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鄉村本來是美的,只不過是我們把它的美丟在了發展的路上。美麗鄉村建設就是要把它撿回來,重新賦予新的生命力,讓鄉村成爲人們向

  鄉村本來是美的,只不過是我們把它的“美”丟在了發展的路上。美麗鄉村建設就是要把它撿回來,重新賦予新的生命力,讓鄉村成爲人們嚮往的去處,而不是落後、髒亂差的代名詞。

  

  中國美麗鄉村研究中心主任魏玉棟

  如何重拾鄉村的美,中國美麗鄉村研究中心主任魏玉棟表示,應該講“理”:生態治理、自然機理、科學管理。

  生態治理是建設的重要理念,要注意運用與堅持。美麗鄉村建設的效果可以用“兩個頭”來判斷:一是村民們的眉頭,看他們是不是笑了,是不是發自內心的那種笑,二是看遊客的鏡頭,看他們對着哪兒拍了,拍了多少。鄉村遊“遊”什麼,就是“遊”感覺。

  自然機理是村莊的生命年輪,要儘量不去破壞它。村莊是農耕文化的博物館,是中華文明的活化石,是我們心靈的寄託和情懷的家園。在上百年、幾百年的發展過程中,每一個村落都有體現着當地社會風土人情的建築藝術、空間格局,反映着村莊與周邊自然環境的和諧關係。這種空間佈局和建築形態就形成了村莊的自然機理。一個個村莊都是活着的生命體,自然肌理就是它的骨骼。對這種經百年歲月“生長”出來的東西,我們需要敬畏。

  科學管理是經營美麗鄉村的法寶,要建立相應的體系。當前,發展快的地區已經由“建設美麗”推進到了“經營美麗”的階段。這是一個新的階段,要做好就要有個管理的問題,這種管理必須是科學管理。

  建設美麗鄉村,至少需要以下三個創新

  一是:觀念創新

  當前,市場經濟在農村地區發育得越來越完善。面對新的形勢,延續了幾十年的村莊治理觀念亟需進行變革創新。一些地方提出了用經營企業的理念來經營村莊,還有的地方提出用經營家庭的理念來經營村莊,都有一定道理,也都有一些不錯的範例。

  其實,“經營村莊”最大、最重要的理念,就是經營的理念。要有市場意識,要有品牌觀念,要有策劃思路。從大的發展戰略到小的工作安排,都要體現“經營”的存在。

  二、手段創新

  好的理念、好的想法、好的制度,還要靠好的手段去實現。安吉縣村莊管理手段的投入與現代化令人印象深刻。全縣每個村至少安裝了10個公共攝像頭。通過每個家庭的電視不但能隨時查看這些攝像頭所拍攝的實時路況,還能“查賬”:查看村集體開支的每張原始發票、收據,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財務公開。這樣的現代化管理手段,不僅讓管理信息化、數據化,更讓管理透明化、公平化。

  三、制度創新

  這裏說的制度,主要是指村莊的管理制度。制度是個指揮棒,自然也是“經營村莊”的指揮棒,因此,村莊經營得成效如何,指揮棒發揮的是關鍵作用。安吉縣出臺了很多文件,以建立新的村莊管理制度,在很多方面進行了寶貴探索,直接推動了“經營村莊”在全縣鄉村的普及與發展。我去調研發現,建得好的美麗鄉村都有一個共同點:其村莊制度不僅很完善,而且有獨創點。

  

  中國美麗鄉村研究中心主任魏玉棟(農學谷)

  關鍵詞: 中國農林科技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