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米书粗细变化丰富,多有侧锋用笔,而王铎则少了米字的尖锐,多了圆。只是王铎的临作弱化了米字较尖细的起笔,用笔用墨更随意,有顿挫感。


王羲之最厉害的两个学生,果然名不虚传



米芾与王铎乃中国书法史上的大家,两人都十分推重“二王”,在学习“二

王”书法上下了极大的工夫。王铎在学习“二王”的过程中还借鉴过米芾,一定

程度上受到米芾的影响。他在米芾的《吴江舟中诗卷》后题跋道:“深得《兰

亭》法,不规规摩拟,予为焚香寝卧其下。”但是,由于二人所处时代的不同、

个性的差异,在用笔上也表现出很大的区别。正是这种区别,使中国书法的花园

中呈现出百花争艳的美丽图景。

王羲之最厉害的两个学生,果然名不虚传


米芾:快笔写便是刷

米芾用笔的最大特点是“刷字”。对此,沈尹默先生在《书法论》中解释

为“用快笔写便是刷。”米芾作品中,凡书写速度快捷者,无不用侧锋笔法。因

为侧锋简练,能省却中锋的一些运笔动作,以达到“迅”和“劲”的效果。然

而,所谓侧锋并非从头至尾侧向一边,而是有时起笔侧锋,有时中间用侧锋,也

有末笔侧锋者。笔锋在转折中行进,在行进中由侧转中,至收笔时归正复圆。这

一连串的动作,须有高度的运腕技巧,腕灵则笔活。米芾说道:“善书者只有一

笔,我独有四面。”即正、侧、藏、露等不同锋面触纸,从而"八面出锋",变化

莫测,正侧藏露,长短粗细,体态万千。



王羲之最厉害的两个学生,果然名不虚传


米芾用笔方圆兼备,刚柔相济,藏锋处微露锋芒,露锋处亦显含蓄,垂露收笔

处戛然而止,似快刀斫削,悬针收笔处有正有侧,或曲或直;提按分明,牵丝劲

挺;亦浓亦纤,无乖无戾,亦中亦侧。一洗晋唐以来和平简远的书风,创造出激

越痛快、神采奕奕的意境。所以清高士奇曾题诗赞曰:“蜀缣织素鸟丝界,米颠

书迈欧虞派。出入魏晋酝天真,风樯阵马绝痛快”。



王羲之最厉害的两个学生,果然名不虚传



米芾对书法的用笔有着他独到的体会。他要求在变化中达到统一,把裹与藏、

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因素融合起来,也就是“骨筋、皮肉、脂泽、风

神俱全,犹如一佳士也”。米芾的用笔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

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字的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

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捺笔的变化也很多,下笔的着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

在落笔,有时却在一笔的中间,对于较长的横画还有一波三折。勾也富有特色。



王羲之最厉害的两个学生,果然名不虚传



王铎:纵而能敛

王铎用笔的最大特点是“纵而能敛”。古人云:“纵而能敛,故不极势而势若

不尽。”王铎就极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他在书写时,虽然尽情挥洒,纵横驰驱,

随心所欲,但不逾规矩法度,有条不紊,和谐自然,收而不密不乱,放而不过不

飘。运笔中,既注意充分表现线条中的力度,又使这种表现十分含蓄,深藏而不

张扬。



王羲之最厉害的两个学生,果然名不虚传


王铎的字起笔比较稳重,蘸墨较多,有时还有晕染。这是力量内敛的一种表

现。多数字起笔厚实,较粗,显得从一着笔力量就很足。点画上,强调中段,提

按起伏,浑厚苍茫。笔画粗细变化较大,粗笔细笔错落有致。一个字中,有的笔

画粗一些,有的笔画细一些。整体看来,粗细变化非常自然。两端则不加约束,

舒展放逸。运笔大胆,笔力奔放,能收能放,收放自如,流动多姿,变幻无穷。

在一幅作品中,有些字厚实稳重,似重石岿然不动。那是在积聚力量,蓄势待

发,如溪水冲破水潭,一泄而下,银线飘舞,水花四溅,使人感到痛快淋漓。他

的书法作品或像一条或大或小的溪水,在谷间或快或慢地自然流淌着,或像山崖

边的古藤随风翻卷舞动,藤干婉转劲健,藤梢轻盈飞卷。纵逸中常有横笔崛出,

使转中又巧用折笔顿挫、方圆并举的笔法,忽涨忽渴的墨沉,似散不散,似乱不

乱,左之右之,颠之倒之,收放自如,情绪跌宕,极其酣畅淋漓。大胆的运笔,

使笔画的使转中显示出一种速度感和灵动的韵律感。由于他运笔纯熟,毫无犹豫

迟疑、左顾右盼,所以常常下笔如飞。



王羲之最厉害的两个学生,果然名不虚传



王铎创造出了一种与书风相适应的线条,他用笔多变,方圆正侧,典雅刚狠,

铺绞破拢无所不能,线条刚柔相济,柔中有刚,柔而有力,可以感觉到极有内力

的弹力和韧性。粗细对比适当,有的如古藤之老干,有的如古藤的新梢,垂于悬

崖之畔,迎风飘舞,优美的画面中透出如诗如歌的意境。



王羲之最厉害的两个学生,果然名不虚传



王铎在学习米芾中突显个性

王铎有许多临习米芾的墨迹,与米的原作相比,字形、结构等方面都非常相

似。只是王铎的临作弱化了米字较尖细的起笔,用笔用墨更随意,有顿挫感。气

韵上虽不似米字那样流畅潇洒,但不乏力量和气势。



王羲之最厉害的两个学生,果然名不虚传


王铎对于米芾的认识不同一般,他在《临米芾手扎》首页这样写道:“拟米芾

体,海岳根矩二王,顿挫变化自成一家。宋一代独迈者世鲜能,深知本乎晋

也。”可见王铎从米字形态入手,牢牢把握住米芾书法中的笔势和体势来临摩学

习的。但米书粗细变化丰富,多有侧锋用笔,而王铎则少了米字的尖锐,多了圆

劲浑厚的用笔取向,突显出其特有的雄强风格。


王羲之最厉害的两个学生,果然名不虚传


王羲之最厉害的两个学生,果然名不虚传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凡是有成就的书法家都具有深厚的传统

基础,同时又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