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先:1920—2017

籍 貫:河南偃師

部 別:陸軍第二十七軍四十師補充團二營五連三排九班

階 級:不詳

自述:張振先

整理:關愛抗戰老兵豫西志願者隊

我19歲時,在開封一間酒館當學徒,日本人攻開封前,我跑回洛陽躲避戰亂,沒想到躲不開,還是被抓了壯丁,先在洛陽師管區訓練三個月,分到陸軍第二十七軍四十師補充團二營五連三排九班。當時軍長是廣東人範漢傑,師長劉進,團長劉陽靜(音),營長鍾國良,連長王忠信,排長魏同立,班長譚福剛。軍團長是胡宗南,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每一級長官我都記得哩。

訓練三個月後部隊開到陝西韓城守黃河,河東是日本人。在那兒守了一段沒有打,後來繞道從新安縣過黃河一直向正北上了太行山南麓,也打仗。在高平、陽城、晉城、長子、陵川這幾個地方跟日本人打了兩年多。

記得跟日本人打了三仗大的,有一仗我是撿的命,那次是在高平東北,長治西大山裏,我們一連人在山頭上把着山口。當時來了兩三架飛機,營部傳令兵說日本人從後面攻過來了,趕緊上山。哎呀,我揹包都沒有打,子彈袋趕緊一背,拎着槍趕緊順山溝往上跑,跑着跑着,炮彈落我們前面去。跑上山後連長一點人數,一百三十二人就剩十九個。四連住在山口廟裏面,來不及撤,一個都沒剩,最後上來一個排長說。當時我問他說下面的人嘞,他回答人全被日軍包圍了,都沒跑出來。

那一仗打得最慘,撿的命,這以後補充團沒人了,又去南陽接新兵,過黃河地方,就離現在這裏二三里地外,我想家了,看地形熟悉,就逃了回家。

回家後怕被抓壯丁再被抓走,就想主動加入某個部隊。剛好本村有個人在騎兵第八師師部修械所當所長,姓賈。他可以介紹我去修械所,騎八師是青海馬家軍部隊,當時在安徽蚌埠西邊駐防,日本人在蚌埠。

我在修械所安下心來當學徒,師部有個人會拉弦子,挺好聽的,我常常湊過去聽,有次他拉完問我學不學,當然學嘛,我便一有空餘時間,便跟着他學拉弦子。大半年後來,我拉得越來越好,文工團來把我要走,跟隨劇團成天下鄉宣傳抗日,我一邊拉劇曲,一邊唱。

文工團駐防安徽蒙城,排練劇目時候,院子裏有個十八九歲閨女,成天在那兒看我們排練,我沒跟她說過話。一段時間後,文工團要往別處演出宣傳了。她找到我問……

女:明天走了?

我:嗯,明天走

女:你們去哪兒嘞

我:去西邊三十里鋪,你有啥事?

女:停兩天我也去

我:問你去那兒幹啥吖

女:我姐也在那兒……

第二天文工團走時候,她就在那兒一直瞪着眼瞅着部隊過,拐彎了我回頭看看,不見人了。停了三天,她可真騎着車子找到我們駐地,問有個姓張拉弦子的人在哪兒嘞。同事說老張、老張,蒙城住那女子來尋你嘞,我一看,姑娘真來了。

我們倆人閒聊,她問我:

你家是哪兒的?

洛陽的。

離這兒有多遠

一千多里地呢

你問這事弄啥?

她又問你娶老婆了沒有?

說到這我知道了,回答說我是個小兵,哪有什麼老婆。

第二天他不吭聲帶着行李騎着車子來找我,我說我養不起你吖,她說不要緊,我帶的錢喫三年都不要緊。

就這樣我從文工團跑了,帶着她開修車鋪(因爲我在修械所幹過,所以會修車子),開了兩年車子鋪,日本人快投降前夕,修車鋪沒有生意,當時鹽務局裏都是河南人,他們一有空就在修車鋪玩,我拉着弦子他們唱,生意實在是不好,我問他們鹽務局我能參加不,他們回答說可以。於是我把修車鋪關了,進了鹽務局做工。

抗戰勝利後,鹽務局搬遷到山西運城,因爲運城有鹽池。後來國共雙方又打起來了,局裏規定所有家屬統統遣返回安徽,我們兩人就分開了,她回到安徽蒙城後寫信叫我過去,當時兵荒馬亂的,我想等等再去,我賣了個金鎦子,錢給她寄過去。後來一系列事情,我們失去了聯繫。她叫高翠萍,家住安徽蒙城城裏頭,比我小六歲,不知道現在她可否安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