫字樓裏,似乎僅是作爲線上交易後續服務的補充,並沒有把這個線下店當成一個房源入口。

最終,買方和賣方兩頭,愛屋吉屋都沒有做好,這個互聯網中介模式也沒有實現“閉環”,失敗僅是時間問題。

總的來看,沒有清楚把握房地產中介市場,就一味地套用所謂的“互聯網思維”,是愛屋吉屋倒閉的根本性原因。而在後期運營的過程中,這種錯誤更是不斷蔓延,終於把自己消耗完了。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這起事件,我們也需要重新審視“互聯網思維”了。到底什麼是纔是“互聯網思維”?它真的能顛覆所有行業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