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贞吉就是个骑墙派。朝堂的党争,严党联合司礼监,又有道长的暗中支持,实力是稳压裕王加清流。倒严,何日成功?到底能不能成功?谁能知道,别说赵贞吉,就连唯一的皇储裕王只怕都拿不准。

如果最后真的倒严,作为清流首脑徐阶的门生,赵贞吉自然是鸡犬升天,可万一失败,清流反过来被严党一网打尽了呢?有了这夜谈交心和暗通调粮帮胡宗宪解决燃眉之急的人情,作为严党中流砥柱的胡宗宪,又岂能袖手旁观,让严罗鄢把赵贞吉也一并安排了?

在借粮这个事儿,作为地方大员和徐阁老的学生,老赵最成熟的做法有二:要么就跟上面一条心,说不借就不借,说破天江苏无粮;要么,悄悄把粮借了,你完全可以暗示胡宗宪用军令来调粮。胡宗宪这政治智慧,又不是郑泌昌何茂才,说话起个头,胡宗宪就能闻弦歌而知雅意。完全不会让老赵为难。但无论哪种做法,都不能跟胡宗宪坦白"有粮,但上面不让借"。私交是一回事,立场是另一回事。

当然,下结论不能太武断。可老赵这墙头草的特性,还真不是在哪一出戏突然暴露出来,而是毫不掩饰,哪哪儿都有。浙江窝案东窗事发,道长派了几个锦衣卫,连同赵贞吉海瑞王用汲,联审郑泌昌何茂才,毁堤淹田和通倭并案侦查。这个调查组,赵贞吉是主审,海瑞王用汲是副审,几个锦衣卫是中央级巡视员。凡事应该是为赵贞吉马首是瞻。可老赵对问郑何二犯的口供是消极以对,让海瑞王用汲去踩雷,逼疯了杨金水,连续拿了两次供词,送到宫里,道长倒严决心未定,都淹了。老赵自己却屈尊当上江南制造局的主管太监,巡视作坊,催缴生丝,甚至最后把作坊作价卖给胡宗宪的几个亲戚,都没少了他的领衔主演。

如意算盘打得噼啪作响:郑何二犯最后能扯多深,到严世藩?到严嵩吕芳?还是到道长?谁都说不清,风险很大。供词交上去,如果龙颜大悦,老赵领衔署名,固然是大功。如若龙颜震怒,老赵虽然署名 (作为主审也不能不署名),还是可以甩锅给两个钦差知县:这事我不大清楚,浙江抗倭是国战大事,我帮胡部堂筹措军需粮草。我失察,但这供词真不是我审出来的…

另外一种更危险的假设,这供词送上去,会不会被严嵩一手遮天给淹了?当然是有可能的。就连高拱这种在内阁中枢的也怀疑过。万一真被严嵩淹了,道长又默许,严党展开打击报复,海瑞王用汲肯定人头不保。但是赵贞吉呢呢?清流尤其是徐阶肯定要救他。审郑何,不是老赵力主把严党往死里刨,也没有必杀之而后快的理由。连着欠了老赵两个人情的胡宗宪(借粮平抑田价+筹措军需抗倭),也一定会从中斡旋来保。

严党倒台之后,海瑞和道长的矛盾撑起了整部剧的下半阙。海瑞的《治安疏》呈送上去,狠狠摆了赵贞吉一道。拖拖拉拉,眼看道长乔迁之喜的吉时就快要过了,才让赵贞吉一路小跑把贺表递到宫里。道长一看这通篇虎狼之词,都要崩溃了。赵贞吉刚退出来,跪在殿门口,徐阶为首的百官跪在远一点的走廊里,听着道长在殿内咆哮。赵贞吉犹豫再三,直到徐阶跪不住了想要站出来挑担子,这才挺身而出,而且一口咬定这是贺表,要求看内容。肯定会有解读说赵贞吉护师心切,你们也太小瞧赵大人官场摸爬滚打几十年,心里的这点小九九了。这个《治安疏》是赵贞吉亲手从海瑞那儿取了,然后递给道长,中间只多沾了陈洪的几个指纹。就算徐阶身为百官之首,愿意出来认罪平天子一怒,他赵贞吉就能完全切割出去?

倘若徐阶被气昏了头的道长投入诏狱,还有谁有政治能量捞内阁首辅出来?同僚们又会怎么看他赵贞吉:好歹也是内阁阁员了,遇事还要八竿子责任打不着的老师出来扛?相反,赵贞吉站出来,就算触怒了道长入狱,只要不是当场拉出去砍了,徐阶在外头,总还有个转圜余地。再看看老赵战战兢兢的御前表现,这一口咬定贺表,真是绝了:里面就算写满了诛九族的话,我拿的也只是贺表。我不知情,我没时间看。海瑞虽然是我主管的户部的主事,但从浙江共事起,跟他就不对付,他要干啥我不知道,我失察….

看到了么,跟审郑何二人一样,顶破天就是个失察的责任。黄锦是为啥被打成瘸子的?他是大明整个特务机构的主管,应该是道长的耳目,收到了风声说海瑞买了棺材,都没有警醒。觉悟呢?瞧瞧人家老赵,多通透的人啊。黄锦要是能学到一星半点,不耿直病发作帮海瑞求情说漏嘴,也不会把自己折进去,让陈洪逮到机会一顿毒打。

《大明王朝1566》全剧一共就两个半开天眼的人物。两个,是嘉靖和胡宗宪,半个,是后半段的海瑞。啥事能瞒过道长那真是逆天了。毁堤淹田谁指示的?通倭案是咋回事?江南制造局那笔烂账怎么做出来的?严党和清流要怎么平衡梳理?唯一的皇储裕王怎么对待?吕芳陈洪黄锦谁能真正信赖?…道长心里明镜似的,他就是私欲太重。论智慧和对权力的驾驭,一个几十年不上朝,躲在后宫玄修的皇帝,大权不旁落,奸相不独大,满朝文武战战兢兢….仔细品品。

再回到道长故弄玄虚,四德亨利元,让把剩下的那个字补到内阁….还真当严党倒了,道长充分意识到以徐阶为首的清流,是值得信赖可以依靠的政治力量,一心一意扶持,所以让赵贞吉入阁?赵贞吉有几斤几两,道长比谁都清楚。这不是在给内阁补充清流的中坚力量,而是在给内阁掺沙子。对于道长这种三权分立的坚定践行者,严党倒了,短时间没办法培植一股势力制约清流党,那就放个一肚子鬼心眼,只想着往上爬又好拉拢的赵贞吉入阁,辅以李春芳陈以勤这种大盘散户搞搞民主集中制,也比徐高张(尤其是徐张)慢慢结成铁板一块要强。朕不容任何人算计,严氏父子不行,吕芳黄锦杨金水不行,陈洪不行,徐阶张居正,也不行。

赵贞吉本就不是治世能臣。他的理想就是不择手段往上爬。既不能担君父之忧,又不会疏黎民之困。这样的人,怎配得上嘉靖下线之前给隆庆指定下一届的内阁柱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