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都市報訊 謝仁山、沙莎攝影報道:中風因其高患病率、高發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殘率被稱爲“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不僅給個人、家庭、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而且患者得病後的治療往往是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時值秋末冬初,人體在寒冷的環境中,末梢血管收縮,外圍阻力增加,血壓升高,中風的發病率提高,約有一半以上的患者是在秋末冬初發病。所以,秋冬季節應該要加強對中風的防治意識。那麼如何預防、治療中風呢?九江學院附屬醫院神經內科專家爲您解答防治經驗。

據九江學院附屬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夏忠斌介紹,“中風”本系中醫病名卒中(cùzhòng),又稱“卒中風”,是一種突然起病的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又叫腦血管意外,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突然發生口眼歪斜、舌強言蹇、半身不遂爲特徵。中風,包括腦溢血、腦血栓、腦栓塞、面神經麻痹等疾病。它分爲出血性中風和缺血性中風,大多數中風(估計有80%)是缺血性。缺血性中風涉及大腦血液供應受阻,造成腦細胞氧氣中斷。出血性中風的特點是血管破裂或頭部嚴重受損,這也會造成血液供應中斷。出血性中風的潛在致命風險更高,因爲動脈破裂或靜脈畸形可以在短時間內導致嚴重損壞,並迅速發病。“出血性中風就好比洪災一樣,而缺血性中風又性乾旱一樣,兩種都具有致命的傷害。”一般“三高人羣”(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經常抽菸、喝酒、肥胖、不喜歡運動以及老年人比較容易“中風”。

據夏忠斌介紹,通常我們通過觀察眼、手、語言表達能力就可以預知到一個人是否患上中風。“看臉部有眼斜嘴歪、手腳麻木、語言表達吐字不清等,就要趕緊撥打120進行急救,及早接受治療對將來的恢復獲得機會。”夏忠斌提醒,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注意“管好嘴、邁開腿”,糾正不良生活習慣,降低“中風”的發病幾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