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即原始采集、狩猎时代,尚没有发生太阳崇拜,因为尽管太阳对人的影响较为显著,但毕竟未对人的生活和生命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只是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即人类能够进行生产性的生产(农业和畜牧业)以后,太阳对人,才有了直接的利害关系,人们才感觉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受到太阳的制约,从而促使人们较多地思考太阳,猜想太阳。

文化虽然有其超越时代的共同性,但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总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不同社会具有不同性质的文化。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是人类文化的发祥地,数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

人类之所以能成为“万物之灵”,根本在于人类从动物中分化出来后,就不愿意屈从于命运的安排,敢于为改变自己的命运从而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这种用劳动所创造出来的成果,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

当人类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创造文化的时候,由于还不懂得“科学”为何物,也不懂得大自然为什么会有日月星辰阴晴冷暖,风霜雨雪雷鸣电闪,山崩海啸,火烧水淹,生老病死······面对这些困惑与不解,人类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万物有灵”的思想来,因而,不可避免地会走入“有神论”的误区,因此,人类最先创造出来的文化必然是“巫文化”。而最早的“巫文化”,必然是首目地崇拜一切的“自然灵”,也就是《文化人类学》中所说的“自然灵崇拜”。人类就是以“自然灵崇拜”敲开了人类通向未来之门的。

古老的图腾文化探源,信仰源自于“万物有灵”的思想

自然崇拜是先民们在同大自然斗争中处于软弱无力和对客观世界愚昧无知情况下,将自然物人格化。同时,又由于人们对某些自然力的畏惧感而产生的。

太阳崇拜

先民在对大自然的崇拜中,对太阳的表现尤为突出,这同太阳是光明和温暖的源泉及干旱和酷热的祸根有关,也与太阳是人们日作夜息的依据和农业生产季节划分的标志及作物生长的要素之一有密切关系。

太阳崇拜是以天体为对象的自然崇拜中的一种。在人类未形成之前,太阳便已存在了。人类诞生以后,太阳作为一种自然物体,与人类朝夕相处。但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即原始采集、狩猎时代,尚没有发生太阳崇拜,因为尽管太阳对人的影响较为显著,但毕竟未对人的生活和生命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只是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即人类能够进行生产性的生产(农业和畜牧业)以后,太阳对人,才有了直接的利害关系,人们才感觉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受到太阳的制约,从而促使人们较多地思考太阳,猜想太阳。

原始人不理解太阳的奥秘,以为太阳具有能使万物复苏、生长的超自然力量,甚至视为丰产的主要赐予者。原始人还认为,太阳也像人一样,有灵魂,有喜怒哀乐,这便形成太阳有灵观念。后来,人们又逐渐把太阳人格化,同时视之为神而加以礼敬或祭祀。前述中、南美洲的太阳神殿,中国各地史前文化或奴隶制文化时代的各式太阳造型,当是这种太阳祭祀的供奉物。

古老的图腾文化探源,信仰源自于“万物有灵”的思想

星相崇拜

农业是在先民已经掌握了一定天文知识的情况下产生的,这是内为北方农业生产季节性很强,需按季节播种方能有收获。先民为了生存,在漫长的渔猎、采集活动中,逐步熟悉自然环境,留心季节变化与动植物生长的关系,体验寒暑交替,观察昼夜有别于日月星辰的关系,从而掌握了丰富的天文知识。

祭星在萨满教中占有主要的地位。 这里所说的星,不是满天数不清的繁星,而是专指北斗七星而言,满语称之为那丹(七)乌其斯哈(星)。先人祭星,多于日落以后举行,即所谓“背灯祭”,其时将灯烛熄灭,万籁俱寂,繁星当空,颇有一种神秘色彩, 七星神在北方个渔猎民族中,是执掌人类生命,保障身体健康的神灵。

古老的图腾文化探源,信仰源自于“万物有灵”的思想

火崇拜

先民们认为火来源于天界,最神圣,洁净,也最亲切,能洗涤一切污秽,驱赶魔鬼,规避人间休咎等,任何宗教礼仪都离不开火,各种祭品都要先献一点给火神。

山石崇拜

靺鞨人把一座叫“啊克塔”的山当做神灵崇拜,勿吉人有崇拜“徒太山”风习,金代女真人则崇拜长白山。

直到明代,女真人尚有“石砮黑龙江口出,多水化三石,坚利入铁,可锉矢古人(即女真人)将取之,必先祈神”的习俗。因而将祭神石的习俗解释为从这种“坚利人铁”的偷偷产生的崇拜,可能是不无道理。

处于氏族社会的原始人,把某种动植物或其他物体当做自己氏族的标志和名号,认为其与自己的氏族有着某种血缘关系,那么这种物体就被奉为图腾。

人类由蒙昧向文明进化的过程中,图腾崇拜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门槛与阶梯,在三江流域的氏族中流传着许多传说,根据这些传说,他们的第一祖先是转化成男人与女人的动物或生物,他们成为氏族的象征(图腾)。因此,图腾可以理解为一个群体或个人同某种动植物具有某种关系的信仰。

古老的图腾文化探源,信仰源自于“万物有灵”的思想

鹰——萨满之神

在萨满教神话中,鸟可谓占有独特的地位,鹰或雕是萨满教的始祖和创立者。

萨满教的源头可以追湖到原始氏族时期,在渔猎文化带,产生一种特殊的禽鸟崇拜,崇拜的对象就是鹰。 神鹰在萨满教里是女人的化身。神谕传讲:母鹰给人间带来了光和火,后因从羽毛里掉出火,山林烈火不熄,神鹰搬土盖火,死于大海,魂化萨满。直白的解释就是:有一女性死于大海后,灵魂化为一只鹰。

鸟图腾

鸟崇拜有深远的自然、历史、社会原因。 三江流域多山川河流,三面高山峻岭,鸟是当时人们所知道飞得最高,飞得最远的动物。 鸟的作用十分神奇,由于它与人们生活可远可近,与自然万物,草木鱼虫能相处和谐,甚至在“鸟”通“日”的传说中,还可指代太阳。

天和地是主宰人间的精灵,而人却不能直接通晓天地神灵的意志,只有爱米神才能通晓天地神灵的意志。爱米神是人与神之间的媒介,即中间神。赫哲人是通过爱米神了解万物精神和意志的。

赫哲族认为爱米神的偶体是天空中的飞鸟。因为只有飞鸟既能在天空中飞翔,又能落在地上行走的双重本领。在当时大山里只有鸟能飞越过去。爱米神具有菱形的头部和基本上呈菱形的躯体,这特征非常接近去掉羽毛的鸟。 爱米神菱形躯体上添以平行的人字纹,这种平展的飞鸟形图案,是赫哲族对飞行在天空中的鸟类形象的线条的勾画。两只臂象征两只翅。

在伊玛堪等赫哲族的口头文学的故事中,也流传“神鹰阔里”的故事。这些事实都充分证实了赫哲族人爱米神对神鸟的崇拜,证明了飞鸟是爱米神的偶体,它是人传递天地之神的意志,所以爱米神的偶体也就逐渐人形化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