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愁雲密佈的2018年四季度,美股三大指數大幅下挫,令全年創下金融危機來最差年度表現,在這段泥沙俱下的時間裏,各路機構資金積極調倉。在跌勢下,“股神”巴菲特逆勢增持金融股,減持科技及消費股。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SEC披露的文件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四季度,“股神”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投資組合市值爲1830.66億美元,較上個季度末環比減少17%,期間標普500指數下跌約14%。透過數據可看到,美股大幅調整期間,巴菲特並沒有大幅加倉,或許他覺得最糟糕的時候還未到來,需要耐心等待更好的機會。

伯克希爾的投資謀略:笑臉相迎金融股,揮淚減持蘋果

加碼金融股,清倉甲骨文

從以上持倉變動表可以看出,儘管四季度標普500金融股指數下挫14%,但絲毫不影響巴菲特對金融股的喜愛,反而“越跌越買”。去年四季度巴菲特的增持操作主要集中在金融板塊,例如摩根大通、美國合衆銀行、美國銀行,PNC金融服務以及金融科技公司StoneCo Ltd.、美國第二大保險公司旅行者集團,但同時也減持了富國銀行。

金融股一直是巴菲特最喜愛且擅長的領域,因爲長期重倉銀行股,巴菲特又被成爲美國銀行業的“幕後大佬”。巴菲特押注銀行股,一方面是由於繼續看好美國經濟,其次美國銀行股低估值高股息率,符合巴菲特的高安全邊際原則。

在能源板塊,巴菲特“一進一出”,買入加拿大最大的石油公司森科能源,減持石油煉化公司Phillips 66。交通板塊,巴菲特還大幅增持了通用汽車,減持了西南航空及聯合大陸航空。

在科技股方面,清倉了去年三季度纔買入的甲骨文,這對於作爲長線價值投資者的伯克希爾來說這是罕見的。回看巴菲特過去清倉的股票——通用電氣、IBM及沃爾瑪等,這些公司不管是由於管理出現問題,還是轉型遇到困難,或者行業生態發生鉅變,原有的商業邏輯被打破而被賣出,巴菲特至少持有6年以上,而甲骨文在持有短短一個季度便被清倉,可能是因爲買入時評估錯誤而及時退出。

巴菲特對科技公司向來謹慎,之前錯過了互聯網投資浪潮之後,好不容易鼓起勇氣買入IBM,但重倉8年結果被套斬倉出局。

智通財經APP查閱甲骨文機構投資者的四季度持倉變動發現,除了伯克希爾之外,還有另外2家機構也清倉了甲骨文,4家機構大幅減持,沒有機構買入或增持。

首次減持蘋果

最引市場關注的是伯克希爾減持蘋果(AAPL.US)。根據13F文件顯示,伯克希爾持有的蘋果股票從2.525億股減少到2.496億股,持倉比重從25.79%下降至21.51%,減持股份佔伯克希爾全部蘋果股份約1.17%,是伯克希爾2016年一季度建倉蘋果以來的首次減持。

伯克希爾的投資謀略:笑臉相迎金融股,揮淚減持蘋果

而回顧蘋果去年的股價走勢,5月份開始上漲,10月創下歷史新高,之後受累於iPhone銷量下降及行業不景氣,蘋果股價震盪下跌,四季度累跌30%,直到2019年纔有企穩的跡象。伯克希爾持有的蘋果股份大部分是在2016年四季度、2017年一季度及2018年一季度買入,對比當時及目前的股價,巴菲特在蘋果這筆投資上雖然盈利不算豐厚,但也不虧。可能令很多人好奇的是,伯克希爾會繼續減持蘋果嗎?

伯克希爾的投資謀略:笑臉相迎金融股,揮淚減持蘋果

在第四季度,除了伯克希爾之外,索羅斯、對沖基金Jana Partners、瑞銀、老虎全球管理公司等也清倉或減持了蘋果。蘋果看似已成爲遭人嫌棄的股票,但另一組數據表明,這並不是真相的全部。

根據截至2月16日公佈的13F文件,雖然四季度機構對蘋果的持倉環比減少1.49%至27.51億股,但建倉及增持蘋果的機構共1497家,而清倉及減持蘋果的機構1288家。對沖基金中,建倉及增持蘋果的對沖基金136家,清倉及減持蘋果的對沖基金135家,對沖基金整體持倉比例環比增加4.24%。很明顯,看好蘋果的機構遠多於看空。

巴菲特自己就沒有減持蘋果。巴菲特助理Debbie Bosanek表示,減持蘋果是另一名基金經理人的策略操作,事實上巴菲特並沒有賣出任何蘋果股票。

另外,智通財經APP注意到,在過去的第四季度,橋水基金、奧斯坦資本管理(Olstein Capital Management)等均增持了蘋果。盧·辛普森(Lou Simpson)管理的SQ Advisors也在四季度買入25.9萬股蘋果,持倉比重達到8.64%,在其投資組合中排名第八。

據瞭解,盧·辛普森曾被視爲巴菲特的左右手,掌管着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旗下的政府僱員保險公司(Geico),並創造了驚人的業績。從1979年至2010年期間,辛普森在Geico創造的成績完全可以跟巴菲特在伯克希爾的表現媲美。2010年底退休後,辛普森與妻子共同經營SQ Advisors。

此前有人總結,儘管辛普森與巴菲特的投資選擇有所不同,但是在投資理念上,兩人許多地方都是不謀而合。但在蘋果公司的投資上,辛普森與巴菲特採取了截然相反的策略。2018年前三季度,伯克希爾一直在“買買買”,而SQ Advisors則在“賣賣賣”,到2018年四季度,伯克希爾選擇順勢減持蘋果,而SQ Advisors逆向增持。

市場趨於飽和,5G尚未成熟,競爭日益激烈,手機行業的冬天也還未結束,蘋果因此面臨的重重壓力也還沒有緩解。不過最新消息傳出,這艘巨輪正在調整戰略,重組管理層,同時重新調整在服務、人工智能、硬件和零售部門的優先度,以減輕對iPhone的依賴。知情人士稱,這一改變去年就開始了。蘋果將迎來後iPhone時代,意味着估值方式也可能發生變化。

回到巴菲特最初買入蘋果的理由,巴菲特曾表示,“蘋果擁有非同尋常的消費者關係。我看到了其生態系統是多麼強大,以至於到了一種非凡的程度。至少從心理上來說,你們都被牢牢地鎖在了你們所使用的產品上。iPhone是一種非常有粘性的產品。”

巴菲特看中的是蘋果的品牌價值,及其帶來的超高毛利率、充足的現金流、高分紅和用戶粘性,如果這些不能夠持續,那麼接下來伯克希爾很有可能會繼續減持蘋果。

截至12月末,伯克希爾的十大重倉股分別爲蘋果、美國銀行、富國銀行、可口可樂、美國運通、卡夫亨氏、美國合衆銀行、摩根大通、紐約梅隆銀行及穆迪。

伯克希爾的投資謀略:笑臉相迎金融股,揮淚減持蘋果

今年以來,由貿易摩擦引起的市場緊張情緒緩和,美聯儲偏向鴿派,美股反彈,納指道指連漲八週,今年以來伯克希爾的十大重倉股,除了可口可樂外,均錄得7%以上的漲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