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8年京滬外遷人口流向何方?)

導讀

近期各個城市開始陸續公佈2018年常住人口數據,其中常住人口增長最快的是廣州、西安、成都等省會城市。2018年京滬常住人口爲負增長,而很多省會城市常住人口增長最快,對本地區的常住人口吸引力較大。

2018年哪個地方人口流入最多?

北京?上海?深圳?都不是。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近期各個城市開始陸續公佈2018年常住人口數據,其中常住人口增長最快的是廣州、西安、成都等省會城市。很多省會城市常住人口增長快,但是省內一般的地級市常住人口增長慢。

2018年京滬常住人口爲負增長,天津爲微弱增長。2018年末廣州常住人口增加40多萬,2018末杭州常住人口增加33.8萬,寧波增加19.7萬,南京增加10.12萬。鄭州和西安的數據將發佈,根據公開數據推算,2018年末兩地常住人口分別增加了10多萬和40多萬。

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院長丁金宏指出,一些超大城市生活壓力較大加上產業結構變化,常住人口可能會轉到其他城市,所以這些城市有了發展機會。廣州、深圳的製造業產業發達,對人才吸引力大。

近期京東數字科技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在一次論壇上指出,通過城市人口的收貨地址大數據看,從北京遷出的人,首要遷出目的地是天津、廊坊、深圳、廣州,而從上海遷出的人口,則偏向去往鄰近的蘇州和杭州等,顯示新的城市集羣已經開始形成。

京滬遷出人口流向何方

各地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末上海、北京、天津常住人口分別比上一年減少了1.37萬、2.2萬、5.25萬。扣除自然增長因素(出生人口數減去死亡人口數),三地淨流出人口數量分別爲8.2萬、10.4萬、9.28萬,合計27.88萬。

2018年,這一趨勢仍然持續。2018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2154.2萬人,比上一年減少16.5萬;上海常住人口爲2415.27萬人,比上年減少3萬以上;天津常住人口總量1559.60萬人,比上年增加2.73萬人,增長0.2%。

丁金宏指出,上海、北京此前人口淨流入過多,現在迴流是正常的,人口是否流出到周邊地區,需要看周邊地區的產業能否提供就業機會。

河北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河北常住人口仍屬於淨流出狀態(常住人口新增數小於常住人口自然增長數)。這也表明,儘管北京常住人口負增長,但是北京流出的常住人口並未大規模流向河北。

上海周邊的杭州、蘇州、南京、寧波、湖州、蕪湖等城市,2018年常住人口處於正增長狀態,且淨流入比較多。

浙江人口抽樣公報顯示,浙江2018年末常住人口淨流入49.01萬,其中杭州淨流入27.83萬,寧波淨流入15.81萬,嘉興淨流入4.28萬,而台州、麗水人口是淨流出狀態。

安徽人口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末合肥常住人口淨流入5.15萬,蕪湖淨流入3.18萬,馬鞍山淨流入2.19萬,但是宿州、蚌埠的常住人口爲淨流出狀態。

近期京東的一份報告指出,2018年前9個月遷出人口比較多的城市主要在一線二線。許多一線城市遷出的人口主要去往二線、三線以及四線城市。其中,北京遷出的人口多流向天津、廊坊、深圳、廣州,上海遷出的人口去北京、蘇州、杭州、深圳較多,廣州遷出的人口去佛山、深圳、東莞較多,深圳遷出的到東莞、廣州、惠州較多。

河北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王金營教授指出,北京、上海常住人口下降,主要是人口疏解的結果,未來產業結構調整好了,再加上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可能常住人口還會增長。

“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各地人才資源的競爭非常激烈,尤其在人口不增長或者負增長的時候,這種激烈的人才競爭也是一種外力,驅使人口流動,由此導致了不同地區人口的變化。”王金營說。

爲何省會常住人口增長快

值得注意的一個現象是,省會城市對本地區的常住人口吸引力較大。很多省會城市常住人口在當地增長最快,這在一些熱點城市表現明顯。

各地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末,廣州市常住人口1490.44萬人,比上一年的1449.84萬數字增加了40.6萬;成都市常住人口1633萬人,增加28.53萬;杭州常住人口增加33.8萬,達到980.6萬;合肥常住人口增加12.2萬,達到808.7萬。

深圳、鄭州、西安儘管沒有公開發布具體的數字,但是很多相關數據表明,這些地區常住人口在快速增加。

深圳市兩會期間公佈的報告指出,2018年深圳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4萬億元,增長7.6%,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19萬元。按此測算,2018年深圳常住人口是1274萬,比上一年的1252.83萬,約增加了20萬。

西安和鄭州2018年常住人口過千萬消息已經發布,按此看2018年末兩地常住人口將分別增加40多萬、10多萬。

中山大學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袁持平指出,一些熱點城市佔據國家戰略要地,比如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這些城市發展得快是正常的。同時,武漢、成都、西安也出臺了很多吸引人才的政策,對年輕人吸引力大。

“很多地方高科技產業發展快,這對年輕人最有吸引力,一些初創公司加快孵化,有利於促進產業發展和人口增長。”袁持平說。

數據顯示,很多熱點城市常住人口增加快,其不二法寶是吸引大學生落戶。

根據西安市發佈的消息,截至2018年12月31日,西安新增落戶人口超過105萬,戶籍人口共計9923159人,將突破1000萬。根據2019年西安政府工作報告,2018年全年西安落戶人口80萬,引進培養各類人才38.6萬人。

此外,成都2018年末戶籍人口1476.05萬人,增加40.72萬人。武漢2018年末戶籍總人口883.73萬人,比上年增加30.08萬人。廣州2018年戶籍遷入人口22.81萬,高於2017年遷入18.06萬數字。

很多省會城市的人口吸納能力在當地是一枝獨秀,比如貴陽2018年末常住人口達到488.19萬,增加7.99萬,相當於全省常住人口新增量20萬的1/3以上,而第二名畢節2018年末常住人口增加量只有2.64萬。

西安2018年常住人口增加了40多萬,而陝西全省2018年末才增加了28.96萬。省會城市常住人口增加量爲什麼比全省的還多?這是因爲陝西一般地級市人口增長慢,大量本省人口湧入到了省會城市。

西安交通大學人口所教授姜全保指出,京滬最近多年採取嚴格的人口調控政策,所以人口減少了,未來城市羣之間各個城市會發生互動作用。上海將發揮中心城市的引領作用,而河北要快速發展經濟才能吸引北京流出的常住人口。

珠三角、長三角整體常住人口增加快,與這些地方的一些優勢有關,比如經濟發達、就業機會多、收入水平高、氣候溫暖、落戶門檻相對不高等。

“哪個地方經濟搞得好,人才政策好,就對人口有吸引力,人們會選擇用腳投票。”姜全保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