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0年2月23日,满载着红海军的期望,代号"1914型"内德林元帅级测控船首舰,"克雷洛夫元帅"号下水,该型舰排水量超过2.5万吨,虽没有"尤里.加加林"级航天测控船和乌拉尔号航天测控船大,但能力更强,雷达设备也更多,包括1部MR-750"顶板"对空搜索雷达、1部"飞屏"B直升机控制雷达、1部"末盘"球状空间跟踪雷达、1部"四叶"跟踪雷达、3部"四楔体"跟踪雷达、1部舰载全球导弹跟踪雷达等等在内的多型号雷达为该舰提供了强大的对空对海反潜测控跟踪以及指挥能力,堪称苏/俄海军测控船发展的巅峰之作。而本应完工三艘,却因为苏/俄解体停建一艘,服役8年后又被拆除一艘,如今只剩下克雷洛夫元帅号在太平洋舰队中接受不可预知的改装/拆除的苏/俄海军巨兽,排水量超过2.5万吨内德林元帅级测控船,毫无疑问是最令人叹息的因为苏/俄解体而落的如此境遇的舰艇之一。

红色帝国的解体,让无数曾经令西方胆寒的海上巨兽瞬时间成为了俄罗斯海军的累赘。不仅在建的舰艇大多停工,包括基洛夫级,台风级在内的无数舰艇也最终未能逃脱部分提前退役和拆解的命运。

生不逢时的多面手 2.5万吨的红海军巨兽 内德林元帅级测控船小史

而本应完工三艘,却因为苏/俄解体停建一艘,服役8年后又被拆除一艘,如今只剩下克雷洛夫元帅号在太平洋舰队中接受不可预知的改装/拆除的苏/俄海军巨兽,排水量超过2.5万吨内德林元帅级测控船,毫无疑问是最令人叹息的因为苏/俄解体而落的如此境遇的舰艇之一。今天,就由小编帮大家回顾下,这艘苏/俄海上巨兽的前世今生。

生不逢时的多面手 2.5万吨的红海军巨兽 内德林元帅级测控船小史

冷战时期,美苏围绕着弹道导弹和航天领域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不同于拥有众多海外军事基地和势力范围的美国,苏/俄在发射弹道导弹和跟踪观测卫星时,受制于地理位置因素,全程能获得的信息并不完全,且仅局限于本土。反倒是对手阵营,依靠着广泛的势力范围,在苏/俄周边获得了相当数量的苏/俄弹道导弹发射和卫星发射的情况信息,因此,发展一型可以延伸苏联视野范围的多功能测控船就显得尤为重要。

生不逢时的多面手 2.5万吨的红海军巨兽 内德林元帅级测控船小史

在这样的背景下,代号"1917",排水量18000吨的"弗拉基米尔.科马洛夫"号卫星跟踪船最先于60年代末被推出。不过,"弗拉基米尔.科马洛夫"号的出现虽然极大的加强了苏/俄的信息获取能力,但由于从货轮改装而来,在某些能力以及潜力上终究不如正牌测控船。

生不逢时的多面手 2.5万吨的红海军巨兽 内德林元帅级测控船小史

因此,在70年代,苏/俄又设计满载排水量的建造了代号"1908"型的"谢尔盖.科罗列夫院士"级航天测控船。对比改装于货船的1917型卫星跟踪船,1908型安装了2部"顿河礁"型导航雷达以及大量的跟踪与通信设备,这使得该型舰除了可以跟踪卫星,还具备跟踪弹道导弹,提供舰队情报以及通信侦查的能力。而1908型服役期间的的出色表现,也为日后1914型内德林元帅级测控船的出现打下了技术和概念基础。

生不逢时的多面手 2.5万吨的红海军巨兽 内德林元帅级测控船小史

1990年2月23日,满载着红海军的期望,代号"1914型"内德林元帅级测控船首舰,"克雷洛夫元帅"号下水,该型舰排水量超过2.5万吨,虽没有"尤里.加加林"级航天测控船和乌拉尔号航天测控船大,但能力更强,雷达设备也更多,包括1部MR-750"顶板"对空搜索雷达、1部"飞屏"B直升机控制雷达、1部"末盘"球状空间跟踪雷达、1部"四叶"跟踪雷达、3部"四楔体"跟踪雷达、1部舰载全球导弹跟踪雷达等等在内的多型号雷达为该舰提供了强大的对空对海反潜测控跟踪以及指挥能力,堪称苏/俄海军测控船发展的巅峰之作。

生不逢时的多面手 2.5万吨的红海军巨兽 内德林元帅级测控船小史

只不过,由于苏/俄海军的解体,二号舰内德林元帅在服役不久后就被抛弃,最终于2000年拖往印度拆解,而"克雷洛夫元帅"号虽然在俄罗斯海军服役期间,有十分优异的表现,为俄罗斯弹道导弹和航空航天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考虑到俄罗斯海军的现状,"克雷洛夫元帅"号未来怕也是难逃改着改着就没钱拆了的命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