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杰

今天是建党节,98年前,一群拥有崇高理想的年轻人,在中国的东南一隅,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27岁的我们还在迷茫,他们却已经找到了毕生的真理和方向

中共一大会议临时召开地

这场关系中国前途命运的盛会,一共有13个人参加,无论他们后来的人生命运向何方偏转,走向何种人生轨迹,但在1921年的7月,他们都怀着改变民族命运、重塑国家未来的崇高信念,矢志革命。一场盛会,13个人,中国的命运从此被改写。

其实,除了缔造中国共产党的13人之外,还有一位重量级人物缺席了,他就是蔡和森。这位比毛泽东小了2岁的湖南双峰人,同样求学于湖南第一师范,和毛泽东是朝夕相处的同窗、也是志同道合的挚友。

他是中国第一批研究俄国十月革命的先行者、探索者,曾立下“匡复有吾在,与人撑巨艰”的豪言壮志。也正是他,多次致信毛泽东、陈独秀,提出“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虽然他缺席了中共一大的建党盛会,可是他的创造性思维,却足堪留名。此外,蔡和森还在报刊《先驱》上公开提出“打倒国际帝国主义”的口号。

27岁的我们还在迷茫,他们却已经找到了毕生的真理和方向

蔡和森

蔡和森的影响甚至直至今日:1924年,他出版了《社会进化史》,这本书是中国人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写成的第一部社会发展史,今天我们中学、大学教材中关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内容,基本都溯源于蔡和森。

但不幸的是,1931年,蔡和森被捕,牺牲时年仅36岁。

这样的蔡和森,用今天的话说,绝对是集智慧、才华、胆略于一身的“取火者”。

神奇的年龄

一群年轻人,在大好年华里,不好好的赚钱、养家、过日子,为什么一定要置身家性命于不顾,“铤而走险”闹革命呢?

答案是:不革命不行。此时的九州大地早已伤痕累累,整个民族一片暮色,阴云笼罩之下,堂堂中华,路在何方?这是镌刻在每一个有志之士心头的锥心之问。

27岁的我们还在迷茫,他们却已经找到了毕生的真理和方向

五四反帝反封爱国运动

九州失序是谁的责任?神州陆沉谁来担当?狼烟战火谁来平熄?李大钊在《青年与人生》中吹响了有志青年的集结号,周恩来发出了“面壁十年图破壁”的怒吼,毛泽东则喊出了“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千年一问。

拷问良久,这些年轻人给出了最后的答案:既然没有什么救世主,这个世界、这个神州,我们自己来拯救!

然而,神奇的是这些创始人的年龄——平均27岁。其中年龄最大的何叔衡45岁,而最年轻的刘仁静年仅19岁,缺席盛会的蔡和森此时也只有26岁。这个年龄,正如毛泽东所写“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在最好的年华里,他们毅然担负起了“为生民请命,为天地立心”的责任,而奋斗28年后,终于实现了“开万世之太平”的宏愿。


27岁的思考

27岁,老一辈革命家们已经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改变国家的命运前途而奋斗不息。

27岁的我们还在迷茫,他们却已经找到了毕生的真理和方向

毛泽东、蔡和森等发起成立的新民协会

27岁,用今天的生命指数衡量的话,基本算是走过三分之一,进入生命的黄金时期,开始启动人生的新阶段。

古人曾将人生的几大目标浓缩为“修齐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很显然,在27岁的年龄,先行者们已经开始了“治”和“平”。

每当写到这的时候,我总感觉彷徨,特别是看着那些跟我同龄或者比我小,却很牛很多的人,这种焦虑有点致命。

27岁的我们还在迷茫,他们却已经找到了毕生的真理和方向

由此,我想到了一个重大的人生命题:人生价值实现和道路的规划。

我们的27岁在干什么?人生的目标又实现了多少?

有人说:完成了硕士学业,开启人生新篇章。

有人说:结婚生娃,完成了人生“终极目标”。

也有人说:升职加薪,成功转型。

那么你的27岁又有什么样的宏图伟愿或已经完成了怎么的目标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