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科书记载的很多历史事实,与历史本来面目相去甚远。而当越来越多的人拨开云雾看到历史本来面目时,无论是教科书的记载还是事实本身都显得匪夷所思。

输了面子却赢回领土,为何说清朝才是日俄战争的最大赢家?

比如日俄战争。

关于这场爆发在白山黑水的战争,中学教科书早有定论:这是一场日俄为争夺我国东北权益而进行的一场火并,是典型的“狗咬狗”的战争。而作为最大的受害者,清朝不仅让出东北让两国开战,还“屈辱”地宣布中立,两大列强都不敢得罪,实在是窝囊至极。

而当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击败沙俄后,取代沙俄成为东北事实上的控制着,清朝是典型的赶走一只狼,又来一只虎。

真的是这样吗?当然真的不是。

虽然清朝很弱小,但不代表清朝统治者很弱智。日俄战争本质上是清朝借助日本势力驱逐沙俄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是沙俄从东北地区彻底滚蛋,日本虽然接管了沙俄的全部在华权益,但清朝只出让了绿旅顺等几个据点以及南满铁路权益,清朝在事实上收回了被沙俄侵占达5年之久的东北地区。

输了面子却赢回领土,为何说清朝才是日俄战争的最大赢家?

听起来不可思议,但事实上就是这么骚气。

作为中高纬度国家,沙俄做梦都想在中低纬度找到适宜的出海口,而孱弱的清朝毫无疑问就是沙俄最好的猎物。于是继第二次鸦片战争趁火打劫夺走了外东北和外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后,沙俄继续对新疆、蒙古高原以及东北虎视眈眈。

19世纪末,沙皇尼古拉二世炮制了臭名昭著的“黄俄罗斯”计划,鲸吞长城以北的野心昭然若揭,引起了清朝及其他列强的警惕。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沙俄趁机出兵东北,制造了罄竹难书的“海兰泡惨案”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数万国人被沙俄军队屠杀,随即东北全境逐渐被沙俄侵占。

输了面子却赢回领土,为何说清朝才是日俄战争的最大赢家?

沙俄侵占东北,极大损害了日本的利益,因为日本占领的朝鲜和东北山水相连,沙俄占领东北的同时,还恬不知耻地提出“朝鲜国中立”的提议,这让日本怒不可遏。

而和日本一样愤怒的,还有英国和美国等国,沙俄对东北的侵占,为“黄俄罗斯”计划打下了伏笔,英国侵略的西藏紧邻新疆,这让英国感受到巨大威胁;而沙俄对东北的窃据,也让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难以推行,因此美国也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为了遏制沙俄的扩张,英美开始支持日本挑战沙俄,企图将沙俄逐出东北。而此时的清朝也有意借助日本势力收回东北的想法,于是清朝主动邀请日军进入东北,日俄双方在东北剑拔弩张。

由于日本身后的英美和清朝支持,沙俄身后的法德等国支持,再加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大量新式武器的使用,使得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异常激烈。

输了面子却赢回领土,为何说清朝才是日俄战争的最大赢家?

经过一年半的战争,日本以死伤38多万人,耗费军费17亿日元的巨大代价,消灭了沙俄两大舰队,造成27万人死伤。

战后,沙俄被迫灰溜溜地撤出东北,在这场战争中,除了吐出了侵占的东北,损失了数十万军队外,沙俄事实上的损失。但作为战胜国的日本明天更惨,因为本就是小国寡民,因此日本从业从一开始就赌上了所有国运,全国动员强度远超甲午战争。

而战后的日本,作为胜利者却没有要到沙俄一个卢布的赔款,这让需要通过战争赔款医治创伤的日本更受伤。而最尴尬的是,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甚至因为没有要到赔款,国内爆发了“日比谷纵火事件”,国内群情激奋,社会矛盾尖锐。

而更要命的是,因为日俄战争的惨胜,打了胜仗的日本比战败的俄国还虚弱,连自己的手下败将清朝都开始“落井下石”了。

输了面子却赢回领土,为何说清朝才是日俄战争的最大赢家?

1905年9月,日俄缔结《朴茨茅斯条约》,俄国将旅顺、大连的租借权和南满铁路的一切权利让给了日本,随后沙俄退出东北,日本势力进入。

但清朝作为东北的宗主国,与日本的谈判却让日本很受伤,尽管日本一再表示日本想要的权利比沙俄还多,否则日本就太亏了。但清政府谈判代表为军机大臣兼总理外务大臣奕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大臣瞿鸿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三人很明显没有听懂日本的题中之意。

实际谈判代表袁世凯与会办东三省事宜大臣的留美海归唐绍仪,针对日方提出的《会商大纲十一条》,袁世凯坚守“疆土国权”不能丢的底线,将要求清朝布置行政机关、改变施政方针、非经日本允许不得将东北土地让予别国等有干涉我国内政的条款尽行删除,对要求妥行保全阵亡日本将士坟莹等条款则予以应允,其余条款则提出了异议与修改,并提议增加包括日军撤兵日期在内的七项条款。

输了面子却赢回领土,为何说清朝才是日俄战争的最大赢家?

当然,在坚守“疆土国权”的框架下,清朝也做出了巨大让步,如允许日本在安东、沈阳、营口开辟 “租界”,在鸭绿江右岸采伐木材,对安奉铁路拥有十五年的经营权等。

对于日本要求的开放商埠,经谈判改为中方自行开埠通商,这就等于变相将开放的主动权握在手中,随后清政府将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满洲里等16处议定为“自开商埠”,以各国“共有”的方式,抵制了日本的独占。

而日本之所以最终接受,一方面是因为日本实在打不动了,另一方面是因为日本作为英美等国的代理人,自始至终都是英美的提线木偶。英美等国不希望沙俄在东北坐大,对日本坐大也是一视同仁,这让日本只能打碎门牙往肚里吞。

而作为日俄战争中实力最弱的一方,清朝付出的代表不可谓不大,因为主战场摆在东北,因此东北地区生灵涂炭,数十万人死于战火,更产生了数十万难民。但应该看到的是,作为实力最弱的一方,清朝通过“火中取栗”,收回了东北地区约99%的土地,保全了这块面积达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用最大的胜利者来说并不过分。

输了面子却赢回领土,为何说清朝才是日俄战争的最大赢家?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