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金国入侵宋朝,打到长江就成了强弩之末,只能和南宋对峙。可为什么到了明朝末年,汉族军队根本挡不住清军的入侵,坐等清军统一?其实“明末没人能挡得住清军”这个问题要看怎么理解了,若单以军队及其统帅的作战能力而言,能挡得住清军的大明将领多了去了,只要守住关宁锦防线,拖也能把清军拖垮,再不济选一个守关能力强的将领守住山海关,清军依然没办法大规模入关,只能像皇太极那样,领着一帮人绕道蒙古来北京城下“打打牙祭”,吃饱喝足拿好,然后跑路,虽然萨尔浒之战后明军在辽东处于守势,但要清楚一件事,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清军主力在1644年入关时兵力最多十二万,这其中包括了从萨尔浒之战后陆续扩大,收编的明朝降卒,也就是说,与明军在辽东打了二十多年的清军,其正规兵力也就几万人。几万人的部队能把几十万的明军打得不敢出城,确实很厉害,但兵力有限也是事实,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巧合,清军入关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明朝末年,为何汉族军队没有人能挡住清军?答案终于被说出

所以在清军入关已成既成事实的情况下,我认为,明末没有人能挡住清军,不是将领的个人能力的原因,而是制度问题,明朝从建国,发展达到鼎盛后开始走向衰落,到了明末已是千疮百孔,万历亲政后,接连废除了张居正的新政改革,国库财政收入大大减少,万历三大征后又将张居正改革积攒下来的财富消耗殆尽,明朝开始踏上了灭亡的道路,明朝内部党争不断,地主豪强兼并土地,加重了国内矛盾,尤其是崇祯上台后,民变四起,朝廷不得不四处派兵征剿,虽然前期取得了不错的战绩,成功剿灭闯王高迎祥,打的李自成仅剩18骑跑到大山里去了,但国家财富依旧掌握在各地地主豪强手中,老百姓生活依然很困难,不巧的是崇祯末年天下灾害频繁,于是起义再次爆发,而明军就是在这接连不断的内斗中损兵折将,所以曹文诏死了,孙传庭死了,周遇吉死了。

明朝末年,为何汉族军队没有人能挡住清军?答案终于被说出

如果仅是内斗的话,这些农民军还不足为虑,可怕的是两线作战,腹背受敌,辽东后金军虎视眈眈,还要分兵抵抗,在与后金兵作战中,杜松死了,刘綎死了,赵率教死了,满桂死了,卢象升死了,孙承宗死了,孔有德投降了,祖大寿投降了,洪承畴投降了,如果了解这些人可以发现,他们的战死或者投降不是因为他们个人能力有问题,而是大明朝制度混乱,党争不断,导致各路明军各自为战,不能形成统一的战线,这些将领,不论是指挥能力还是作战能力,都不逊色于后金将领,若不是朝廷腐败,明军双线作战,清军又怎能入关呢?

明朝末年,为何汉族军队没有人能挡住清军?答案终于被说出

那么既然明军挡不住清军,问题又来了,号称拥兵百万,以摧枯拉朽之势灭亡明朝的李自成为何也挡不住清军呢?在我看来,连明朝政府都抵抗不住清军,农民军更不可能,因为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战斗力实在低下,所以前期被孙传庭打的就剩了18人,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明朝部队军心涣散,而李自成因为提出的“人人有其田,无赋税,不纳粮”口号使得他拥有广大的群众基础,他可以失败十次,一百次而东山再起,但明军失败一次就很难翻盘,所以孙传庭最后还是死在了李自成手里,但这能说明孙传庭的军事才能比李自成的差吗?

明朝末年,为何汉族军队没有人能挡住清军?答案终于被说出

李自成西安称帝后,开始进攻北京,这一路上除了宁武关遭受抵抗外,其余城池关卡几乎全部投降,大同总兵投降,宣府总兵投降,居庸关总兵投降等等,拱卫京师的几大关隘全投降了,还怎么打?唯一进行抵抗的宁武关守将周遇吉誓死守关,使李自成损失了七万余人,伤亡惨重,最后力战而死,李自成大怒之下,破关后屠城,所以李自成从西安到京师这一路走来,表明他们走的很顺且他们的战斗力确实很低。

明朝末年,为何汉族军队没有人能挡住清军?答案终于被说出

而攻入北京后,李自成的思想还停留在农民思想的水平,根本没有一个夺取天下的大的战略战术,还是那个“迎闯王,不纳粮”,试问若不纳粮,百万大军如何养活?答案就是抢!抢谁?抢地主,抢官员,所以李自成没有处理好与地主阶级的关系,得不到地主阶级的支持,封建王朝的更迭就是一个土地重新分配的过程,你提出了“人人都有地,不纳粮”这就表明了地主阶级是你的敌人,也表明了农民只能是农民不能成为地主,土地得不到重新分配,思想只能停留在“打一枪,放一炮”,“打不过,就跑”的初级阶段,所以李自成成功惹怒了包括吴三桂在内的地主阶级,于是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山海关一战,农民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对手却是当时最厉害的关宁铁骑和八旗部队,失败是在所难免。

明朝末年,为何汉族军队没有人能挡住清军?答案终于被说出

一次失败本来代表不了什么,但失败的是李自成,就像上面说的,他没有长远的战略目标,依旧拥有众多兵力的他京师不守,将诺大的北京城拱手让人,之后农民军见了清军跟当年明军见了农民军一般,潼关失守,李自成再次不战而退,弃守西安。如果此时他能联合南明一起抵抗清军的话,还是很有希望的,结果他退守襄阳,企图进攻南明,占据江南。结果就是又被清军一路追杀,跑到九宫山,被一个不知名的人给砍了。

明朝末年,为何汉族军队没有人能挡住清军?答案终于被说出

所以李自成的部队虽然战斗力不行,但人数众多,可是由于他和他的部下实在不堪大任,大好形势毁于一旦,也是怪不的别人。

还有南明,由于崇祯死后没有留下继承人,所以皇位的正统问题一直没得到解决,导致南明政权也是一直在内斗,说实话,南明当时的局势比当年南宋的局势要好多了,但结局这么悲惨就是皇帝的正统问题解决不了,继位的几位皇帝都得不到南明朝廷上下一致的认可,内斗频发,皇帝的地位不稳固,又如何节制地方武将?所以拥兵自重的地方将领也是各自为战,不受约束,纵南明一朝,除了史可法在扬州跟清军打了一场硬仗,南明几十万的部队竟然从未组织过一次有效的抵抗,甚至还出现了左良玉率军进攻南京的内战!左良玉死后,他儿子率部投降清军,要知道左良玉部可是南明最强的部队啊!想想真的很令人愤慨。

明朝末年,为何汉族军队没有人能挡住清军?答案终于被说出

所以综上所述,不论是大明军队,农民军还是南明军队,都有抵抗清军的资本,更不缺统兵的将领,但就是都没挡得住,有人说明末赶上了小冰河期和瘟疫,我不排除这方面的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朝廷的腐败和内斗,当然了明朝灭亡,清军入关有它的必然性,但内斗却是压死大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