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大校慶年·奮鬥篇 蘭大研究生支教團成員譚淇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奮鬥在支教前線,我的青春別樣美”

   蘭州大學110週年校慶logo

   譚淇

  蘭州大學110週年校慶年啓動儀式後,原本打算趕往蘭州汽車南站坐班車返回廣河,準備下午給學生上課的譚淇,利用午間空閒時間講述了她的支教歷程。

  1來之不易的支教名額

  2014年高考,譚淇以582分的高分從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考入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歷史學類專業。本科期間曾任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學生會主席、蘭州大學文化行者社團主席、歷史文化學院辯論隊教練等職。先後榮獲蘭州大學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團幹部、優秀學生會幹部標兵,大骨班優秀學員、社會實踐優秀隊員等榮譽稱號。所負責的志願服務項目“尋找安妮少數民族兒童藝術傳承教育項目”、“母親的藝術”多次獲國家級、省市級獎項,並提名全國青年志願服務示範項目。

  譚淇說,在蘭大要想成爲研究生支教團的一員並不容易。首先,學習成績必須全專業前50%,而且在校內擔任過學生幹部,並在相關領域獲得過獎項,纔可報名研究生支教團體。報名之後還要經過資格審查、試講、面試等程序,面試通過後經過一年的培訓纔可以去支教。蘭州大學自2000年加入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項目以來,先後選拔了149名志願者參與其中,2018年共選拔了16人,分赴廣河、兩當、華池三地的4所學校支教。

  現爲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蘭州大學服務隊隊長,兼任蘭州大學第二十屆研究生支教團廣河分隊長的譚淇,一年支教生涯結束後,研究生(推免)將就讀於蘭州大學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民族學專業。

  2角色轉換代表責任更大

  “今年6月我才本科畢業,8月上崗成爲一名支教老師,從學生到老師這個身份的轉換要承擔更多的責任!”譚淇說。

  在廣河中學,譚淇是一名高一年級的語文老師。週一到週五白天上課,晚7:40上自習,晚10點後還要批改作業,有的時候還要承擔學校的值周和管理任務。正常情況下,她晚上12點左右才能休息,因爲,她的宿舍對面還有一個高三年級重點班,晚上還要給住宿的4名高三女生輔導功課。

  “我支教還不到一個月,但我從這裏的孩子們眼中讀到了他們對‘知識改變命運’獨特的認識。有一次下課後一個學生還給我寫了一張小紙條,上面寫着:‘老師,能不能對我們再嚴厲一些,我們的基礎不是很好,但是我們想多學一點東西!’這個對我的觸動特別大。作爲一名高一的語文老師,我要努力爲孩子們去做得更多。”

  3自掏腰包給孩子們買書

  譚淇說:“爲讓孩子們多讀書特別是讀名著,我給孩子們買了一些《讀者》、《意林》等雜誌以及《駱駝祥子》、《城南舊事》等名著,在班裏辦了一個讀書角,讓孩子們閱讀。”

  對於“花費你多少錢”的提問,譚淇淡淡地以“沒花多少錢”作答。她說,語文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通過閱讀能使他們從書中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我覺得這就是我想達到的目的。孩子有了這樣一種閱讀的習慣,就可以試着去了解世界。

  大學畢業後沒直接讀研或者找工作,而是走上支教這條路,譚淇說:“支教就是幫助他人,去改變一個地區的教育狀態,去改變一個班的教育環境,我們能做的就是這些。但我覺得支教是一個育人育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可以發現我身處的這片土地有什麼樣的文化特點,進一步瞭解和認識西部尤其是西北。”

  4趙家村的譚老師

  “趙家村的譚老師”是譚淇的微博賬號,因爲,她支教的廣河中學就在趙家村。

  支教幾天後,她發了一條微博:“求理科學霸遠程爲孩子們做一次高考理綜輔導。孩子們是我們學校最好的苗苗。有意願聯繫譚老師,在此謝過各位同窗好友。也歡迎大家把消息轉發給其他人。”

  譚淇說:“我當初在微博上發了一下,說我們的孩子哪方面欠缺,需要什麼輔導,學相關專業的同學能不能給我們提供一些幫助。沒想到會有很多人轉發,還有人私信我,於是就有了好幾個蘭大在校學霸給我們學校明年要高考的4名女生視頻輔導功課。比如說她們最近一段時間在做一輪複習,生物學得不好,通過這種方式請蘭大生科院的學生給她們不定期視頻輔導,每週還會給她們總結這一週的知識點……”

  譚淇說:“我們現在輔導的4名高三女生,她們上初一的時候,語文、英語老師就是蘭大前幾屆的研究生支教團的成員,從初一到高三整個中學階段有師哥師姐陪伴她們,這是一個蘭大人在‘接力’的過程。儘管支教期間一個星期才能到縣城洗一次澡,週末還要自己動手做飯,但奮鬥在支教前線,我領略到了別樣的青春美!”

  文/圖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武永明 實習生張志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