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古人欲做官,参加科考是最主要的途径,科考便是现实版的鲤鱼跃龙门,万千文人士子争而过之。当然,万事都有例外,有不经过科考就作了官的吗?有,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况钟就是一个。

况钟是明朝前期官员,朱棣时期升迁到了礼部郎中,这已经非常高了,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干部。但实际上,况钟虽读过几天书,但没有经过科举考试,他一开始只是当地县令手下的一名文吏,负责抄录点案卷什么的,后被领导举荐做了官,竟一路升迁到中央,仕途非常顺利。那究竟是何原因他能被举荐、仕途一帆风顺呢?只有一点,这人“有奇才”,是个天生做官的料,我们这里举两个例子说明一下。

况钟刚当上苏州太守时,皇帝赐他玺书,这玩意可是个好东西,相当于个弱小版的尚方宝剑,一些重大事件可以自行决断。况钟到任后,每天办公总要带着玺书。官场上那些公文,不问事件对错,一律批示“可以”。

什么事情都可以,这是什么官了?所以手下人都讥笑他,觉得他无能。于是那些奸滑官员就更放肆了,明目张胆地违法乱纪。尤其是通判赵忱,更是对他百般嘲弄,况钟不但不敢生气,还频频赔笑脸。

一个月后的一天,况钟突然准备香烛、召来礼官,命全体手下官员集合,说自己有事要宣布。众官集合,行礼完毕后,况钟叫一名官员出列,厉声责问他:你某月某日,背着我收受贿赂若干,可有此事?那官员吓得体如筛糠,浑身颤抖不已,点头称是。况钟说:“我这个人最没耐性。”说完,命人剥下贪吏衣服,四名力士架起他抛入空中-摔死了。就这样,况钟共处死了六个人,将尸首陈列到闹市……这一招非常厉害,无论官民,皆大惊失色,从此再没人敢干那些违法乱纪的事了。

况钟任太守时,有一天官府衙门突然失火,所有文卷付之一炬。后来查明,是一名小吏故意纵火的。大火扑灭后,况钟坐在一堆破烂瓦砾堆中,命人痛殴了那名小吏一百鞭子,然后放他走了。

小吏回家后,觉得自己必死无疑。谁知况钟对此事的奏本中,硬是自己一力承担了火灾的全部责任,对小吏是只字未提。有人问他原因,他叹了口气,说:“这本就是太守该负的责任,一名小吏如何能担当的起呢?”奏表呈上后,况钟被罚了好几个月俸禄。

况钟就是这样,行事威严,但有理有据,该担的责任从不推脱,所以为官一生,从未招致民怨。他在苏州任满后,苏州百姓2万多人联名上书,请求让他连任,结果他在苏州干了13年。他死后,许多百姓流泪痛哭,甚至有人为他建立了祠堂。后世传说中,他也跟包拯包青天一样,被人称为“况青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