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都市报讯 谢仁山、沙莎摄影报道:中风因其高患病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不仅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且患者得病后的治疗往往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时值秋末冬初,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末梢血管收缩,外围阻力增加,血压升高,中风的发病率提高,约有一半以上的患者是在秋末冬初发病。所以,秋冬季节应该要加强对中风的防治意识。那么如何预防、治疗中风呢?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专家为您解答防治经验。

据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夏忠斌介绍,“中风”本系中医病名卒中(cùzhòng),又称“卒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言蹇、半身不遂为特征。中风,包括脑溢血、脑血栓、脑栓塞、面神经麻痹等疾病。它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大多数中风(估计有80%)是缺血性。缺血性中风涉及大脑血液供应受阻,造成脑细胞氧气中断。出血性中风的特点是血管破裂或头部严重受损,这也会造成血液供应中断。出血性中风的潜在致命风险更高,因为动脉破裂或静脉畸形可以在短时间内导致严重损坏,并迅速发病。“出血性中风就好比洪灾一样,而缺血性中风又性干旱一样,两种都具有致命的伤害。”一般“三高人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经常抽烟、喝酒、肥胖、不喜欢运动以及老年人比较容易“中风”。

据夏忠斌介绍,通常我们通过观察眼、手、语言表达能力就可以预知到一个人是否患上中风。“看脸部有眼斜嘴歪、手脚麻木、语言表达吐字不清等,就要赶紧拨打120进行急救,及早接受治疗对将来的恢复获得机会。”夏忠斌提醒,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注意“管好嘴、迈开腿”,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降低“中风”的发病几率。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