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新聞特派記者 徐其崇)東北的氣溫,比宿遷低一些。新兵們下了高鐵,走出遼寧省鞍山市高鐵西站出站口,在那裏靜靜地等待部隊車輛前來迎接。深夜11點多鐘,氣溫只有13°C,陣陣風兒吹來,感覺有些秋寒。爲防止新兵們着涼,送兵幹部們讓大家加穿了一件迷彩服。

儘管是高鐵站門前廣場,時至深夜,早已沒有白天那樣的熱鬧與紛繁,車少人少,寂靜得能聽得到樹葉在風中的沙沙聲。

不多一會兒,幾束光從遠方射來,車輛漸漸地接近了高鐵出站口廣場。藉着燈光,看得出停下來的3輛客車均掛着軍用號牌。

“同志,請問你們是從江蘇宿遷來的嗎?我是部隊派來接新兵的。”

“是的,我們是護送新兵到部隊報到的。”

“那好,就請點個名,讓新戰友們上車。”

從軍車上走下來的一名軍官在和送兵負責人、宿城區人武部副部長江源簡單交流之後,送兵人員貢忠良、屠軍立即點名及清點物品。人員一個不少,物品一件不漏,緊接着安排新兵有序上了車。

3輛軍車魚貫駛出站前廣場,然後行駛在寬敞的馬路上。坐在車內,夜幕下,大家分不清東南西北,只見一幢幢高樓從車窗外閃過。“駐地距離高鐵站不算很遠,大約行車半個小時就可以抵達。”部隊前來接兵的那位軍官說,部隊早早就做好了迎接新兵的準備,考慮到已經是深夜,敲鑼打鼓放鞭炮的歡迎計劃只好取消,但是官兵們歡迎新戰友的熱烈心情是一樣的。

車輛行駛約半小時後,來到了一座營區。

車輛駛入大門,在一處樓房門口的操場邊停了下來,新兵們陸續下了車。在那裏等候的官兵們排成兩列隊伍,迎接新戰友們的到來。這幢樓房大門上方標註“宿舍樓”字樣,門前放一塊巨大的黑板,上邊寫着“熱烈歡迎新戰友”,落款爲“新兵連”。

“各位新戰友,爲了讓大家早點休息,我們抓緊時間進行交接,請新兵們站成4列,下面開始點名。”接下來,一名上尉軍官拿着新兵花名冊,進行高聲地點名。楊東川、王蒙、王漢文、郭波、蘇鳴……這一批新兵在奔赴部隊途中,送兵幹部曾多次點名,每一次點名時,都要求新兵們大聲答“到”。真正到了軍營,這批新兵們給送兵幹部們真是爭“面子”,他們答“到”的聲音一個高過一個,在寂靜的軍營上空迴響。

部隊方面連夜接收了所有新兵,並當場編班,由各自的排長、班長,將新兵們帶到宿舍,落實他們的生活起居。到了這個時候,新兵交接並沒有完成,因爲新兵們的檔案需要部隊方面逐個審查,這一道程序是十分嚴格和謹慎的。“有的地方將新兵送到軍營,曾發生過檔案裏存在疑點,部隊不予接收的情況。不過我們這一批宿遷兵不應該存在這樣的情況,因爲我們在前邊做了細緻的工作,絕對不會把不合格的兵員送進部隊。”送兵人員屠軍說。

新兵連長辦公室,燈火通明。負責審查新兵檔案人員仔細翻閱每一位新兵的檔案,每一份檔案,都會翻來覆去查看好幾遍,對報名參軍手續、批准入伍手續、體檢表、政審表等每一個細節,都查得一字不漏。

一位負責接納兵員的同志說:“非常感謝你們,把合格兵員送到了部隊,所有檔案都沒有問題,我們辦理交接手續吧。”經過長時間的審覈,這一批宿遷籍新兵就此正式移交到了部隊。

即將告別這一批新兵,送兵幹部們顯得依依不捨。江源來到新兵宿舍,逐個和新兵們握手道別,並叮囑他們不要辜負家鄉政府和親人們的囑託,在部隊建功立業。“請你們放心,既然來到了軍營,就要以軍隊爲家,我們不會讓大家失望的,也祝願你們返回途中一路順風!”辭行時,新兵王蒙緊緊地握着江源的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