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前边有文章讲述过,卫运河系漳河、卫河于秤钩弯(今属山东省冠县)汇流而成(详见:馆陶东边的河到底是“卫河”还是“卫运河”?为啥用“卫”字当名字?)。卫运河,原是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的一段,是中国主要的内河航道之一。它源出河南辉县百门泉,引淇、洹二流自大名县善乐营入馆陶县境,东行经南馆陶镇、北馆陶镇至临清市与汶水合为南运河,再东北至天津接北运河,直达通县。

早在西汉以前,卫运河为黄河故道。元封二年(前109年)黄河决于馆陶,分为屯氏河,广深与黄河正流相等,东北流至章武(今河北沧县东北)入海。永光五年(前39年)黄河又在下游鸣犊口(今山东高唐南)决口,屯氏河遂淤绝。

东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将进攻袁尚,在淇水入黄河处下大枋木使成堰,遏使淇水东入白沟,屯氏河的部分故道成了河北地区的水运干道,使曹魏“平原千里,漕运四通”。

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春正月,炀帝(杨广)发河北民夫百余万人,在曹魏旧渠的基础上,利用天然河道,开凿自(黄)河水通涿郡(今北京市)的永济渠,与通济集,邗沟和江南河道连结起来,完成了举世闻名的隋代大运河。隋时,永济渠亦称御河,全长约二千里,可通大型龙舟。

唐代,永济渠专以清水、淇水为源,与沁水隔绝。宋代,永济渠通称御河。金元以来屡经改道,因河近卫辉府,至明代始称卫河,经流至今。

隋唐时代,大运河里百舸争流,光是运粮的漕船,每年就将近两万艘,连同水师船和商船,多达三万艘(1987年10月14日《农民日报》第二版)。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炀帝自江都(今扬州市)乘龙舟直达涿郡。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魏州刺史卢晖在运河两岸建楼百余间,储存江淮运来的货物。武则天时(公元684年一701年),由永济渠运来江淮米百万余斛(十斗为一斛)。邯郸、邢州、洺州的赋粮运到运河沿岸,再装船运至洛阳。

公元1126年,金占据河北,为运输纲粮修竣卫河。彰德、洺州、磁州、大名等地的馈饷要陆运至卫河码头装船北运燕京(今北京市)。春运以冰消行,暑雨毕;:秋运以八月行,冰凝毕,十船为一纲,纲运的船在装船前三日修治,日装一纲贴封条,发给引证(运单),看引证与封卸点是否相符。至所受之仓,以三日卸毕又三日给收据,堪称漕运之盛。

元统一中国后,又开凿淤塞已久的大运河。至元十九年( 1282年)开通海运,开创了海、漕并举的新纪元,馆陶水运一时大振,南馆陶设有水驿。至元二十六年( 1289年)会通河凿通,漕运东移,卫河水运趋于衰落。

明初建都南京,卫河漕运停罢。永乐十八年( 1421年)移都北京,卫河漕运恢复,沿袭金制:沿河州县的贡粮,先差雇车辆送往卫河沿岸码头,由递运所安排直输北京。其漕粮脚费银耗,按地亩分摊各县。馆陶县年折色银为六百二十六两二钱一分一厘三毫五丝四忽八微一纤。时在馆陶县漳、卫河汇合口处,设有皇粮装卸点,岸上有很多仓库,今王桥乡徐万仓村名,盖出于此。永乐二十一年(1424年 )在县西南四十里,设陶山水驿,驿有驿丞,专掌邮传递送之事。万历十二年( 1584年)监兑分司(河南赋粮监兑之所)由元城县(今大名县)金滩镇移驻馆陶,署在县治(北馆陶镇)北,二十八年(1600年)复还金滩。崇祯十七年( 1644年)在馆陶建水马站、递运所。由此可见终明一代馆陶漕运之盛。

清顺治元年( 1644年),大清国登上了历史舞台,定都北京。清初,曾把三藩、河务、漕运列为国家三大要事。《 馆陶县乡土志(光绪戊申年版)》记载:康熙帝南巡曾经馆陶,舟阻河滩,泊于清凉寺岸(址在丁圈村西,见:康熙皇帝下江南驻跸馆陶清凉寺和东厂村奇人李珍)。时值卫河漕运繁忙,商船云集。咸丰九年( 1859年),馆陶县设厘卡(址在北陶镇西门大街),由省派员经营。光绪二十七年( 1901年)漕运停罢,漕粮改折钱银。馆陶水运依然兴旺,光绪三十三年( 1907年)厘卡岁收税银达四万七千七百零三两一钱五分八厘,而上年全县田赋收银仅为三万二千三百一两五钱六分,知县郑先民的《卫河秋涨》诗描述了馆陶卫河水运之盛:“卫水河源远,秋来涨似春,帆樯高过树,波浪不惊人。处处无危岸,时时有巨鳞。谁言斯土僻?出郭即通津。”馆陶县时有渡口7处:北马头渡(在城西四里)、窝儿头渡(在城西南四里)、驸马渡(在城西南四十里)、迁堤渡(在驸马渡南十里).清泉渡(在城北二十五里)、尖冢镇渡(在清泉渡南五里)。渡渡有船只,便利了卫河两岸人民的交往。

民国前期,卫河年久失修,河床淤积,码头坍塌,船舶破废,船民破产,民国26年 (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伪又于航道中布设了沉船、倒树、桥桩等碍航物,航道中断。民国34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为恢复卫河航道,发展解放区交通,发动群众清理航道,向船民发放贷款。公营邯郸裕通运输公司所属的临清广华公司,积极组织民间船只,利用卫河运送农副产品和支前物资。

1948年8月,华北区人民政府成立后,开始全面清理航道。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各方集资出力,无论是国营航运职工,还是私营船工,以及沿河村民乃至妇女、儿童,都义务参加清河工作,至1949年,卫河的主要障碍基本予以清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2年至1955年,是馆陶卫河水运的兴旺时期,每日来自天津、德州的船只达5艘,到货量在500吨以上。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进入高潮。馆陶县渡口14只木船全部加入了农业合作社。1957年以后, 由于严重干早,水位下降,河流干涸,加之自1958年始卫河上游大兴水利建设,河流上游建库蓄水,航道水源减少,迫使卫河航运时断时续。

1962年10月,聊城专员公署航运局将所属的航运队下放到馆陶县,船员120人,机帆船1艘,拖轮( 40马力) 1艘,木帆船12只,共618个吨位。同年12月3日,成立了集体所有制的航运合作社。该社由县交通局代管。航运社以船划组,主动登门组货,执行计划运输,组织劳动竞赛,开展增产节约,航行在大名至德州一段,以粮食、煤炭、食盐为承运大宗。仅1962年11月至12月两个月份,就完成货运量2523吨,周转量211595吨公里。加上卫河航运局到货35971吨,县供销合作社储运科到货37177吨,该年度共完成水运量75671吨,占全县总运输量的86.5%。1963年5月,航运社发生拖轮缆桅轴磨断的机损事故,全部驳船面临停航。经与县供销社联系,租来机轮拖带。拖力不足,全体船员遇顺风下水就张帆跑风,遇逆风上水就拉纤航行,在6月份仍完成货运周转量55430吨公里。1963年8月1日, 航运社的机船(包括船员)并入了山东省航运局一队,驳船(包括船员和船队干部)并入了山东省航运局四队。航运社撤销后,仍在馆陶派驻船队,以承担馆陶县的运输任务。8月12日,卫河决口,桥断路阻,馆陶县计有19.5万人缺衣少食,无家可归。在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广大航运职工挺身而出,全力投入抗洪抢险和生产救灾,仅在灾后四个多月时间,就水运救灾物资10万吨(包括冠县、莘县部分物资)。“七一” 大桥未修通前,县交通局在南馆陶设立了临时渡口,组织渡船5只、船员30人,不分昼夜进行渡运。每日渡运乘客2万多人次,最多达6万人次,渡运各种车辆2000多辆次。水运,为当时陆路运输尚不发达的馆陶县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做出了贡献。

1964年9月5日起,北馆陶、南馆陶两处开办另担货物水上运输,1965年,再次干旱,卫河逐渐断流枯竭。1966年,旱情持续发展,航道状况恶化,卫河水运困难愈来愈大。进入70年代后,卫河变成了季节性、断续性的航道,卫河停航。

注:文中图部分来自网络,非我县运河老照片。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