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日

一年預備期,拍了七個戲,新黨員牛犇很充實

2019年6月3日,84歲的預備黨員牛犇轉正了。

忙着埋頭做事

“我最近在養老院,埋頭做事情。很充實,很忙的。”

一年預備期,拍了七個戲,新黨員牛犇很充實

一早,電話那頭傳來牛犇鏗鏘的聲音,他誠懇道,“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我也沒有去,不好意思去,沒有作品,哪裏好意思去走紅地毯。我一直在想,‘正兒八經’的共產黨員,就要做點實際的事情。”

一年預備期,拍了七個戲,新黨員牛犇很充實

一年預備期,拍了七個戲,新黨員牛犇很充實

84歲的牛犇,很有幹勁。

他告訴晚報說,一直想要把那些口口相傳的古代兒童的聰慧故事拍成電影,“故事蒐集、整理、篩選都搞得差不多了,已經在報批了,等到有結果我第一時間通知你。”

一年預備期,拍了七個戲,新黨員牛犇很充實

牛犇舉例說,“曹衝稱象,我們到時候要用真的大象來拍,用現代的電影語言,來給現在的孩子們一點啓蒙和薰陶。”

一年預備期,拍了七個戲,新黨員牛犇很充實

掛掉電話前,他又忽然像是想起什麼重要的事情來,跟記者道:“教育下一代是最重要的事情。我希望將來,我可以告訴人家,在最後的歲月裏,我們是努力的。”

一年預備期,拍了七個戲,新黨員牛犇很充實

一年預備期,拍了七個戲,新黨員牛犇很充實

2019年6月3日

預備黨員轉正

一個月前,中共預備黨員,牛犇轉正了。“去年跟大家一起宣誓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呢。”

那天,83歲的電影表演藝術家牛犇完成了人生的一件大事,他和上影集團的青年黨員們一起莊嚴宣誓,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一年預備期,拍了七個戲,新黨員牛犇很充實

2018年6月7日,《新民晚報》報道牛犇入黨的新聞。

一年預備期,拍了七個戲,新黨員牛犇很充實

牛犇說,預備期這一年他又拍了七個戲,電視劇《遍地書香》《老酒館》《彎彎的大灣》,電影《如是你聞》《再見少年》《歌帶你回家》《不老年華》……

“我這就要出發去北京,跟陳寶國他們合作的《老酒館》後期配音還沒有做完。”

一年預備期,拍了七個戲,新黨員牛犇很充實

一年預備期,拍了七個戲,新黨員牛犇很充實

他興致很好地跟記者聊起日常的拍攝和生活,“我沒有經紀人,也沒有助理,就是自己去劇組,夜裏背詞,早上起來拍戲,拍完回上海,有時候也挺辛苦的,畢竟年紀不小了。”

“但是我想,我要對得起習總書記對我的要求和期望,我得多拍戲,拍好戲。”

一年預備期,拍了七個戲,新黨員牛犇很充實

2018年6月26日

一年預備期,拍了七個戲,新黨員牛犇很充實

2018年6月27日,《新民晚報》報道習近平總書記給牛犇寫信的新聞。

“得了總書記這樣的肯定,這樣的關心,我真的有點受寵若驚。我都不知道應該怎麼做了,就覺得肩膀上有一副擔子,要挑起來。要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坦坦蕩蕩地做一個合格的文藝工作者。”

一年預備期,拍了七個戲,新黨員牛犇很充實

那晚,當記者來到牛犇的寓所,他剛剛看完新聞聯播,再一次重溫總書記寫給自己的信,他摩挲着手指,紅着眼睛,哽咽着聲音,說責任重大,說我們得趕緊,“把責任變成我們的行動”。

一年預備期,拍了七個戲,新黨員牛犇很充實

一年預備期,拍了七個戲,新黨員牛犇很充實

責任重大

“我很激動,下午周慧琳部長給我讀信的時候,我就含着淚,說不出話來。就覺得責任太重大了,只有把這個責任擔當起來,哪怕起那麼一點作用,纔不枉總書記對我們的關心。”

一年預備期,拍了七個戲,新黨員牛犇很充實

當上影集團黨委書記任仲倫當面再給牛犇讀了一遍總書記的信,當他的同事、同行向他祝賀、致敬、學習,牛犇始終“無措”着、不安着,也始終一遍遍地說着“責任”。

“我的精力肯定不如從前,但哪怕我走不動,哪怕沒了力氣,我也有責任,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爲劇團、爲上影,爲觀衆、爲時代出好作品。”

一年預備期,拍了七個戲,新黨員牛犇很充實

當夜新聞播完,牛犇整理自己的思緒,拿出夫人的相片,想起他們一起戴上共青團團徽時候,就有過的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願望,他念叨的還是“責任”。

使命光榮

“我沒有受過這樣的厚愛,所以感到無比的溫暖。”

83歲的牛犇,動情地告訴記者說,自己從小是個孤兒,沒有得到過父母的關愛,都是在文藝隊伍裏的前輩給他照顧,帶他成長。

一年預備期,拍了七個戲,新黨員牛犇很充實

“共和國成立的時候,我還是一個沒有選舉資格的孩子,現在我能夠跟同志們一塊兒,作爲組織的一分子,我感到很光榮。”

從11歲出演了沈浮導演的抗日影片《聖城記》,開始電影生涯,到沒滿18歲的時候,聽了上影廠老書記丁一同志的黨課,就想做黨的同路人;從參演《紅色娘子軍》《天雲山傳奇》《牧馬人》等一批膾炙人口的影片,到2017年獲得金雞獎終身成就獎;牛犇始終以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卻始終覺得自己還不夠。

一年預備期,拍了七個戲,新黨員牛犇很充實

一年預備期,拍了七個戲,新黨員牛犇很充實

直到2018年1月,他給秦怡大姐和任仲倫同志寫了兩封情真意切的信,再次表達自己樸素卻炙熱的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心願。

直到2018年5月31日,他被中共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演員劇團支部委員會吸收爲中共預備黨員。

一年預備期,拍了七個戲,新黨員牛犇很充實

直到2018年6月6日,他握緊拳頭,一字一句莊嚴地念完了入黨誓詞,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那天牛犇說:“我今天可以驕傲的說,我是你們的同志了。”

那晚,入黨27天的中共預備黨員牛犇,反覆唸叨的,除了責任,還有努力,他說:“我是我們這個隊伍的一個同志,我只有努力,沒有別的。”

共同努力

當晚,牛犇就向上影集團黨委書記任仲倫彙報自己的兩大“計劃”:


一年預備期,拍了七個戲,新黨員牛犇很充實


一是用提線木偶和真人結合的方式講“西遊記”的故事給孩子們看,“80年代《西遊記》最火的時候我就寫好了一百集劇本”。

二是把葉淺予的《王先生和小陳》拍成電影,致敬百年前的上海漫畫家,“葉淺予把版權給我了,但怎麼拍好它,我得好好想想。”

任仲倫告訴晚報說:“牛犇老師下午就說,‘我們遇到好的時代了,要對得起這個時代,在這個時代裏,要努力去做。’我們要跟牛犇一起努力。”

一年預備期,拍了七個戲,新黨員牛犇很充實

作爲上影的當家人,他還憶起2007年的盛夏,“我記得是8月21日,習近平同志在上海當市委書記的時候,就來過上影集團,當時會見了謝晉、張瑞芳等許多老藝術家,鼓勵他們多出作品,多出好作品,同時也做好人。”

任仲倫感慨道,習近平總書記對老藝術家的關心和鼓勵,對文藝工作者有信仰有情懷有追求的期盼,始終激烈着上影人,“今天牛犇老師收到的這封信,讓我們再一次備受鼓舞。這不僅是牛犇老師一個人的光榮,而是整個電影界、整個文化界的光榮。”

一年預備期,拍了七個戲,新黨員牛犇很充實

關於未來,他和牛犇,還有許許多多上海文藝工作者一樣,選擇“努力”二字,他說:“我們會努力創作更多優秀的作品來表現這個時代,表現人民生活,爲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繁榮中國文藝事業做出貢獻。”

一年預備期,拍了七個戲,新黨員牛犇很充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