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青春,是每個細節都可以無限放大

hi,大家好,今天要聊一部超級催淚的動漫和真人漫改電影《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國內簡稱“未聞花名”。

這是一個友情愛情交織的悲情故事。

童年時代幾個青梅竹馬每天開心玩耍,突然有一天,最可愛的小姑娘意外身亡。

親密朋友的“不告而別”好像時鐘突然停擺,讓他們悲痛無比,所有人都有解不開的心結,認爲自己要對女孩的死負責,小團體因此分崩離析。

七年後,去世女孩的靈魂回到人間,彷彿是來拯救他們,把七零八落的好朋友們重新聚集到一起,恢復了友誼。

她的到來終於讓停下的時間繼續向前,也許直面死亡的意義便是,讓青梅竹馬團意識到,自己還活着,有大把青春和美好未來,就像面碼成佛的那個早晨一樣閃閃發光啊!

據說“未聞花名”是誰看都爆哭的神作,我一直沒有下定決心,畢竟好好的爲啥突然要找虐咧?

起因是前田敦子宣佈了懷孕的消息,之前她宣佈結婚,我還特意去補了她和老公合作的《根性青蛙》,剛get到勝地涼的萌點。

誰能想到阿敦簡直是“超速女孩”哦,結婚懷孕一氣呵成,對自己人生前進效率一點兒不含糊,啊~真是好喜歡這種特“知道自己要什麼”的女孩。

前田敦子最近有一部日劇SP,叫《不能去學校的我直到寫出「未聞花名」「心在吶喊」》,講的就是“未聞花名”作者岡田麿裏的自傳故事,看過這個,我纔去補了爆淚神番“花名”。

幾乎是《不求上進的玉子》2.0版本,前田敦子又輕車熟路地塑造了個不出家門廢柴宅女形象。

跟大多數宅男宅女類似,岡田麿裏不去上學的原因無他,是從小就不能好好適應集體生活,同學們不帶她玩,雖然嚮往“外面的世界”,但始終無法鼓起勇氣踏出房門一步。

小學五年級就不愛上學,渾渾噩噩的時間持續到高中,她還是每天打遊戲看漫畫書喫零食睡覺。

在家鄉埼玉縣秩父市這個小地方,鄰里鄉親們天天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她就連非常偶爾出門去買書,也要“全副武裝”心理建設半天。

她非常清楚,自己過的日子並不普通,對“不上學”這件事很自卑,卻又無力改變現狀。

拯救她的是寫作。

班主任鼓勵她,既然小時候寫作文獲過獎,不如就再拿起筆寫寫看吧!

通過寫作,她似乎打開了一扇小小的窗,一隻鉛筆就可以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告訴世界,外面那閃閃放光的世界,終於有一米陽光照射到她身上。

高中畢業後,她獨自一人上京,去遊戲專門學校學習。幸運的是,她剛上學就遇見了未來老公,死心塌地喜歡着有點怪的她,兩個人一起住在小小的公寓,她用一臺破破的電腦寫劇本。

她對所有工作都來者不拒,推銷自己時喫過多少閉門羹,有過多少徹夜趕稿的日子,甚至還遇到過合作公司破產,連酬勞都收不到的情況。

但這些都沒有打倒她。

不要相信那些“你對自己越縱容,生活對你越殘酷”的心靈雞湯,你所經歷的一切都是有意義的,即使在外人看來low到爆炸,給父母親人添了很多麻煩的死宅生活。

那些看似停滯的時間,可以讓人認真地跟自己對話,停下來,思考,找到真正想要的東西,才更有勇氣直面未知的困難。

我想,大概是她閉門不出那段時間,東想西想腦補過太多“只要出了門就會痛苦”的情況,當它們真的出現反而沒有想象中恐怖,可以一笑而過。

青春期的中二尤其體現在,人會把一點點細節都無限放大。窗邊走過幾個聊天的學生,飄進耳朵裏的對話片段,由此衍生出對路人生活的想象。

所以,她編劇作品裏的人物感情都非常之細膩,對事物的感受纖細得像頭髮絲兒,跟中二期待在家裏有大把時間胡思亂想不無關係。

“未聞花名”的主人公是個廢柴死宅,“心在吶喊”的主人公只要一說話就肚子疼,跟兩屬性有本質聯繫,岡田麿裏下筆之前,一定深刻地剖析過內心,簡直是把自己的一部分賦予角色。

那感人至深的心理描寫,有親身經歷的來源呀!

她曾經跟弟子說過,你準備好脫掉自己的底褲了嗎?在她看來,要當一個好的腳本作家,就要把自己毫無保留地呈現在觀衆面前,就像赤裸裸的人,一點點遮羞布都不要穿,必須坦誠相見。

我佩服她的勇氣和覺悟!

人性有許多相同之處,夢想、熱情、愛是一面,懦弱、謊言、惡意是另一面,想把人性的方方面面都描寫到位,就要先把自己剖析到毛細血管,不完美的、反覆無常的、突然生出邪惡念頭的纔是人類。

剖析自己的過程一定相當痛苦又迷茫,也許岡田麿裏,跟“未聞花名”的主人公仁太一樣,知道自己這樣下去不行,可又無力改變現狀。在彷彿停滯凝固的時間裏拼命掙扎過,才確信自己活着。

她們最後有勇氣邁出一步,也不是因爲這就是正確答案,而是“在能勝任的地方拼盡全力”,一步一步緩慢前行。

所謂痛苦令人成長,大概如此。

板凳兒姐姐李慢慢

心思細如髮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