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黄茜发自北京 一艘打捞自希腊安提凯希拉岛附近海域的沉船,远涉重洋来到古老的紫禁城,为我们带来腥咸但异常迷人的爱琴海的消息。近日,“爱琴遗珍———希腊安提凯希拉岛水下考古文物展”在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展厅启幕。展览展出文物约350件,来自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雅典贝纳基博物馆和希腊水下文物监委会。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开幕式上表示,这是一个学术性较强的展览,用水下考古发现的物证详细叙述了沉船背后的故事和文化现象。“那些朴实无华的瓶瓶罐罐,那些古代雕像的残肢断臂,那些糟朽不堪的船体构件,乍一看貌不惊人,但是却蕴含着耐人寻味的有趣知识,浸淫着直触灵魂的艺术之美。”

海绵采集者意外发现的珍宝

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馆长M ariaLagogianni在展前发布会上介绍:“这艘沉船长约30米,宽10米,在公元前一世纪中叶从当时某个重要港口满载着精致的大理石与青铜雕塑扬帆出海。虽然考古研究尚未就这些雕塑的起源、获取方式和可能的目的地得出明确结论,但它们最终的目的地肯定与古罗马时期的意大利已建立的艺术品市场有关。”

1900年复活节期间,几名海绵潜水员在安提凯希拉附近海域发现了一尊青铜雕塑,由此揭开一段古文明的面纱。大部分船体和文物于1901年全部打捞完毕。1976年,希腊文物管理部门又在安提凯希拉岛组织了一次考古行动,采用先进的电子监控设备和更科学的打捞技术,发现了很多被遗漏的文物。

两次打捞收获颇丰,包括船板、陶瓶、食物、磨盘、武器、乐器、人骨、大理石雕像、青铜雕像、珠宝首饰、银器、玻璃器、卧榻构件等在内的文物,向人们展示了古希腊罗马时代的造船技术、航海技术、雕塑艺术、手工生产和奢侈生活等方方面面。其中,青铜雕塑“安提凯希拉青年”代表着古希腊造型艺术的典范;而“安提凯希拉天文装置”则是世界技术史上最令人兴奋和困惑的杰作。

复现古老商船的自足世界

展厅正中一座屈蹲姿势的大理石男青年雕像,让人想起希腊雕刻家米隆著名的作品《掷铁饼者》。这座雕像刻画的是一位摔跤运动员,面向对手正准备奋力一扑。虽然雕像左侧部分腐蚀严重,但依然可见出雕塑家对运动中的人体骨骼、肌肉的精确把握。

除艺术品外,从沉船中打捞起来各种生活用品,见证了前公元一世纪爱琴海上船员们的日常生活。比如从沉船上发现了橄榄和蜗牛,它们应是船员的日常食物。盆形容器用于碾磨种子,手推石磨用来碾磨谷物,大肚瓮用于盛放美酒,咸肉和鱼则可能存放在双耳瓶中。

展览中方策展人薄海昆表示,此次的展品在水下浸泡了一千多年,很多残损严重,但并非残损的器物就不值得观赏。“走到展厅里,仔细端详每一件展品,比如说大理石雕像的一只手,你会感受到它那么富于表情,感受到古希腊雕塑非常有韵味的美感。”

展览持续至12月26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