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科書記載的很多歷史事實,與歷史本來面目相去甚遠。而當越來越多的人撥開雲霧看到歷史本來面目時,無論是教科書的記載還是事實本身都顯得匪夷所思。

輸了面子卻贏回領土,爲何說清朝纔是日俄戰爭的最大贏家?

比如日俄戰爭。

關於這場爆發在白山黑水的戰爭,中學教科書早有定論:這是一場日俄爲爭奪我國東北權益而進行的一場火併,是典型的“狗咬狗”的戰爭。而作爲最大的受害者,清朝不僅讓出東北讓兩國開戰,還“屈辱”地宣佈中立,兩大列強都不敢得罪,實在是窩囊至極。

而當日本在日俄戰爭中擊敗沙俄後,取代沙俄成爲東北事實上的控制着,清朝是典型的趕走一隻狼,又來一隻虎。

真的是這樣嗎?當然真的不是。

雖然清朝很弱小,但不代表清朝統治者很弱智。日俄戰爭本質上是清朝藉助日本勢力驅逐沙俄的戰爭,戰爭的結果是沙俄從東北地區徹底滾蛋,日本雖然接管了沙俄的全部在華權益,但清朝只出讓了綠旅順等幾個據點以及南滿鐵路權益,清朝在事實上收回了被沙俄侵佔達5年之久的東北地區。

輸了面子卻贏回領土,爲何說清朝纔是日俄戰爭的最大贏家?

聽起來不可思議,但事實上就是這麼騷氣。

作爲中高緯度國家,沙俄做夢都想在中低緯度找到適宜的出海口,而孱弱的清朝毫無疑問就是沙俄最好的獵物。於是繼第二次鴉片戰爭趁火打劫奪走了外東北和外西北共15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後,沙俄繼續對新疆、蒙古高原以及東北虎視眈眈。

19世紀末,沙皇尼古拉二世炮製了臭名昭著的“黃俄羅斯”計劃,鯨吞長城以北的野心昭然若揭,引起了清朝及其他列強的警惕。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沙俄趁機出兵東北,製造了罄竹難書的“海蘭泡慘案”和“江東六十四屯慘案”,數萬國人被沙俄軍隊屠殺,隨即東北全境逐漸被沙俄侵佔。

輸了面子卻贏回領土,爲何說清朝纔是日俄戰爭的最大贏家?

沙俄侵佔東北,極大損害了日本的利益,因爲日本佔領的朝鮮和東北山水相連,沙俄佔領東北的同時,還恬不知恥地提出“朝鮮國中立”的提議,這讓日本怒不可遏。

而和日本一樣憤怒的,還有英國和美國等國,沙俄對東北的侵佔,爲“黃俄羅斯”計劃打下了伏筆,英國侵略的西藏緊鄰新疆,這讓英國感受到巨大威脅;而沙俄對東北的竊據,也讓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難以推行,因此美國也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爲了遏制沙俄的擴張,英美開始支持日本挑戰沙俄,企圖將沙俄逐出東北。而此時的清朝也有意藉助日本勢力收回東北的想法,於是清朝主動邀請日軍進入東北,日俄雙方在東北劍拔弩張。

由於日本身後的英美和清朝支持,沙俄身後的法德等國支持,再加上第二次工業革命後大量新式武器的使用,使得這場戰爭從一開始就異常激烈。

輸了面子卻贏回領土,爲何說清朝纔是日俄戰爭的最大贏家?

經過一年半的戰爭,日本以死傷38多萬人,耗費軍費17億日元的巨大代價,消滅了沙俄兩大艦隊,造成27萬人死傷。

戰後,沙俄被迫灰溜溜地撤出東北,在這場戰爭中,除了吐出了侵佔的東北,損失了數十萬軍隊外,沙俄事實上的損失。但作爲戰勝國的日本明天更慘,因爲本就是小國寡民,因此日本從業從一開始就賭上了所有國運,全國動員強度遠超甲午戰爭。

而戰後的日本,作爲勝利者卻沒有要到沙俄一個盧布的賠款,這讓需要通過戰爭賠款醫治創傷的日本更受傷。而最尷尬的是,付出瞭如此慘重的代價,甚至因爲沒有要到賠款,國內爆發了“日比谷縱火事件”,國內羣情激奮,社會矛盾尖銳。

而更要命的是,因爲日俄戰爭的慘勝,打了勝仗的日本比戰敗的俄國還虛弱,連自己的手下敗將清朝都開始“落井下石”了。

輸了面子卻贏回領土,爲何說清朝纔是日俄戰爭的最大贏家?

1905年9月,日俄締結《朴茨茅斯條約》,俄國將旅順、大連的租借權和南滿鐵路的一切權利讓給了日本,隨後沙俄退出東北,日本勢力進入。

但清朝作爲東北的宗主國,與日本的談判卻讓日本很受傷,儘管日本一再表示日本想要的權利比沙俄還多,否則日本就太虧了。但清政府談判代表爲軍機大臣兼總理外務大臣奕劻、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大臣瞿鴻禨、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三人很明顯沒有聽懂日本的題中之意。

實際談判代表袁世凱與會辦東三省事宜大臣的留美海歸唐紹儀,針對日方提出的《會商大綱十一條》,袁世凱堅守“疆土國權”不能丟的底線,將要求清朝佈置行政機關、改變施政方針、非經日本允許不得將東北土地讓予別國等有干涉我國內政的條款盡行刪除,對要求妥行保全陣亡日本將士墳瑩等條款則予以應允,其餘條款則提出了異議與修改,並提議增加包括日軍撤兵日期在內的七項條款。

輸了面子卻贏回領土,爲何說清朝纔是日俄戰爭的最大贏家?

當然,在堅守“疆土國權”的框架下,清朝也做出了巨大讓步,如允許日本在安東、瀋陽、營口開闢 “租界”,在鴨綠江右岸採伐木材,對安奉鐵路擁有十五年的經營權等。

對於日本要求的開放商埠,經談判改爲中方自行開埠通商,這就等於變相將開放的主動權握在手中,隨後清政府將長春、哈爾濱、齊齊哈爾、滿洲里等16處議定爲“自開商埠”,以各國“共有”的方式,抵制了日本的獨佔。

而日本之所以最終接受,一方面是因爲日本實在打不動了,另一方面是因爲日本作爲英美等國的代理人,自始至終都是英美的提線木偶。英美等國不希望沙俄在東北坐大,對日本坐大也是一視同仁,這讓日本只能打碎門牙往肚裏吞。

而作爲日俄戰爭中實力最弱的一方,清朝付出的代表不可謂不大,因爲主戰場擺在東北,因此東北地區生靈塗炭,數十萬人死於戰火,更產生了數十萬難民。但應該看到的是,作爲實力最弱的一方,清朝通過“火中取栗”,收回了東北地區約99%的土地,保全了這塊面積達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用最大的勝利者來說並不過分。

輸了面子卻贏回領土,爲何說清朝纔是日俄戰爭的最大贏家?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