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範圍來看,25歲以上人羣罹患中風(腦卒中)的概率爲24.9%,我國這一數字接近40%。

當前,我國居民在卒中患病與治療負擔上面臨着嚴峻形勢。

10月29日是第18個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題爲“卒中識別早,救治效果好”。腦血管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全球範圍來看,25歲以上人羣罹患中風(腦卒中)的終生風險爲24.9%,我國這一數字接近40%,即有四成的人從25歲開始就有可能發生中風。

另據國家衛健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的數據,2020年,我國40歲以上居民中風患病率爲2.61%,發病率爲505.23/10萬人,死亡率343.4/10萬人;由此測算,2020年時全國40歲以上人羣中有約1780萬卒中患者。事實上,這一數字每年還在遞增。

卒中俗稱“中風”,其發病急、病情進展迅速,致死致殘率相當高。當前,第一批“90後”已成爲中風高發人羣,相關識別、干預工作刻不容緩。

“毫無疑問,卒中的識別和預防至關重要,這在於卒中對於患者個人以及整個社會都造成了巨大負擔。”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趙大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早篩要覆蓋30歲以上人羣

“我們所謂的‘識別早’是在於,一旦出現了卒中症狀,要早期識別,然後儘快送至醫院進行救治。《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加強腦卒中防治工作減少百萬新發殘疾工程綜合方案》等文件也明確將卒中的早期防治作爲重點內容。”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下稱“長海醫院”)腦血管病中心副主任、長三角腦血管病專科聯盟祕書長張永巍對第一財經表示。

事實上,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0部門於2021年6月開始實施腦卒中防治“百萬減殘工程”,計劃5年內減少100萬新發殘疾,相關工作由國家衛健委國家百萬減殘工程專家委員會負責落實。2023年7月,該委員會聯合中國卒中專科聯盟等共同發起“健康中國 中風識別行動”並決定在13個省份及地區進行試點。

據張永巍介紹,依託於中國卒中聯盟,團隊近年來在長三角區域內卒中同質化防治上進行了不少實踐,“今年4月以來,我們團隊在安徽省銅陵市實施了一個卒中醫防融合項目,通過與當地1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溝通和協作,目前已完成了約2萬居民的篩查,早篩指標包括血壓、血脂、頸動脈超聲等。”

基於卒中早篩,張永巍稱,團隊與第三方單位共同開發了基於手機的自測小程序,使用者(病人)可以點選按鍵(預先設置好的各項危險因素指標)來獲得一份自動生成的腦血管風險評估報告。報告也會根據低危、中危、高危的風險級別給到一定的建議,“下一步,我們還去探索怎樣將報告呈現的內容和醫生反饋、醫療服務做具體的銜接,以及病人數據是否能以電子病歷的方式納入健康檔案,該健康檔案是否可以和一二三級醫院掛鉤打通等。”

張永巍說,除了儘早識別卒中,“百萬減殘工程”的另一項重點就是“防”,主要就是以高血壓爲抓手來預防卒中相關的慢病,“這是因爲,在卒中發病的衆多危險因素中,高血壓是最常見,也是最難控制的,藥物覆蓋的人羣比例不高,知曉度更是有待提升。”

記者還了解到,長海醫院腦血管病中心的醫護人員在浙江海寧、江蘇連雲港均有卒中醫防融合工作落地,但張永巍也表示,這樣一種醫防融合模式,推廣和複製起來仍有一定難度,難度在於,“一些基層醫院並不能將卒中早篩覆蓋到當地所有人羣;尤其是在外省工作的人羣,他可能不會到社區去,社區也找不到他,但這些人羣反而是家庭社會的中堅力量,一旦患卒中的話影響很大。因此,我們正在通過當地各行業的工會組織,爭取將卒中的早篩全面覆蓋到所有30歲以上年齡的人羣。”

在基層開展卒中早篩,難點還不僅於此。

擁有多年跨區域帶教經驗的腦血管病專家、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朱德生也認爲,基層的卒中預防“任重而道遠”。

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一方面,臨牀專家需要對基層醫務人員進行卒中防治知識教育,涉及卒中發生的機理、危害、臨牀早期識別評估以及臨牀診斷治療等內容,這需要長時間、系統性地進行,才能將理論付諸實踐與業務能力。

另一方面,要針對社區居民進行廣泛、持續的宣傳教育工作,深入到社區、居民區做卒中的普及宣教,用淺顯、易懂的語言來引導居民認識到卒中可能會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的疾病與經濟負擔,並且結合指導一些個人應注意的生活習慣、合理飲食。

施策在於“聯合干預”

目前,還沒有一種直接、有效的,可以普及開展的卒中早篩工具,可以實操的還停留在傳統的以心腦血管、血脂、血糖等危險因素的篩查方面,相關設備包括:頸部血管超聲、經顱多普勒超聲、頭顱核磁共振血管成像等都是主流方式。

“一臺最簡單的單排超聲設備價格爲40萬元左右,我們還沒有條件配備。”南方某個三線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

長三角腦血管病專科聯盟醫防融合項目負責人張洪海也稱,現階段,卒中在對基層進行早篩後,醫護人員或沒有足夠的動力去管理好這些高危人羣,或需要對其績效考覈方式進行調整,覆蓋管理這部分工作內容;同時,卒中的識別、早篩、診療、管理等事項,還需要家庭醫生的一同參與配合。

張洪海進一步說,卒中防治是一個協同性的課題,既需要結合當地社會的整體經濟實力,也需要考慮其帶來的健康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而一旦這些綜合效益結合了當地居民卒中發病率、患病率、致殘致死率、醫保費用支出逐步降低,這一醫防融合項目才能得以複製推廣。

那麼,在公共衛生政策的制定上,應如何考慮卒中早篩與防治?

趙大海說,儘管卒中屬於個人健康範疇,但某種程度上,隨着其發病率和醫保支出的遞增,卒中也帶有一定的、明顯的社會屬性,也由此,我們應該採取一些可行、可操作的,政府以及公衆較容易接受的方式來進行干預。一般來講,在公共衛生政策制定時,考慮到經濟、社會等綜合效益,不太會針對某一種疾病來制定策略。卒中其實和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有關聯性,因此可以通過類似的、相近的聯合干預手段,共同來預防或者減緩這一類疾病發生。

趙大海稱,比如,針對卒中可以制定一種風險評估模型,其中因變量是卒中發生的概率,自變量是年齡、體重,是否有高血壓史、吸菸史等指標,通過這一模型可以得出一個相對科學的篩查結論,再以此結論來指導人羣后續的干預。

“如果將心、腦和外周等全身血管當作一個整體來看待,它應該成爲一個體系,也就是泛血管學科。”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沈靂曾對記者表示,預測泛血管健康程度也有一套風險指數,該預測內容覆蓋了幾十項(指標)參數,以準確預測人羣在未來5年~10年的泛血管疾病風險等級。

各地可以針對卒中防治做些什麼?趙大海表示,行政部門可以針對卒中及其關聯性疾病建立起一個醫防協同機制。該機制需要以醫保控費爲基礎,並根據各級醫療機構對疾病的防控成效,來設置一定的獎懲制度,家庭醫生是其中主要的力量,“醫保控費對醫防協同的支撐和影響作用很大,尤其開展卒中和相關慢病防治層面,治療是其次,預防則是第一位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